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物治貝克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肩膀舉高會痛,不是五十肩那是?|認識肩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物治貝克
·
·


手舉高會痛

這個症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很多人會直接聯想到五十肩,或者肌肉拉傷

但其實有一種問題比五十肩還有單純的肌肉拉傷還常見

那就是—「肩夾擠症候群(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顧名思義這是人體的一個部位甚麼東西被夾到的病

尤其發生在手抬高的動作



肩峰下空間
來源:健康跟著走


在「肩膀(shoulder)到底在哪裡?|淺談肩關節解剖構造」這篇文章中有提到「肩峰」這個構造

這是一個在肩胛骨上連接鎖骨的構造

這個構造就像是天花板或者是火車隧道的蓋子

下方通過的火車主要有旋轉肌群之一的「脊上肌」、肩關節滑液囊

他們走在名為「盂肱關節上緣」的軌道


肩關節外展—複雜程序下的簡單動作


我們先來拆解一下肩關節外展的動作

首先,脊上肌會先被徵招,

當手臂抬離身體,三角肌就會開始出力

此時負責外轉動作的「旋轉肌群」也會開始出力

目的是為了將肱骨頭往下壓,讓肩峰下空間騰出來

盂肱關節屬於凸對凹的關節

代表骨幹移動方向與關節內微動方向相反

來源:壹讀


甚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肩關節外展其實就是肱骨向上抬離地面,

此時的肱骨頭會向下「滑動」一點點距離

而這個關節「微動作」

就是由旋轉肌群完成


來源:知呼


當肩關節抬高到接近90度

肩胛骨就會開始參與做「上旋

來輔助肩關節外展

同時,這個動作會讓肩峰抬高,使其遠離繼續上抬的肱骨


整體而言,肩峰下空間在外展的過程中應該一直維持著一定的空間

以至於底下的肌肉與滑囊不會受到擠壓而發炎、疼痛

所以接下來就來聊聊肩峰下空間狹窄的原因吧!


夾擠的原因—肩峰下空間狹窄
  • 結構問題

有些人的肩峰天生就長的比較下面或有畸形

甚至有增生一些骨性鈣化組織或是骨折

都會直接造成空間狹窄

這個時候只能透過手術的方式做處理


  • 脊上肌控制不良

脊上肌作為外展的起始肌肉

如果在外展初期沒有被有效徵招或因為疼痛、發炎被大腦抑制出力

就會讓三角肌這個大老粗硬生生把肱骨頭向上抬

可是這個時旋轉肌群並沒有加入,結果就是脊上肌再次被夾到,造成惡性循環


  • 旋轉肌群控制不良

跟上述所說的情況類似

旋轉肌群沒有在該出力的時後出力

導致肱骨頭沒有在該下降時下降,就會造成夾擠

通常會發生在旋轉肌群肌肉拉傷、疲勞等情況下


  • 肩胛骨控制不良

肩關節外展是包含盂肱關節外展還有肩胛骨上旋的

而且必須在一個固定的比例下配合才行

我們稱做「肩胛肱骨節律

來源:AT運動康復醫學中心


意思是整個肩關節的外展角度符合「盂肱關節外展:肩頰骨上旋=2:1

所以當你的肩關節外展不符合這個比例,就容易造成夾擠症候群

通常是發生在姿勢不良、背部肌肉拉傷、其他肩關節病患者身上


總而言之,肩關節外展是一系列的機械運作下的產物

中間有許多微小的動作與各肌肉關節的配合才能完成這個看似簡單卻十分複雜的動作

產生任何的失誤都可能造成動作品質不良,甚至產生病痛

而夾擠症候群就是這類問題中最常出現的

尤其常發生在運動員,尤其是有「揮大臂」動作的

例如:排球、游泳、棒球、網球......

他們容易在快速外展的同時傷到脊上肌;

也容易在過程中拉傷旋轉肌群

造成夾擠症狀之後,脊上肌就會因疼痛無法出力

此時若再繼續使用,就會爆發一連串惡性循環

久了發炎的脊上肌會產生嚴重沾黏,繼續發炎下去就可能鈣化,甚至斷裂

許多明明是夾擠症候群卻被醫生開成是五十肩的民眾就會因為被告知要常常拉開關節

於是就不管疼痛一直重複操作已經加到脊上肌的肩關節

最後導致肌腱斷裂,只好開刀......


