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独闯中东战乱国,她展示当代女性不结婚的另一种活法|100个不上班的人
姚璐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采访完她以后,我想了很久该用一个怎样的词去形容她。勇敢?自由?我行我素?这些词听上去都有点太流于表面了。
整理完采访笔记后,我的脑子里冒出了一个词“笃定”,就是它了,我觉得用来形容姚璐再准确不过。
她是一个做任何事情都十分笃定的人,有完整自洽的三观,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完全不受外界干扰——这在我看来,是当代大多数年轻人都不具备的特质。
在姚璐看来,现在的年轻人有三种状态。第一种状态里的人,既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不要什么,这种人最轻松;
第二种状态里的人,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这种人最痛苦;
只有第三种状态里的人最清醒:既知道自己要什么,也知道自己不要什么——现在的姚璐,正处于这种状态。
但小时候的她,一直徘徊在第二种状态里,不喜欢大多数孩子喜欢的东西,却又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这让她在同龄人中显得格格不入。
为了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她去广告公司实习、去国企上班、和朋友合开婚纱摄影工作室,却发现以上这些自己统统都不喜欢。
23岁那年,她在没有任何规划的前提下辞去了国企的工作,独自一人去内蒙古拍风光,从此走上了“风光摄影”的不归路。

28岁那年,她开启了研究女权的中东之旅,并在2年后成为了第一批独闯战乱国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中国女孩之一。

这是林安采访的第34个不上班的人。
不焦虑房子车子,不活成他人期望的样子,姚璐希望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更多女孩:勇敢去做你喜欢的事情,在你还有机会的时候。

姚璐 30岁 上海
风光摄影师/自由撰稿人
直面死亡的中东之旅
去伊拉克和叙利亚之前,姚璐焦虑了整整一年时间,那是一种需要直面死亡的焦虑。在国内的新闻里,伊拉克和叙利亚向来是“战争”、“爆炸”与“恐怖主义”的代名词。
自1980年与伊朗开战以来,伊拉克就几乎不让国外团队入境拍摄,所以在网上几乎搜索不到任何一部与其有关的纪录片。
这种情况下,姚璐没有任何行程参考,她只能向办理签证的中介咨询行程,或者在网上询问伊拉克当地的沙发主。

“很多地方不受政府军控制,这些地方是不可以去的,所以说你的选择其实并不多。”
2018年,姚璐在纠结了整整一年后,终于决定要定下行程。可没过几天,她在网上约好的沙发主就发来信息:叙利亚大马士革的东郊一个叫东古塔的地方发生了交战。

“我当时其实很纠结,因为这个事情一直拖在那边很不舒服。我希望可以一次性去这两个国家,因为它们很近,分两次去成本太高了。”
伊拉克和叙利亚这两个战乱国的签证费非常昂贵,加起来超过1万元人民币,这对于当时并不富裕的姚璐来说,无疑是一个孤注一掷的决定。
“但是思前想后还是觉得不能冒这个险,生命诚可贵,不可以这样子。”纠结一番后,姚璐推迟了叙利亚的行程,先去了伊拉克。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姚璐为何对这两个战乱国如此执着,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独自前往?”
这和她2016年开启的中东之旅有关。
那一年,她已经拍了近4年风光摄影,也成功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我整个人都被清零了,需要重新去做一些事情”。

在国内拍风光时,姚璐就对新疆的风土人文感兴趣,而中东的文化又与新疆比较相似,她决定去中东看看。
“我一个人在中国西部旅行时,经常会被别人问‘你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这样背着大包出来玩,为什么不嫁一个人,然后跟老公一起出来?’”姚璐感到困惑:“我为什么一定要跟一个人出来玩?只因为我是个女孩子,所以就不可以这样吗?”
那是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上海以外的许多中国城市,对女性都有一种不平等的刻板印象,认为“女人就不可以徒步,不能去拍风光,不可以独自旅行”。

