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新聞的兩種特色:談判桌&人事新聞
上游 @周子愉 提到政治新聞可能是被「操弄」的,原因可能來自錢(業配)、人(媒體與消息來源的關係)。
我自己看政治新聞,還有另外兩個問題:(1) 難謂「公共討論」而是「談判桌」、(2) 人事新聞吸睛
比較嚴謹公共討論,至少應該要建立在「有共同基礎事實、有聚焦的辯題」這兩者之上。
但從多數政治新聞來看,我們不太可能見到像是一般開會時的景象:大家先閱讀完資料,然後針對今天的「議程」逐一討論。多數都是記者拋出一個問題給受訪者(政治人物),然後政治人物「自由發揮」的回答。
背後的原因當然很多樣,包括媒介形式本身,或是子愉提到的原因等等。
除此之外,我認為這些政治新聞其實更像是各方的談判桌。各方並不直接攤開所有關於這個議題的事實(不然為何還會有各種「獨家」、「爆料」、「幕後」新聞?),而是透過各方(包括不同政治陣營與媒體)的資訊不對稱,逐漸拋出某些說法(俗稱「試水溫」「擠牙膏」「測風向」),一邊看民間輿論與對手陣營的反應,然後再逐步調整後續說法。也不是一開始就將自身立場講明,然後各方再「互相妥協取得共識」。
從狹義的政治邏輯,這當然很好理解。但如果這種邏輯持續主導,我們就很難期待政治新聞成為公共討論發生的地方。
第二是,所謂政治新聞中,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人事新聞」。
例如最近的台北市長綠柯對決就是一種典型。前陣子的管中閔校長案也是(當然管中閔案涉及了較特定的「利益迴避」與「大學自治」的討論)。在一般時候,獲得較多輿論注意的,可能還是新部長是誰、誰接了行政院長、哪個派系支持哪個潛在候選人.....等主題。
原因可以很簡化的說是:因為這種新聞對讀者來說比較好「理解」。或者說,讀者比較可以(隨意的)用自己的「理解」框架去詮釋這些人事新聞。
但真正關乎特定議題的時候(例如今天是大巨蛋、明天是松山機場、後天是國中會考、接著是餿水油......等等),每一個議題都需要不同的專業知識(工程安全、都市規劃、教育、食安),讀者就沒這麼容易隨口來一套自己的「分析」了。
除了專業知識的門檻之外,人事新聞吸睛的原因還包括很像八卦和連續劇:有劇情、有衝突、有具體角色、有輸家與贏家。
不是每個人都當過監工(所以可以隨意對大巨蛋說上兩句),但每個人都看過連續劇,知道劇中角色是怎樣「基於人性」「考量什麼」「與對手斡旋」「追求自己的目的」。這些攸關「善惡」又高潮迭起且結局未知的輸贏過程,當然能得到注意。
雖然前面這種評論方式,好像有點瞧不起「人事新聞」。但從另一個角度說,政治菁英之間的權力競爭和分配,本來就是民主政治的一部分。哪個派系的成員升任部長,不一定比這個部長提出什麼政策還不重要。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