那一位,重要的幽靈
為了寫今天這篇文,我特地打開了我的 2020 年歌單,因為我是在 2020 年的時候遇見她的
我覺得很有趣,明明她以真人面貌出現在我的生命的次數,我用兩隻手的手指頭也數得出來(這應該有符合鬼的定義吧 xD),五年後再往回望,才發現原來她對我人生的影響,是這麼的大。
遇見她之前的故事
2020 年的七月,歐美新冠疫情才剛爆發,老爸原本這個時候應該要搬回來台灣的,卻因為疫情的關係,還是跟老媽一起被卡在南京,又是一個只有我跟我姐一起在阿婆家度過的暑假。
在南京的爸媽可能不曉得,他們的兒子在經過一整年的宿舍生活之後,從一個勤於跑補習班的乖乖牌學生,在經過自主學習,搭配某個當時某個美籍印尼裔的創業型網紅的啟發之後,正式入坑成為矽谷創業教的信徒。
那個時候,我大概才高一,基本上就是什麼都不知道。什麼管理學方法論、創業方法論什麼的通通都沒學過。那個什麼都不怕的精神倒是學得特別的徹底(也造就了在某些人眼中我很浮誇的形象 xD),簡而言之,當時因為這部影片,跟一位補習班同學組了一個蓋 app 的團隊,到各個學校的靠北版找人加入我們的團隊
原本想說被罵也沒關係,沒想到最後居然抓了十來個人加入我們的團隊,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超級荒唐,我到底怎麼敢這麼玩 xD,最後 app 沒有生出來,團隊也很理所當然地在大家準備去考試的時候解散,到現在還是會對浪費他們的時間這件事情感到愧疚。
當個時候真的好認真好認真,有好幾個晚上都是在竹東山上的宿舍看 YC Startup School 的影片到凌晨 3 點才甘願睡覺,這麼熬夜的結果,就是五年後的現在,關於那些影片的記憶,我大概什麼都不記得了 xD
但仔細想想,當時如果沒有這麼衝,可能就沒有接下來的故事,更不可能跳入 g0v 社群,而有今天的王豆腐(當然更不可能休學 lol)
社群治理工作坊
延續剛剛有關入了創業教的故事,簡單來說,當時跟我一起(偽)創業的夥伴也是一位會寫程式的同學,然後他就問我要不要來 SITCON 看看。SITCON 是「學生計算機年會 Stud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的縮寫,在台灣的學生圈子裡面是個佔有相當重量的年會,我不知道現在在工作的大家會怎麼看這樣的會議,不過至少這個會議對當時高中的我來說,是還蠻重要的(對非雙北的小孩來講,那是個難得可以上來台北玩的絕佳藉口)
印象中就是有好多的攤位、好多的獎品、好多很有意思但是我好像都聽不太懂的議程 xD,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在會場裡面閑逛、闖關、跟朋友聊天
逛到下午實在是太無聊了,於是選擇到後面晃晃,剛好有一個開放式議程正準備開始,是一個關於社群的討論。
我在那邊遇見了她
當時那個什麼都不知道,又有點沒大沒小的小屁孩真的是什麼都不怕。在議程結束的時候跑去跟那位大自己十歲的大姐姐聊天,還很沒禮貌地問她說她平常到底是做什麼工作的
她說她在 g0v 工作
我就想說,「乾!超酷的!」
我聽過 g0v,小的時候有在電視上面看過,但是是認真的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然後在當時也知道唐鳳這號人物,我甚至還有跟高中資訊組的老師去聽她在新竹的分享。真的是好興奮啊啊啊啊啊!