“为什么你明明热爱这件事情,但受制于你的性别就不可以去做?”姚璐对女权产生了好奇,而中东又恰好是探讨女权的焦点地区。
2016年,她先后去了几个比较安全的中东国家,比如伊朗和土耳其,在积攒了一定旅行经验后,又进一步探索了以色列、约旦和埃及等国。

那时,姚璐的中东见闻已经丰富到可以完成一本书了,“但我始终觉得这个旅程是不完整的,总归是缺了两块,而且缺的这两块特别重要,一个是文明的源头,一个是近代战争的焦点。”
——这就是姚璐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原因。
在迪拜飞往伊拉克的飞机上,独自一人走过了大半个中东的姚璐,第一次变得慌张起来。
一个半小时的飞行时间接近尾声,“怎么这么快就到了,我还没有准备好。”下飞机前,姚璐对迎面而来的未知感到害怕。
“我在找伊拉克的沙发主时,发现网上基本没有女孩子,绝望之下我只能找男生。”第一次入住男性沙发主家,又是一个完全未知的战乱国,姚璐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担忧。
直到看见前来接机的是一整个伊拉克家庭后,她才感到释然。
原来在伊拉克,所有人都必须和家族成员住在一起,女性不可以独自出门,也不可以在社交网站上抛头露面,这就是为什么伊拉克的沙发主全是男性的原因。

初到伊拉克,姚璐就感受到了强烈的文化冲击。
在伊拉克,大多数女孩从出生的那刻起,命运就被掌握在了别人手中:她们的丈夫由家人选择,几乎没有外出工作的机会,出门必须在父亲、兄长或丈夫的陪同下。更严重的是,大部分伊拉克女性都受家暴和童婚的困扰。

“有一件事情让我特别震惊,伊拉克的女孩不能把自己的照片传到网上分享自己的容颜。”姚璐回忆,曾经有一个18岁的伊拉克女孩想和她合影,却被她的母亲破口大骂:“你怎么这么不知耻,这么风骚”,年轻的女孩因为这句话泣不成声。
“我当时特别难过,我觉得一个18岁的女孩,想要跟一个远道而来的朋友留个影,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情,但就连这样一个朴素、卑微的愿望都不能够被满足。”
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姚璐认识了很多有理想、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女孩,她们都发自内心地羡慕姚璐可以一个人去陌生的国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促使她开始思考:“我们作为有权利的一方,是不是应该做更多事情?如果说你生在一个可能性很多的环境下, 还去选择一种特别闭塞庸俗的生活方式, 其实挺浪费的。 ”
不遵循社会时钟的人生
从23岁离开国企的那一刻起,姚璐就走上了一条不遵循社会时钟(social clock)的道路。
社会时钟(social clock)是用来描述个体生命中主要里程碑的心理时钟。它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反映了我们生活的社会对我们的期望。
最常见的社会时钟就是要在“多少岁结婚”、“多少岁生孩子”、“多少岁买房”、“多少岁生二胎”……
一旦一个人没有遵循“社会时钟”,身边人就会开始催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代社会对大龄青年的“催婚”、“催育”。
23岁以前的姚璐,在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之前,也遵循过社会时钟,但那时的她始终对其感到质疑。

