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建构的社会秩序 | 佛法的真理
社会的运转,由智人的想象揭开序幕
出生于以色列海法,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哈拉瑞(Yuval Noah Harari)著有「人类三部曲」,其中他的第一部著作《人类大历史:从野兽到扮演上帝》以独特的观点、宏观描述人类大历史中,第一部分讲述智人的崛起——「认知革命」。
根据哈拉瑞的看法,智人(现时代人类物种的统称)在认知革命中,出现了新的一套思维模式与语言沟通方式。顺着时间的推移,智人的语言演变成能说出非客观的虚构故事,并且能把毫无存在的事物说得头头是道,而且还笃信不疑。
虚构故事赋予智人一种前所未有的能力,这种力量犹如巨型磁铁般,把所有相信同一部虚构故事的陌生人给集结起来,得以形成大批人力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灵活合作。
然而,无论是从远古时代的部落、古朝代、欧洲帝国、中世纪教堂、现代的国家,人类每一次大规模的合作都是基于他们集体想象中的虚构故事。
例如:
- 只要他们相信世界上有神明,应运而生的就有他们共同相信的宗教,但凡是宗教狂热者,亦愿意为了守护他所信任的宗教故事而倾尽所有。
- 创建国家的根基也是因为大家相信他们所生活的土地、国旗、国家的主体性确实存在,容不得外界举兵入侵、占领、践踏属于他们的国家。相信这部国家故事的智人,认为自己有义务保卫这个国家与家园,与互不认识但同属一国的子民,打着为国而战的旗帜,到前线冲锋陷阵,任其飘扬。
- 司法制度的诞生源自于大家都相信的法律故事,人类认为世上有正义、人权、法律的存在,一旦遭受任何不公平待遇,便会立即咨询法律协助,通过法律途径严惩恶人。接手案件的辩护律师虽与当事人毫无半点关系,但基于他们都相信法律故事,作为辩护律师也会保障当事人在法律上的权益。
- 「有限公司」的概念属于人类想象中订出的体制,由立法者与律师巧妙地运用复杂的法律,编织成虚构的概念,目的只为保障创始者的个人财产安全,避免无上限完全承担所有风险。
在法律的庇护之下,公司是独立的个体,与创始者不存有直接的连结关系。 - 创立公司的本质是为了赚钱,以获得长远的利益。然而,公司却无法自行拓展业务,判断出有助于公司成长的决定。它必须依靠智人的经营,才得以达到理想中的收益。
究竟是什么凝聚互不相识的人们,甘为公司这合法个体,而出现合作模式呢?
因为:金钱。(另一个由智人想象建构的社会秩序里的货币制度)
人类相信金钱的概念,相信金钱与生活品质成正比例:“财富累积越多、生活质量越高。”
“以上这些东西,其实都只存在于人类自己发明、并互相传颂的故事里。除了存在于人类共同的想象之外,这个宇宙中根本没有神、没有国家、没有钱、没有人权、没有法律,也没有正义。”——哈拉瑞。
相较于西元前的远古人类,当时并不存在现有的金钱观、宗教、法律、人权、政府,乃至国家。基于正是所有人都相信共同的虚构故事,深深烙印在许多人的主观意识之中,又称为「互为主体性」现象,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死去而改变大家的看法,除非人类遭遇灭亡这种观念才会永久消逝。
所有的一切皆由后来的智人所提出、广传,继而愈发被所有的智人所相信,俨然成了规范现有社会的一套运作模式。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选择性否定智人编造的故事
“这些秩序背后靠的都是虚构的故事,只要人们不再相信,一切就风云变色。”——哈拉瑞。
倘若,人类不再相信法律的故事、正义、人权,能给予犯罪者应有的制裁和维护受害者的权益,人类不免会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不满的诉求。以武力制衡对方、以暴制暴。如此一来,非但解决不了长远的问题,还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法律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人类深信法律故事能使社会稳定运作、规范化,从而在潜意识中提升法律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由此可见,种种虚构的故事各自被赋予新的存在意义,已然成为智人集体想象的现实。
当今社会,仍存部分人类对于智人想象建构的社会次序嗤之以鼻。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无法服从于一般社会规范的要求,行为更是与智人制定的道德、法律、社会相违悖。他们对于法律故事,也并未持有全信的态度。
