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不會冷03】阿嬤沒心跳了!
病房內,我:「阿嬤這兩天說肚子會痛,醫生有排要做肚子的超音波檢查,等一下傳送人員就會來接你們去檢查室哦~」。
早上李阿嬤的看護家裡有事,臨時請阿嬤的小兒子來照顧,我第一次看到他。
阿嬤的精神看起來一樣倦怠,但看到小兒子來,話就變多,問起小孫子、孫女怎麼沒來,兒子說孩子年紀還小,不適合來醫院,醫院的細菌病毒太多,等阿嬤出院回家,再帶他們回去玩。
傳送人員來,見阿嬤行走不便,戴著氧氣導管,便等我帶來小鋼瓶氧氣桶,架在床尾,接上阿嬤的氧氣導管,傳送人員再與小兒子一起推著病床去搭電梯。
我推著護理車前往下一間病房繼續其他病人的治療。
這超音波做的真久,我都忙完10點的工作,正坐下來寫病歷時,才想到阿嬤怎麼還沒回來,都去了1個小時,昨天阿嬤說要教我怎麼煮咖哩,顆顆,我住宿舍又不能開火,不過等我回家再來試試也行。
傳送:「21床病人回來嘍~」
正在想著阿嬤,她就回來了,等傳送人員推回到病室內就定位,大概還需要1分多鐘,我趕緊寫完眼前這一段病歷紀錄,過去看阿嬤。
我:「阿嬤~做完肚子的檢查了厚,我來幫你量個血壓~」阿嬤不回應我。
「阿嬤~」我走靠近搖一搖她,「阿嬤!阿嬤!」阿嬤完全無意識,觸摸沒有脈搏,也沒有在呼吸!
天啊!我趕緊call help,學姐們、醫師們立即跑來,廣播999。
醫師開始進行胸外按壓,1分鐘後支援人員也到達,阿嬤的GCS為E1V1M1,脈搏量不到,心電圖顯示Asystole(心跳停止),太突然了,阿嬤不預期心跳停止,所有人立即啟動急救程序。
GCS(昏迷指數,Glasgow Coma Scale)評估: 1.睜眼反應(E, Eye opening)-1分:對刺激無反應。 2.說話反應(V, Verbal response)-1分:無任何反應。 3.運動反應(M, Motor response)-1分:無任何反應。 恩,3分到8分就屬於重度昏迷,3分最低。
持續CPR(胸外按壓,氧氣開大,壓Ambu人工急救甦醒球)
右手on cath(建立靜脈留置管路)
抽血檢驗(動脈血、靜脈血都留)
3分鐘後,一樣,評估GCS:E1V1M1、脈搏:量不到、血壓:量不到、心電圖顯示Asystole
給一次急救藥物(Bosmin 靜脈注射)
準備插管
第一次建立人工氣道,失敗
學姐翻開病歷:「病人有簽DNR」。
主治醫師詢問小兒子,之前家屬有簽過放棄急救同意書,現在是否放棄急救,讓阿嬤自然的離開?
住院醫師還在持續壓,邊壓邊抬頭注意
小兒子焦急地說:「不行!要救,拜託你們趕快救!」
一句話猶如聖旨
一下令,全員再次啟動進一步急救
撤回DNR
一陣天旋地轉
3分鐘後,一樣,評估GCS:E1V1M1、脈搏:量不到、血壓:量不到、心電圖顯示Asystole
再給一次急救藥物(Bosmin 靜脈注射)
1分鐘後,評估GCS:E1V1M1,脈搏:102、血壓:79/40mmHg,心電圖顯示sinus rhythm(心臟開始跳動),停止胸外按壓
開始輸注藥物(Dopamine加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輸出量)
1分鐘後,評估GCS:E1V1M1,脈搏:108次/分、血壓:109/49mmHg,準備轉床
備用物、寫紀錄、打電話、整理儀器、請家屬收拾阿嬤的物品…
阿嬤、小兒子、醫師、護師一群人往加護病房前進。
跟ICU學姐交完班,走回護理站
阿嬤說要教我怎麼煮咖哩…
好像前一秒才在想著這件事,現在怎麼人去樓空。
不預期心跳停止
UNEXPECTED CARDIAC ARREST 定義:病人非因原疾病病程可預期而需要急救的情況,所稱「心跳停止」或「心肺停止」係指臨床上廣義之無脈搏及無呼吸之情形。
有60~70%在心臟停止前6~8 小時會有徵兆,像是血氧濃度、呼吸、心跳、意識改變…,但只有25%會被察覺,因此,常常說來就來,讓人措手不及。
一旦發生,有一半的病人會死亡。
這類案件,我們逐筆檢視、檢討,來提高醫療團隊對於在醫院內,發生不預期心跳停止事件之警覺。
大部份病人會有高血壓、心臟疾病、糖尿病、腎臟疾病等慢性病史。
也關係到醫療人力問題、交班問題、監測儀器問題、警示機制、檢查檢驗結果訊息傳遞問題…。
我想,我手上有小米手環,別人手上有Apple Watch,未來,這些穿戴式裝置如果可以提供「早期預警警示」,搞不好會大賣,關鍵在於誰有Big data ,以及是否能針對使用者狀況提供個人化最佳的預測能力。
阿嬤知道自己年紀大了,善終是她的心願
台灣有《病人自主權立法》,立法理念是「尊重病人醫療自主」、「保障其善終權益」,「促進醫病關係和諧」,阿嬤說她看電視有看到宣導,加上女兒也同意簽屬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在入院時便已簽妥。
誰知,這天發生之時,不是女兒在,而是不曾出現的兒子在。
緊急時刻當下,只要有家屬不同意停止急救,那麼,就會拚了命的救下去。
醫療科技可以延長生命,但也無法避免死亡的來臨,讓病人了解並能自主表達治療意願很重要,但經過這件事,我才理解家屬的認知及心理準備度也很重要。
阿嬤去了加護病房,不知道她能不能醒來?若無法醒來又一直插管,不知道她是否感覺的到?若醒來卻不能言語,不知道她會不會難過?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