姚璐毕业于复旦大学的新闻学院广告系,大四毕业季,当一些名企在宣讲台上说:“来我们公司,以后出差可以坐商务舱,住五星级酒店”时,姚璐总会在下面想“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答案通常是否定的。
但是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之前,她还是走了大多数人都会走的那条路:进国企,领一份稳定的薪水,做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上班的那一年特别崩溃。小时候,你可能对未来有很美好的想象,但工作后哪怕你毕业于名校,也是一个替代性很强的人。”姚璐在这种痛苦中挣扎了一年时间,期间她也经常和朋友们聚在一起,抱怨上班的无聊。
不同的是,一年后她辞去了工作,而那些曾经和她一起吐槽的朋友还在继续上班。
“刚毕业1到3年的人,其实都会蠢蠢欲动。再过几年,很多人已经屈服于上班的节奏,就会安慰自己上班其实也挺好的。”
2016年,姚璐的风光摄影开始走上正轨。那一年,很多朋友找她聊天,也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一开始,姚璐都会和他们聊很长时间。但久而久之她发现,每一次掏心窝的聊天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朋友们还在过着相同的生活。
“可能人生的挣扎期就只有毕业后的那两三年吧,过了就过了。”如果23岁那年她没有辞职,现在可能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已经结婚生子了。“看着他们,就像在看另一个平行时空里的自己。”姚璐感慨。
2012年,自由职业这个概念还未普及,辞职后究竟靠什么养活自己?存款只有3000多元姚璐没有太清晰的规划——那时的她,只知道自己喜欢风光摄影,想休息一段时间去专心做这件事情。

2012年至2014年是姚璐一边打工换宿,一边练习风光摄影的3年。那3年,她没有任何稳定的收入,只能靠卖自制的风光明信片,或者帮忙带一些旅游团,在青年旅社打工换宿养活自己。

最拮据的时候,她甚至通过支付宝这样的平台贷款了几万元用来周转资金。“别人可以贷款几百万买房,我为什么不可以贷款几万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在上海,她的家人不明白一个毕业于复旦的高材生,为什么要去那些偏远的地方拍照。几乎每次出门,姚璐都会和父母大吵一架。
“每次亲戚问起来,我妈都说我去出差了,可能她觉得我做的是一件说不出口的事情吧。”
那时的姚璐,其实是想过重返职场的。拍了一年多风光后,她发现自己该玩的都玩了,却并没有玩出什么名堂。她开始担心没有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一旦错过了合适的时间,未来还能不能回到那条大部分人都在走的路。

“好在当时的几份工作都没谈成,不然也不会有现在的我了。”
2015年是姚璐拍风光摄影最疯狂的一年,那一年,她不再在乎花多少钱,开始孤注一掷地去全国各地拍最好看的春夏秋冬。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踩点等太阳,拍到早上9、10点再回去休息,傍晚时分再出门拍照,晚上则在野外整晚整晚地拍星空。
“我那个时候经常会做一种梦,就是闹钟响了我还没起来,打开窗户看到太阳已经出来了,特别懊悔,然后在梦里哭。真正醒来后发现天还黑着,就觉得太好了。”
为了拍到最好的风景,她不容许自己有一刻的偷懒和懈怠,因为很多照片不是一天就可以拍成的,而是“天天早起去那个地方,等了两个星期才拍成的。”

然而,这样辛苦的付出很多时候却并不被人尊重。“别人盗你的图就一秒钟的事,然后他可以拿这个图去牟利,你有时跟他们去维权,他们还会反过来骂你,说我用你的图是看得起你,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识趣。”
直到2016年,国内的各大付费图片网站渐渐发展起来后,风光摄影师才能通过与一些图库签约去获取应得的收入。
但相比带风光摄影团和开线上摄影课程,售卖图片的费用只占他们收入中很小的一部分,平均每个月只有几百元到一千元不等。
2015年下半年,姚璐的风光摄影作品开始在网上广为流传。这成了她风光摄影生涯中的一个转折点:她签约了国内的一些大图库,开始有越来越多人找她约稿。
成为全职风光摄影师3年多时间后,姚璐的这项爱好才真正带去了收入,她还清了之前的所有贷款,存款终于从负数变成了正数。
给更多人勇气 为自己而活
生活中,姚璐不是一个喜欢诉苦的人,每一张精美的“风光摄影照”背后所经历的艰苦,她很少提及。
但是当越来越多人对她说:“你1年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外面玩,每天都能看一些绝世风光,好自由好幸福”时,她才意识到有些真相你不说出来,别人就会对这个职业产生误解。
48小时的硬座火车,住在有跳蚤的村民家脚踝被咬肿,爬山被虫咬,徒步被草割 ……这些在姚璐看来,都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包括吃得很差,住得很差我都无所谓,因为当你拍到你想要的画面时,你的兴奋可以把之前的一切艰难困苦都cover掉。”

