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Day4. 掛上的溫柔
只要是我的物品,都有一種風格,很明顯,那是屬於我的東西。如果不是我喜歡的,不能代表我的,就不會出現在我的生活裡。不過,只有一種例外,那就是家人送給我的東西。
我的媽媽在十年前再婚,她的先生,我稱他為趙哥。
我媽媽在退休前,在成衣外商公司工作了大半輩子。
她說著流利的英文,喜歡吃西餐。如果去外面住宿,早餐提供粥,她的表情總是皺在一起。
趙哥的背景與她天差地別。他很早就出社會,以前是做水電工程的。
台語說得很溜。我們一起在外吃義式料理時,他總是嚷嚷最愛吃的是麵攤仔和黑白切。
他們在 55 歲的時候,因為在社區裡工作而認識。我想,人到晚年,最重要的就是相伴。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共識,他們才能跨越彼此經歷和背景差異甚大的鴻溝。
趙哥沒有小孩,但他把我當作他的女兒。他不擅長甜言蜜語,但他的貼心總是展現在行動上。
比如三人吃飯時,他會刻意放慢速度,等我們先吃完後,再將剩下的飯菜清空。
天冷的時候,他絕不會讓她去陽台曬衣服。
他們兩人住在一起,而我則另有租屋處。媽媽給了我一把家裡的鑰匙,而趙哥幫我掛了一個鑰匙圈。
那是一個仿古銅的印模,至今我都沒有注意上面印著什麼圖案。
那不是我會喜歡的風格,但這個鑰匙圈,對我來說,代表著一個傳統大男人的溫柔。
趙哥在五年前,因為身體狀況不好且沒有按時吃藥,導致在家中暈倒。後來搶救不及,醫生最初判斷,即使醒來也會是植物人狀態。但最終情況比預期稍微樂觀一些——他成了重度中風患者。
從此,他需要人照料,完全喪失了自主生活和說話溝通的能力。
轉眼間,即將邁向第六年。趙哥依然臥床,而我媽媽也依然守候在他身旁。
我內心曾有這樣的怨懟:為何他不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讓我媽媽晚年這麼辛苦?
不過,每個人的人生功課都不同。既然這已經是人生劇本裡必須經歷的一部分,不如調整自己的心態讓生活好好過下去。
也感謝他用生命讓我見證了,生而為人的脆弱,以及當一個人健康的活著,有著自主選擇的能力,是有無限可能的,沒有什麼好抱怨的。
他還在呼吸,還存在於與我們一樣的空間裡,但如今的意識已經不是過去的他。
身邊的親友總是帶著感嘆又讚賞的語氣,對我媽媽說:
「你真的心很善良,依然相伴著他。」
現在的他連自主抬起手都是不可能的任務,而我每次回媽媽家,拿起我的鑰匙
看見我手上的那個鑰匙圈,都會想起,他曾經是如此溫柔,與我們相伴隨行的家人。
這些記憶和事實確實深刻地刻印在過去,我們當然不能就此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