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質基礎觀察台港兩地警察對應陳抗的不同
(前言:這篇其實是6月在個人FB上寫成,再加以略改而成。當時未曾真實感受到10月後情勢發展至此,這篇刊上MATTERS姑且作為一種記錄。)
港警在面對陳抗的配備:短棍、帶保護面鏡的頭盔、強化透明輕盾、手甲、手套、背心式外套、膝部以下護甲,而且幾乎現場每個警員都這樣穿,是注重活動輕便,並且在保持一定程度防護下仍保有肢體活動力,亦不會太重,是可以長時間對峙和鎮壓的裝備。
在手段的選用上,看情況可以用辣椒水、水柱、催淚彈和橡膠彈,尤其催淚彈運用方式多種,有榴彈式、槍發式和投擲式,並且香港地區幅源小,警察幾乎不可能採用「丟包」的消極方式來排除陳抗帶頭者。而在九月後,港警不斷的購買,升級所使用的裝備,甚至新型水車內可以裝色料水和辣椒水,色料水讓警察可以輕易辨視抗爭著並加以逮捕,辣椒水是除了在水柱威力之外,根本性的解除抗爭者的反抗和行動能力。
相比起來,台灣警察採用「保壘主義」,用大型拒馬封路,守線或推線時由警員手持臨時配發的方盾,把人群切割分離,隔出帶頭者孤立,或是丟包抗爭著,而鎮暴警是陳抗無法控制才會趨向的最後手段。而鎮暴水柱車的使用,從媒體記錄中找到的是,2004年國親的410大會師、2008年抗議陳雲林事件,以及2019年323佔領行政院事件。
香港的拒馬兩人就可以搬一個,臨時護欄是輕塑料做的,或許會覺得香港的警察太沒警戒心。但香港是全世界警民比排前五名的國家:
比較台港警力,台灣目前全國警察機關編制人數為8萬6123人,但實際員額是6萬4816人,以首都台北市來說,警力因應陳抗而動員的規模,視陳抗事件大小不同有500到1000人之間,可動員人數最多粗估在4500人上下(北市全部警力大概8000人)。
香港警察有多少人呢?
香港警務處目前正規員額:30857名,大約是台灣全國警力的一半。光是佔中就運用了7000人警力,而在2016年旺角騷亂之後,港警已經發展出一套快速反應模式,以下引端傳媒的一段文字:
「首先,會由現場指揮的『警察機動部隊』(俗稱PTU)的指揮官判斷現場情況,界定是否屬於暴亂,之後警方行動就會全面升級。」
他說,判斷現場暴亂情形後,警方會加派大量PTU出動,PTU車上會配備催淚彈等裝備,儘快控制場面。警員的裝備亦會全面提升,「所有警員手持武器會全部上彈;警員會戴上頭盔、避彈衣。武器也會全面升級,宣布『暴亂』前,警員大多只配備左輪手槍;『暴亂』後則會有手持雷鳴登槍、散彈槍或裝有瞄準器步槍的警員荷槍實彈戒備。」
再引:
現場部署方面,指揮由PTU校長或副校長負責,職銜起碼是高級警司甚至總警司。警方亦會派出精銳部隊,俗稱「速龍小組」的「特別戰術小隊」負責控制現場及移走示威者。「特別戰術小隊」為應付2014年佔領中環而成立,由反恐特勤隊、機場特警、機動部隊教官成員抽調而成,特徵是穿著全套藍色制服,分兩更,每更約200人執勤。主要工作是以快速手法制止「暴亂」,防止亂局擴散。昨日凌晨4時半,警方便派出「特別戰術小隊」到場驅散「暴亂」。
這些文字可以部分說明為何陳抗時,台灣人叫的是「警察辛苦了」,而香港人可以直白的說「黑警死全家」。
因為從英治時代開始,香港的警察說好聽一點是公務員,說難聽一點是殖民軍隊。拒馬做很簡易是因為警力有信心把群眾打散啊。港警的反應和編制與其說警力更像是軍隊,而港警對陳抗升級的近因,除了2014的佔中,恐怕2016年的旺角騷亂(官方定為「暴亂」)影響還要更大。
以上看來,即使今日有近百萬人上街,香港人在「公民抗命」時的心理壓力和成本仍比台灣高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