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閱讀筆耕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閱讀筆耕|桌遊趣・征服世界第二高峰《K2》,但⋯⋯

閱讀筆耕
·
·
結果這位「心靈導師」只起了一座帳篷,專業卡位大功告成後,便收兵揚長(下山)而去⋯⋯。

如果你喜歡電影《聖母峰》,那麼在品味 K2(喬戈里峰)這款桌遊時,勢必更加來勁。

節錄維基百科:

喬戈里峰(Chogori / Qogir)為世界第二高峰,僅次於聖母峰。國際上通稱喬戈里峰為K2,這也是登山者對之的稱呼;因位置偏遠及山勢陡峭,喬戈里峰通常被認為是最難攀登的8000公尺以上高峰之一。


■ K2 的配件

K2 是一款支援 1~5 人(是的,單人也可以遊玩)的桌遊,屬於家庭型類別(family game),難易度適中。

每名玩家引領自己的兩個隊員(米寶),一男一女,帶著各自的帳篷,邁向攻頂之路;撐過這 18 天(回合),最後比較每一隊的成就值加總(曾經到達過的海拔愈高,成就值愈高,但前提是必須存活下來),看看誰是登山好手?

K2|資料來源:boardgamegeek
K2|資料來源:BoardGameGeek

每名玩家會被分派 ⓪

  • 18 張手牌
    依據左上角顏色分為行動卡(綠)與氧氣卡(藍)。

    前者是拿來走路或蓋帳篷,有一些卡片同時有兩個數字,表示上山/下山時的機動性有別;後者是補充隊員們的氧氣量之用,小心別讓其數值歸零,否則(放倒米寶)該名隊員從此長眠不起,變成路標,登出遊戲。

  • 6 隻米寶
    其中四隻(一男一女,加上各自的帳篷)用於遊戲,另外兩隻用於計分,標記成就值。

  • 1 張氧氣量紀錄版
    兩位隊員的初始值是 1/1。
玩家個人配件|資料來源:BoardGameGeek

接下來是遊戲主版圖,有正、反兩面,分別對應夏天與冬天:

  • 大本營 ①
    起點,所有玩家的小隊由此處出發。

  • 成就值軌道 ②
    標記「曾經到過」的最高海拔,例如攻頂是 10 分成就值,之後下山並不會影響數值,但若陣亡(放倒米寶)就只能以 1 分計。

  • 登山步道 ③
    每一格圓圈中,左上角旗幟是方便玩家對照成就值;上方區代表「消耗多少行動值」,下方區則是代表「消耗(紅)/補充(藍)多少氧氣量」,反映隨著海拔愈高,地勢愈加嚴峻,玩家所消耗的資源也愈多

    此外,登山步道亦有人數容納限制 ④,以下圖箭頭處為例,表示海拔 8000 公尺以上的區域,在 2 至 4 人的遊戲中,每個格子都只能「停留」一人,但「經過」不受限制。
遊戲主版圖,冬天情境|資料來源:BoardGameGeek
  • 天氣板塊 ⑤
    除了地勢,氧氣消耗量亦受天氣影響。

    遊戲提供兩套天氣板塊,好天氣與壞天氣模組。每組有六片,保持揭露兩片做為公開資訊,也就是說,玩家至多可以看到六天(回合)的天氣預報,來規劃行動方針。
天氣板塊,好天氣模組|資料來源:BoardGameGeek


■ K2 的玩法

對配件的描述花了不少時間,但實際玩起來相當(直覺)容易上手的:

各種指示物|資料來源:BoardGameGeek
  1. 出牌階段
    洗勻 18 張手牌形成牌庫,每名玩家抽出 6 張牌,選定 3 張牌,然後大家「同時」展示。

  2. 風險階段
    這個階段是模擬有人太躁進時,得吞一些苦果的情況

    各自把手牌上的「行動卡」點數加總(若卡片上有兩個數字,以上山計),若有玩家一支獨秀,則他得從三枚風險指示物中帶走一片,將削弱他的手牌數值。

  3. 舉措階段
    由起始玩家開始,大家「依序」執行動作,不外乎走路、補充氧氣量、蓋帳篷

    關於蓋帳篷,是站在格子上,消耗等同於該格子上方區的「行動值」可以搭建;帳篷有男、女帳之分,隊員只能「蓋」符合自己性別的那一只帳篷,但可任意「使用」同隊的兩只帳篷。

    每一張手牌只能用在「一名」隊員身上,手牌數值「不可以」拆分,可以對同一名隊員使用多張手牌;上一階段吞下風險指示物的玩家,記得削減自己手牌上的數字,風險指示物數值「可以」自由分配

  4. 適應階段
    大家依據所處地勢,以及天氣板塊的要求,調整麾下兩名隊員的氧氣量。

    待在帳篷裡的隊員(必須是自己隊伍的帳篷),可回復 1 氧氣量。

    調整完的數值若超過 6,一律降至 6,大概是模擬每個人的負荷有其上限;數值若低於 1,放倒這名隊員的米寶,他陣亡了。

  5. 準備階段
    為下一回合做準備。

    起始玩家標記「順時針」交接給下一人;推進一步天氣板塊上的黑色指示物,又過了一天(回合);所有人把手牌補充到 6 張,若不夠補充時,得先消耗完手上最後 3 張牌,然後才能重置牌庫,確保每一張手牌都使用到的意思。


■ 遊戲戰報

扮演綠色玩家的我,策略是把隊伍送上海拔 6000 至 7000 公尺的區段,讓女隊員立一個帳篷,然後她待在裡面「養氣」,由男隊員打頭陣,先專心攻頂搶積分。

集中資源挹注男隊員的策略奏效,我率先拔得頭籌,成為征服 K2 的玩家;但卻遇到了一個難題,我下不了山(登山步道亦有人數容納限制),海拔 7000 至 8000 公尺的區段塞滿了其它玩家,而且他們還聯合起來「按兵不動」要搞死我,高海拔加上連續兩日的惡劣天氣,男隊員捱不住大量的氧氣消耗,倒地不起。

殘念,先登頂卻不一定有優勢,自始明白了什麼叫做「進退維谷」。

「放手去做,不要留下遺憾。」深藍色玩家說。

扮演深藍色的玩家一直「激勵」大家要衝頂,於是猶豫不決的紫色玩家就被說服,被拱上去了,一樣長眠於 K2 之巔。

結果這位「心靈導師」只在距離海拔 8000 公尺一步之差的步道起了一座帳篷,專業卡住下山玩家的退路大功告成後,便收兵揚長(下山)而去。最終他的成就值是 12 分,比其它玩家都高。

附上終局的遊玩結果,我的女隊員還挺有義氣的,後來堅持要攀上去見男隊友的「遺體」,最末如願以償。

實際遊玩結果


閱讀筆耕的簽名檔
🌱 專題 寫作的反思 連載中 👉 0102030405
🌱 追蹤中書神經系統廣播資訊不漏接 👇
好書金句/書市快訊/心智圖(Mind Map)/漂流書/幣報
🌱 我在其它平台出沒 👇
FacbookTwitterMastodonMediumvocusPotato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