让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她在新疆的一个山坡上拍照,下坡时为了抄近路,她决定从一个比较垂直的崖壁往下爬,结果不小心踩到了一堆土上,于是整个人垂直地滑了下去。
“幸好那边有棵枯树特别大,我整个人就挂在了树上,还好没事。” 直到一周后,她才发现腿上留下了很大一块乌青。

曾经,她像大多数女孩一样,也担心过每天在外面晒太阳,皮肤会晒黑变丑,“过几年没人要怎么办?”
但是徒步拍风光的过程,让她有了更多时间去与自己对话,去思考“什么才是我真正应该关心的东西”,“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
在无数个没有电也没有网路的户外时刻,她想清楚了那些曾经困惑着她的人生问题。
“我以前经常思考很多事情的意义,后来觉得为了意义去做事情很假大空。”在山水面前,姚璐发现平时大家讨论的房子、车子的话题都特别渺小。她告诉自己:“不要为了意义去做一件事情,做到一定阶段意义自然会来。”

对姚璐来说,旅行是一个与自我进行深度对话、深刻自省的机会。
中东之行让她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沉重,她开始思考生活在安逸社会中的我们,是不是不该只去关注一些比较肤浅的快乐,更多地思考“我的生命能够给别人带去一些什么改变。”
在叙利亚,有一件事情让姚璐十分在意:很多年轻人小时候与曾经的我们一样,梦想长大后能成为一个科学家或艺术家,但是当他们长大后,却发现内战了,七年战争荒废了他们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叙利亚的失业率特别高,差不多有30%的人是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平均要花4年时间才能找到第一份工作。”姚璐说,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当地的年轻人感到绝望。
“很多人有雄心抱负,有知识文化,但是在那个国家他们什么事都做不了,也不能出国,因为一个战乱国的护照是不受欢迎的。”

见证了叙利亚年轻人的悲剧,姚璐对于自己要过怎样的一生有了更笃定的信念:“可能还是要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吧。因为你有条件可以做,不像那些战乱国的年轻人,他们想做却没有机会。”
回国后,她写了很多描写中东现状的文章和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希望鼓励更多国内的年轻女性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作为一个女孩,你也可以走完全不一样的路,你如果热爱登山热爱徒步,你热爱去一些危险的地方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你完全可以去做,不需要受制于你的性别,然后去走一条固定的路。”
“生命应该用来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姚璐说。

但不得不说,无论你是选择做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还是像姚璐这样放弃一切安稳,去追逐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做的事,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姚璐的代价是她可能没法像大多数人一样拥有稳定的生活和婚姻。不同于那些早早为养老做准备的年轻人,她从来不会做三年以上的人生规划。
“人其实是为此刻而活的,你为了一个虚无的未来,牺牲现在的欢愉和很多可能性,去换得年老后的安逸状态,我觉得没什么意思。”

自由职业七年,从根本不知道如何养活自己,到渐渐在网上有了一定知名度和稳定的收入,30岁的姚璐说“现在是我七年以来最不焦虑的时刻了,因为大部分的人生问题都已经想明白了,而且可以自圆其说。”

说到底,不论一个人是否遵循“社会时钟”,只要能够活在逻辑自洽的世界里,就不会轻易被外界的风声所干扰。
那些内心强大之人的幸福人生,大概就是靠着这样一种意念一步步炼成的吧。
愿你也能在逻辑自洽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文字:林安-
-图片:姚璐-
-合作微信:xtutux3-
-投稿邮箱:xtutux@126.com-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会客厅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个不上班的人」,持续调研跟踪自由职业、数字游民、远程办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众号/小红书/b站:林安的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