法律于他们而言,显然与普通人所理解的大有分歧:
- 法律保障人身安全与私人财产权。
- 法律只为促进社会持续运作、规范,与政府的统治而存在。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于第二种法律性质并不买账,在他们看来,如此的法律条例,只为让政府有条理性地实施管制国家与社会,反而约束他们的行为与被掠夺原有的自由,有损自身的利益。尤其,他们极度重视自身利益,潜意识中,断然不会给予认同与遵从。
因此,他们无视第二种法律,以脱序的行为举止来否定必需遵从社会规范的合理性。
我们可否认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早已看穿法律不过是智人的想象、虚构的故事,不存有遵从的必要性。又或者,其实他们根本无意识世上所有的一切只是构筑于智人的幻想,仅对于奉公守法一事特别抗拒。
时代进步等于束缚?——「农业革命」被评为“史上最大的骗局”
自从农业革命起,人类成功驯化植物,学会自耕自种。
所种的都是:小麦、大麦、稻米、玉米,马铃薯来作为当时的主食。远古农民需要依靠土地来耕种农作物,但随着人类繁衍越来越多子孙,一个家族所需的主食量也随之大幅度提升。为了应付逐渐增长的生育率,他们需要更大或是更多的土地来种植维持生命的主食,以获三餐温饱。
当时就已分别“我们”与“他们”的农民社会,如若不和对方斗个你死我活来扩大自家土地面积和资源,便难以应付人口增长的问题。
农业时代的苦的根源在于争夺土地的欲望。
农民普遍认为失去土地等于失去生存能力。为此,农民不惜一切代价守卫土地上自种的庄稼物,那片金灿灿的麦田虽然不比黄金来得珍贵,却也是唯一让家族成员(无论男女老少)活下去的希望。
相较于狩猎采集时代,守护农作、争夺土地并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作为狩猎采集者,他们能透过猎杀大小型动物、采集树上的果实、频繁的迁移,有什么便吃什么,使他们获得更丰富的食物资源,进而足以满足温饱的条件。亦通过多方摄取多样性蔬果与肉品,这不仅是主要的热量来源,还能补充营养,大大提升体内的免疫力,较不易病倒。
农民看似能把控粮食的数量、春播秋收、生活不愁吃食,人人都有食物吃,实则是增加对单一农作物的依赖,把自己、乃至整个家族都暴露于旱灾的威胁之中。远古农民为了土地、食物来源辛苦干活之余还得时刻警戒、抵御外人的侵犯。一整天在农地里来回穿梭,忙着犁田、播种、插秧、挑水、除草、施肥、防虫害、拿着武器带着族人巡逻粮库,终日过着画地为牢、忧心焦虑的生活。
农业革命时代的生活素质看似进步,实则倒退一大步。
“一连串为了让生活更轻松的「进步」,最后却像是在这些农民的身上,加了一道又一道沉重的枷锁。”——哈拉瑞。
当想象的故事,不再美好如初
从古至今,人类只希冀能吃饱一点、生活更安全更一点。在这样的想法驱使之下,远古人类从狩猎采集时代正式进入农业时代。从前的人类,以四海为家、猎杀大小型猎物、采集水果为生的日子,演变成定居在永续部落,走向农业的行列,辛勤耕作。
然而,随着时代演进,人类迈入科技革命时代。在现代科学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政府或企业倾向以资金赞助科学研究团队,发现全新的科技、开创出琳琅满目全新的产品,促进全球经济持续增长,让现代往更轻松的生活发展。
现代的人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吃饱喝足,反而越发向往丰富的物质生活。
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出现,鼓吹人们应该追求「重品质,优生活」为理想的生活指标,亦滋养人类逐渐蓬勃的物质需求与欲望。然而,人类内心对于物质的欲望,好似一个巨大的无底洞,面临层出不穷的新产品与服务,尤其导致年轻人超前支出、借贷消费、负债累累,变相成为一种死循环。
现今的人类社会,相信金钱的虚构故事,在世人互相传颂之下,无意识的全盘接收这个社会给予的主流价值——「金钱观」。
在这样的价值观的熏陶之下,普罗大众认为收入与个人成就,又或是,金钱与生活质量成正比,进而衍生出「富有=幸福」的观念,强烈根植在一般人的思维意识里。说服人类将高收入作为一生的追求,孜孜不倦地为钱奔波、一生庸庸碌碌、辛勤工作。
2010年,有了一个完整的答案。
依据英国诺贝尔奖得奖主丹尼尔‧康纳曼(Daniel Kahneman)与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于9年前(2010)发表一则学术论文探讨以下问题:
“Whether Money buys Happiness?”