怎麼知道自己得的是夾擠症候群呢?

首先,一定要先確定不是頸椎椎間盤突出造成的疼痛

你可以試著在低頭、抬頭、轉頭到兩側、看兩側膝蓋等動作下分別抬高肩膀試試

如果會因為頸椎動作而影響疼痛的大小,甚至有時還會因此沒有症狀

你的疼痛可能跟神經壓迫比較相關

但這個部份建議還是找你信任的專業物理治療師幫你做評估


如果確定不是神經壓迫

接下來有兩個測試你可以自己做個快速篩檢


  • 疼痛弧
來源:壹讀


剛剛說到,夾擠症候群是發生在外展途中脊上肌及滑囊受壓迫而產生的疼痛

這個疼痛是大多發生在外展角度60~120度之間的

在初始角度時,既使脊上肌沒有出力,仍然有足夠空間可以上抬;

在末端角度,肩胛骨就算起始過慢也已經抬高到一定幅度

所以在這兩個角度外,夾擠的狀況並不明顯

但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會有很多誤差,只能用來作為一個參考依據


  • 空罐測試
來源:知乎


手臂伸直大拇指朝下舉高到90度

請人在手臂上施加一向下的力

你要試著盡可能抵抗他不被他壓下去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出現疼痛、無力就有可能得到肩夾擠症候群

但一樣,這依然存在許多個體差異,所以只能當作參考


可是當你上述兩個測試都同時呈現陽性

代表真的有很大的機率是夾擠症候群

接下來就是要尋求治療的方法了


治療
  • 休息

這裡的休息不是要你都不動

而是在動作控制訓練還沒完成前減少肩膀抬高的動作

讓發炎的脊上肌能有時間修復

在此同時也能進行一些預備訓練


  • 去沾黏

作為同樣是軟組織受傷的病症

去沾黏永遠是最重要的課題

因為走向還有位置,比較需要依靠物理治療師的徒手來幫你

想要便宜方便的方法就是做超音波

同樣的還是會受到是否由治療師操作或是超音波探頭大小等因素影響療效

在休息的時候同時做去沾黏的手法,確保脊上肌在修復的同時能有好的品質


  • 肌力訓練

這邊最主要的就是訓練整個「旋轉肌群」(包含脊上肌)

上面提到,旋轉肌群的無力會造成肱骨頭無法正常下壓

所以先經過軟組織受傷處理模式解決讓旋轉肌群無力的原因,再將其訓練的更加強壯


  • 動作控制

這部分包含很多較深的神經學原理就不多說

只是要提醒各位居民

動作控制相當重要

主要是要透過一些誘發、放鬆、強化的方式讓整個動作品質上升回原來水準

這台機械在受傷之後連內部軟體都跟著混亂

動作控制訓練就是在調校軟體的部分,讓準備好的機械元件能完美的被操作

只是這個部分專業還是在物理治療師身上

依然建議找我們幫你訓練,才能減少再次發生的機會



肩夾擠症候群在臨床上是個常見卻又陌生的病

因為太多人被誤診為五十肩,最後耽誤療程就引發嚴重的肌腱斷裂問題

所以建議有手舉高會痛這類症狀的居民可以稍微自我檢測一下

無論是頸椎椎間盤突出、五十肩或肩夾擠症候群都建議找你信任的專業物理治療師

只有他們會願意幫你把整個疾病做處理,而非單純止痛、吃藥

當然,這是自費醫療的部分,所費一定不如健保便宜,但效用絕對高上十萬八千里!

---------------------------------------------------------------------------------------------------

我是貝克,我是物理治療師,歡迎來到我的國度

.

在現行台灣的健保制度下 無論是甚麼星座的治療師最後一定會在個性欄裡面寫上「厭世」兩個字

.

久而久之,內心那把炙熱的夢想之火就漸漸熄滅,「行『師』走肉」就成了每天上班前會上的buff . . .

.

但在我的國度裡,希望我的居民們能看到物理治療的真面目 然後了解、體諒,甚至喜歡上這門「不亞於任何其他醫療技術」、「不只是無腦操作」的專業 . . .

.

最後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請幫我在下方點擊「5下like」,我將獲得由likecoin基金會出資的回饋

按下5次Like,就可以免費贊助我的文章,給我滿滿的動力繼續把好文章帶給各位居民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