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19:13
談話、寫作「聚焦」看似容易,但對於學經歷都很跳慟的我來說,「自我介紹」卻是一言難盡的痛。
網路上有一篇〈台大教授張文亮:從教室逃走的天才〉的文章,我在拜讀後感到印象深刻!
『他說:「天才有四種,第一種很會記憶,考試可以考得很好。第二種很會分析,考試也可以考得很好。第三種天才,很會整合,他就『完蛋』了。第四種,他有藝術跳躍的思維,直覺類型的天才,他也會『完蛋』了。」他所謂的「完蛋」,就是指會被聯考放棄的學生,在聯考教育體制下,後面這兩種天才就「完蛋」了。所以必須想辦法讓後兩種天才不要被教育體制犧牲。』
我的在校成績雖然不差,談到學生時代我又有很多故事可以講,但此非今日重點,改天有空再談……
昨天談到《孫子兵法》講的「知己知彼」;《道德經》裡也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自己真的很重要!
讀完專訪張教授的文章後,以我對自己的了解,自我認定我是屬於第三種「整合型」跟第四種「跳躍思維直覺型」的混合體,
去年,為了整理自己的思緒,我起手籌備生平第一次個展,後來雖然因故延期,迄今尚未展出,但把終於自己的所學精簡為「詩、文、書、圖、畫、影、音」,用英文來解釋,會更加清晰:「Poem, Literal, Calligraphy, Graphic Desgin, Drawing, Photography, Video, Audio, Music, Multimedia Design」,在去年專心創作之時,更嘗試朝向混合媒材(Composite Media)跨出一大步,為了不模糊焦點,更是刻意隱藏自己還會寫程式、架網站的能力……;此外,對於「身心靈」及「思想、哲學」的涉略,更是有濃厚的興趣鑽研!
The above is me! That is who I am.
李小龍有句名言:「我不害怕曾經練過一萬種踢法的人,但我害怕一種踢法練過一萬次的人。」 (I fear not the man who has practiced 10,000 kicks once, but I fear the man who has practiced one kick 10,000 times)
其實,該把自己專注在哪裡呢?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我明白自己是個「通才」,而非「專才」。在近日溫習孔子與弟子對話的過程裡,深刻地理解了「君子不器」的內涵,也就是把自己雕琢為「通才」,而非「專才」。吳甘霖先生所著的《親愛的孔子老師:子貢的十堂智慧課》裡,他筆下的顏回更說:「死學知識,只會『隔行如隔山』;融會貫通,更能『隔行不隔理』!」這段「隔行不隔理」讓我感到印象深刻!
吳宇森執導的《赤壁》裡,金城武飾演的諸葛亮,在劇中的台詞有好幾句都是對某個領域「略懂」、「略懂」、「略懂」……
當代的人才論述裡,也嘗提到過所謂「T型人才」的論述,所謂的「T型人才」,就是跨很多領域(T的那一筆橫劃),但同時也深耕某一特定領域(T的那筆豎劃)!
你是屬於哪一種人才呢?
過去參加過一些商會,在自我介紹時,商會創辦人要求大家用三個關鍵字介紹自己,我當時對自己的了解仍不如此刻的當下,所以就只是簡單挑了三個手邊在忙的專案取其關鍵字。
想來想去,我還是喜歡把自己聚焦在「人文 x 藝術 x 科技」的跨領域整合!1998年,那時仍在美國留學,學校開了一門暑修課是飛往倫敦邊玩邊學,回到美國後要交一篇研究報告,那一年的英倫之旅,西方的建築讓我感到印象深刻,所以回到舊金山後,我從圖書館裡借了好多本關於西洋建築史的書,而此對西方建築架構起初步的認知!對於建築師這個專業,也是非常的欽羨,既要懂得工程的硬知識,同時也必須兼具有美學的柔性涵養!
持續對各項專業都保持精進很不容易,但我心底很明白,我的 T 字那筆豎劃,要死守在「書法」上頭深研!
興致來時,就是愛寫即興古詩,不如就以詩聊聊今日的生活心得:
〈週日輕盈〉
乾坤挪移展契機,
活力充沛鍛體力,
洗洗刷刷陳年污,
清爽身心居家麗!
你是屬於哪一種人才呢?
歡迎大家留言互相交流……
時候不早,準備洗澡就寢,咱明日再會,ciao…
20:07¶
Get to know more about me?!【相逢此遇拓交誼】:https://linktr.ee/east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