内容摘要如下:
- 高收入,能提高某种程度上的生活质量,但不等于拥有等同分量的幸福心理。
- 中收入,生活质量与幸福心理持均。
- 低收入,生活质量与幸福心理偏低。
实验研究证明:
- 高收入者虽能改善生活质量,基于忙碌、高压的生活作息,无法触及能使人心理感到幸福的事物。
例如:和至亲至爱的人的相处、保持身心康健,预防病痛,以及享受悠闲时光。
- 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与幸福心理处于偏低的指数。
视金钱为一生目标,将情绪与金钱绑定,从而迷失了自己。
- 中收入者则在两者之间建立完善的平衡性,在众收入群体之间脱颖而出。
既能满足现状,又能体会由衷的幸福。
当金钱的虚构故事,不再一如既往地美好,或可影响人类思考、改变生活节奏,及无意识地被它操控,让人类笃信只要努力工作赚钱,提高生活质量,也就意味着能获得幸福。殊不知,人类忙于追求金钱的过程中,可能错过更多让人感到幸福的人、事、物:陪伴家人、健康的体魄、体验慢生活、做自己热爱的事。
最终,成为金钱老实的仆人,让金钱凌驾于大脑之上。
漫长的人生,只着于对金钱的执念,那该有多可惜?
知足者常乐,金钱买不了幸福。
佛说:「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根据哈拉瑞的看法:赋予宗教相当的存在性与正当性的根基是由智人发挥想象、虚构故事的能力、说服人类相信人类之上还有神明的存在,以宗教之名凝聚信徒、协同合作,用来规范社会的一套秩序。别忘了,以上的所有都是建构于智人的想象里,乃至于今天,仍非虚亦非实。
佛教也被称作宗教,是因为世人都认为佛教徒相信世上有神祇的存在,而被定义成一种信奉超自然的宗教之一。虔诚的佛教徒相信佛佗的存在、佛法的真理,相信佛佗能解救芸芸众生脱离苦海。
然而,虔诚的佛教徒所信任的佛陀,并不是世人所理解的神衹。
严格来说,佛教不应归列为宗教,更多趋向为一种意识型态。
什么是佛陀?
根据佛教经典,释迦牟尼本是一国王子,某日出巡,见尽世人总是有无尽的烦恼与焦虑,穷的穷、病的病、有钱的永不满足、没钱的为生活苦恼。为了找寻能解救世人不再深陷苦难的方法,他毅然决定放下所有一切,剃发出家,直到一日终能看破世间浮华,从痛苦中完全解脱,达至涅磐的境界。后人也称释迦牟尼为佛陀,佛陀的称号也意为「觉悟者」。
佛教的教义在于教世人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不在于事物带来的感受。
例如:被人骂的时候,你憋屈难过,所以你反呛回去,两人沉沦在无尽的争吵氛围当中,即使消停片刻,你仍感到忿忿不平。于是,心中种下了烦恼的因,便结出骂架不睦的果。
倘若,能做到在他人的谩骂之下,心中不存有一丝怨恨,由得他堕入负面的情绪之中,而你并不受其影响,人不起烦恼心,反倒乐得逍遥自在。
苦的根源在不同时代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其实本质上并无二致,佛学且称之为——执念。
所谓的苦,其实都是由心中蓬勃的欲望使然。苦由欲起、心若无欲则无苦。
佛陀的教诲一言以蔽之:痛苦来自于欲望;要从痛苦中解脱,就要放下欲望;而要放下欲望,就必须训练心智、体验事物的本质。——《人类大历史》哈拉瑞。
《金刚经》里有一句很核心的话:「凡所有相,皆为虚妄」,意指我们生活中所有追求的东西,都是虚幻的。换句话说:“生来无有、死不带走”。
当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时,不再为钱财、权力、名利,起执念、烦恼、焦虑,生活就回归宁静。一切的追求,皆来自于人的欲念。当人类达成目标的刹那,就会有新的欲望出现。为了实现这些虚幻的事物,步步走入深渊,陷入无穷尽的欲念之中,无法自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第一句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五蕴:色蕴泛指物质,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则为精神层面。
色蕴:世界上所有的物质现象
受蕴:对于事物的体会,感受
想蕴:判断,思维,人类看见一件事物后起了思维,意识中的概念。
行蕴:倾向和行动的根源。
识蕴:人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佛陀深明世上所有一切都是空的,能知境、亦离境,人就不会执着,从苦难中解脱。佛陀恐怕是唯一能看破世上的一切只是虚幻而无自性的,并致力于让世人从苦海中解脱,不沉沦在虚幻浮华的表象中,消除执念,心平气和。
让我联想到,哈拉瑞钻研人类大历史中也梳理出:社会现有的一切,也是始于智人的想象,最终建构的社会秩序。隐喻着促使现有社会运行的秩序都是虚幻的存在,在这点与佛教教义上有着不谋而合的观点。
于阅读哈拉瑞著作《人类大历史》中,篇章关于「想象建构的社会秩序」与佛教教义中「凡所有相,皆为虚妄」出现相似的观点而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