我們交換了臉書的交換方式,然後正式開始這段網友關係
「所以 g0v 是什麼ㄚ」
這是我在 Messenger 上問她的第一個問題
「所以 g0v 是組織ㄇ」我很白目地問道,因為她之前有說過
「不是,我要鄭重地說,g0v 不是組織,它是一個社群」她說
「ㄛ,是喔」
然後訊息就這麼被晾在那邊 5 個多月
後來我在 2021 年參加了我人生中第一場的 g0v 黑客松,她當時也在,只不過她遲到,下午才到會場,她帶我在會場認識了很多人,包括許多在 g0v 的夥伴(但老實說當下是真的沒有很熟 xD)日後她也推薦了許多跟矽谷有關的活動給我(肯定是嗅到了我身上那股矽谷教徒的味道),然後我們就從新竹上來到台北,只為了跟從外國創業家鬼混,算是一種非常新奇的體驗(當時還有碰到 Heptabase 的創辦人 Alan,只不過那個時候的 Heptabase 應該是叫 Project Meta ,有夠瘋狂)
反正那段期間中毒是真的蠻深的,我還為了矽谷教翹掉了我人生中唯一一次的高中園遊會,只為了來聽那些矽谷創業家說說話 lol,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厲害,但還挺 magical 的,到現在還是很驚訝自己哪來的勇氣去認識這群神奇的人(包含日後在朋友口中耳聞的牛鬼蛇神),果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王豆腐,你好樣的。
她介紹了我很多東西,這些東西是當時的我還沒有能力獲得的資訊,我當時的全世界,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她的管道。
後來她搬去英國,開始了她的碩士生涯,從那之後就不怎麼碰過面了,不過即便如此,她還是我在 g0v 社群當中最常傳訊息的聯絡人之一,從某個程度上來講很像是類似於 mentor 的角色。她很常在線上參與 g0v 各式各樣的活動、黑客松、或是之類的東西。
在認識她的這段期間,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去翻她在 Medium 上寫的文章。我也是在那個時候才知道我跟她之間差這麼多歲 xD(甚至跟我在高中碰到的某位美術老師的年紀差不多大,差點都要叫她老師了)
看她在中國闖蕩的那些故事、夢想著去矽谷公司工作的那些故事、還有在 g0v 跟本土 NGO 工作者協作的那些故事。我最喜歡的還是她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寫的那些,將自己的脆弱展露出來的那些故事。從被人稱為天才少女,到為了療傷而休學,我覺得這個人活得好立體,好生動,就像是個努力活著的人一樣。
這些故事,逐漸將我眼前的那些,主要由矽谷神話所組成的那些迷霧,一層一層地撥開
「在矽谷創業成功不是我想要的東西」我心想
「我想要努力地活著,尤其是站在腳下的這片土地,努力地,好好活著」
她有一次回頭跟我說:「我原本以為你會跑去矽谷那群人那裡的,沒想到你就賴在 g0v 這邊不走了」
我在當時心裡想的是:「對啊,還不都是因為你的關係」
後來在 g0v 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幾乎都是雜務,幫忙擺攤之類的,偶爾幫忙畫點圖),我跟她也變成相對比較熟的朋友。後來她也公開說她其實有 ADHD ,在讀過她的文之後才發現我好像也有蠻多 ADHD 患者會有的人生經驗(該不會之前那些看起來很不怕死的行為都是這麼來的吧…)所以也跟她越聊越多,最後變成了 somehow 類似於好姐妹的角色(?)
即使我們之間的對話有時會停滯很久很久,但她的影響始終存在,就像是人生旅程中一盞微亮的燈,指引著我在 g0v 的路上,越走越遠。
我真的很高興可以有這樣的朋友,實在是太棒了
謝謝妳從五年前就一直陪我到現在,無論是陪我度過迷茫還是焦慮症發作的那段時光,也謝謝你接住了那段期間的我因為困惑而流下的,不知道多少公升的眼淚
聽說最近妳的畢業論文終於完成了,由衷地為你感到高興。雖然這篇文的主題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位幽靈」,不過我想表示的是,妳對我來說真的是一位很重要的朋友。
雖然我覺得這篇文還是寫得一如既往地爛,但還是想要把這篇文送給你
今後,還請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