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差別愛人? 有了目的還能成為朋友嗎?
有一段時間,我擔任服務單位的新手輔導員。除了本來手上的工作,我還有任務要協助新來的夥伴快速步上軌道。特別是一些需要加強輔導的人。其實我本來是開心的,因為我喜歡交朋友,認識大家。
■ 收爛攤子
這個任務我需要從前一個即將離職的前手接過來。我想如果前手交接地清楚,我便能快速上手。遺憾的是,從開始與前輩交接,就不是個順利的過程。他有很多做事方法與待人態度,都與我迥異。我在他身上看到很多不妥,也試著和他做意見溝通。
顯然,他在察覺與我理念不合之後,關閉了對我的照顧,由一開始的熱心關切轉變為冷淡被動。
最後,我的交接工作是在未完成之下而結束,前輩離開,留下半知半解的我,還有一堆他留給我去收的爛攤子。我心想:「這前後態度也差太多了」。
記得剛與新來的夥伴接觸,不善言辭的我,覺得開啟話題都好困難,更不敢想像怎麼與他們成為朋友。這段期間我努力在眾人面前保持微笑,卻在私底下感到無力與無助。加上前手的陰影壟罩,我開始自我懷疑,無法勝任這樣的任務。
■ 人生百態
在這裡,我認識了各種性格想法與家庭背景截然不同的夥伴。而這些都是需要協助的人,我對每個夥伴都必須無差別地關心。印象最深的有幾位:
第一位剛進來就嚴重適應不良,完全無法溝通。有一次為了開導他、減少他的壓力,我破例讓他短暫請假外出會友,結果趁我不注意的時候他搞失蹤。好在最後是有找回來,但也讓我寫了不少檢討報告。
第二位老兄平時態度極佳、平常害羞靦腆、工作認真。但一到休假,立刻變成獵豔專家,談吐和神情都判若兩人。我曾經問他,你放假有什麼計畫,他說:「約了很多女生要去夜店......」。聽著他的回答再看看我手上的前訪資料:「有多起感情糾紛記錄......」我不禁冷汗直流,背脊發涼。
第三位夥伴從一開始就打從心裡想逃避。異常的言行與精神狀態日趨嚴重,使得我每週都要陪他去就診。有一次他獨自爬上樓頂,作勢準備要......還好最後還是被勸說成功,人終究是平安無事,當然我又有報告要寫。
除此之外,有些夥伴的遭遇讓我看了心酸,家庭暴力、父母過世、家境貧苦......也不難了解這樣的成長過程,對他們的人格發展有所影響,才會有現在的個性與壓力。
■ 內心對話
就這樣,每天接收許許多多的負能量,從滿懷抱負的希望能與他們打成一片,到四處碰壁連續挫折,換來自己越來越憂鬱的不健康狀態。我開始排斥自己,只想過一天算一天,期待哪天有人可以接手,說我失敗什麼的,我也不在乎了。
然而靜下心來思考後,我告訴自己,必須真的了解他們才協助他們,即使我完全沒有方法。我捫心自問:
「到底最想逃避的人是誰?」 「是不是太過求好心切,我走了一條自以為捷徑的路?」
我心裡也許有了答案。開始改變心態與做法,發自內心去關心他們。因為我發現,如果只是表面與他們交好,想要用一種「我比你懂」、「我在幫你」的優越態度去套他們的話,非但無法走入他們的內心,還會招致反感。所以後來我什麼目的都不想了,就像平常交朋友一樣,我與他們聊天鬼混、我不再為了達成什麼任務才這麼做。
印象中,第一次覺得自己很快樂,是在某次陪轉診的過程,夥伴跟我說:「我覺得你很特別,你像朋友一樣,因為你說話的語氣、態度,我感覺可以跟你說很多事,我之前從來沒有跟別人說過。」那一次的對話,開啟了我們之間的信任,我似乎開始有點了解,如何跟夥伴建立關係。
後來很多夥伴跟我說,他們覺得我像可以一起玩、打屁的朋友。他們喜歡這樣沒有壓力的相處。其實在跟每一個夥伴認識的過程,我同時也在重新認識自己,也從每位夥伴身上學到自己不足的部分。
■ 時光倒流
時至今日,我時常會想,如果時光倒流而我沒有任務在身,還能夠無差別的主動去關心他們、與他們成為朋友嗎?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依舊需要一段自我調適的時間,我得先照顧好自己,讓自己的心理狀態更為堅強,具備面對與處理自己的負能量的心智,並且一開始就不帶前提地與他們相處。同時,忘記別人怎麼是對待我的。我相信,拋下目的性這層壁壘,我會更自在與他們成為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