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花卉人物合成步驟分解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ce088dce-95e3-499b-b27f-dbf0f5b92fea.jpeg)
運用 Photoshop 的:圖層遮色片、圖層樣式、混合選項、色階、色彩平衡等功能;呈現雙重曝光及鏤空的效果,屬於微進階的示範作業。
想看大圖的話,推薦至 Medium 閱讀。
須知
本示範適用於有一定基礎的學習者。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03f7c71e-6fe4-4484-914a-50fb2bde6227.jpeg)
素材使用五張無版權圖片,附上來源;若擔心圖檔過大,可下載後另外進行裁切或壓縮圖片,減少軟體耗能。
- Photo by João Paulo de Souza Oliveira on Unsplash
- Photo by Mohamed Musthafa Musthaq Ahamed on Unsplash
- Photo by Jazmin Quaynor on Unsplash
- Photo by Evie S. on Unsplash
- Photo by Europeana on Unsplash
建立檔案
其實檔案要開多大的尺寸都沒問題~而我是這樣設定的,因為只作為示範,沒有要放在其他地方高清瀏覽。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7208b153-36ae-4164-add2-9d0095104b51.jpeg)
製作鏤空
1. 置入圖片
置入人物圖片,並縮放至合適的大小及位置。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abad98ce-d4b1-414a-9a50-401f555c0960.jpeg)
2. 繪製鏤空範圍
- 使用筆型(鋼筆)工具,設定為路徑。
- 在人物臉上繪製鏤空的區域。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c34bc1b6-ce94-4a89-bd37-d861fbcd85ef.jpeg)
3. 建立填色圖層
- 建立填色圖層,填入的顏色不限。
- 將圖層命名為「鏤空範圍」並刪除填色圖層的遮色片。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f87022bd-6cf8-4011-90a9-7852053dbc8a.jpeg)
4. 建立遮色片
- 將路徑轉換為選取範圍。
- 為「鏤空範圍」圖層以選取範圍套用遮色片。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b854b43d-7afc-43b7-99b6-eb9868b66e94.jpeg)
5. 製作另一區塊
- 複製人物圖層,並擺放在圖層的最上方。
- 將「鏤空範圍」的遮色片,複製並套用至新的人物圖層中。
- 使用「移動工具」移動新的人物圖層,產生鏤空錯位的效果。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99b6fb88-a2c3-4804-aa78-193b7db7356a.jpeg)
6. 細節
- 將圖層重新命名,由上至下依序為:人物鏤空、鏤空範圍、人物。
- 為「人物鏤空」圖層增加「斜角和浮雕」及「陰影」的圖層樣式。
鏤空的厚度細節,在於邊緣亮面及陰影。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116c07f7-69e7-48d5-a8f7-523916cadbef.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b6bd5520-0153-4130-9348-f3bb5be077a9.jpeg)
鏤空內部植物
1. 置入圖片
- 置入植物圖片,並縮放至合適的大小及位置。
- 將植物圖層移至人物鏤空圖層下方,並將植物圖層命名為「鏤空內部」。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78b75320-e9ce-4ab4-a486-ebb0625bdd2b.jpeg)
2. 細節
- 將「鏤空範圍」圖層的遮色片,複製並套用至「鏤空內部」的圖層中。
- 為「鏤空內部」圖層增加「斜角和浮雕」及「內陰影」的圖層樣式。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ff31482d-5250-4928-90e7-6e89685b6591.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23748083-2540-471b-966b-2d106b6b44f9.jpeg)
鏤空外部植物
1. 置入圖片
- 置入植物圖片,並縮放至合適的大小及位置。
- 隱藏人物鏤空圖層,使我們更方便判斷圖像。
- 將植物圖層移至人物鏤空圖層下方,並將植物圖層命名為「植物_1」。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8839dcd9-8520-4378-be0f-f96b0451a3be.jpeg)
2. 調整色階
- 在選擇「植物_1」圖層的狀態下,使用快捷鍵:Ctrl + L / ⌘ + L,開啟色階。
- 選擇右側滴管(取樣最亮點)再點選「植物_1」白色區域的最暗處,讓「植物_1」的背景增亮。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2f1b12d8-c559-43cc-8d8a-355286ecba6a.jpeg)
3. 設定圖層混合模式
- 將「植物_1」的圖層混合模式設定為「變暗」,可見該圖層的白色背景融入於背景中,只留下植物。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aef20a56-ab43-4fbb-ab4b-9e7262319567.jpeg)
4. 重複動作
- 置入另一張植物圖片,調整大小及位置,並將圖層命名為「植物_2」。
- 重複「植物_1」的處理步驟。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7ecf4237-e80b-4f58-97e3-12ae2eb88a99.jpeg)
5. 製作群組
- 將「植物_1」及「植物_2」群組,並將群組名稱命名為「鏤空外部」。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610ba3ba-7838-4b33-97b2-cdf4068dd0f1.jpeg)
6. 遮色片製作
- 將「植物_1」及「植物_2」群組,並將群組名稱命名為「鏤空外部」。
- 為「鏤空外部」群組製作遮色片,並去除多出來的範圍。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e2e8ff55-dac9-4068-a18d-684e324e345a.jpeg)
7. 色彩平衡
此步驟是為了讓鏤空內、外部的植物色彩更加和諧。
- 在選擇「植物_1」圖層的狀態下,使用快捷鍵:Ctrl + B / ⌘ + B,開啟色彩平衡。
- 重複動作,將「植物_2」圖層也調整好色彩平衡。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3179dc05-16a4-4d0e-ba50-813171bce82a.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234d4643-4065-41b4-943c-3f899dc2beca.jpeg)
背景
如果你和我一樣版面有留白區域,這時我們需要另外處理背景。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75c4b408-e3e9-4b95-9b03-da5f86bcca44.jpeg)
1. 填色圖層
- 建立填色圖層,填入色彩色碼:#e4eeef,並刪除圖層遮色片。
- 將填色圖層移動至圖層的最下方成為背景,並命名為「背景」。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4c34a3be-4c22-462b-b068-5bce111a1b19.jpeg)
2. 遮色片
因為人物站在牆壁前拍攝,牆壁的紋路與填色背景有些許接縫落差。
- 為「人物」圖層建立圖層遮色片。
- 確保已選擇圖層遮色片的狀態(遮色片會有區域框選表示選擇中)。
- 使用「筆刷」工具,前景色選擇純黑(色碼:#000)。
- 以筆刷塗抹於邊界較明顯的區域。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7d10b7ef-cc63-4b1b-b85e-315740bee6c4.jpeg)
3. 模糊遮色片
- 確保已選擇圖層遮色片的狀態(遮色片會有區域框選表示選擇中)。
- 點選最上方列表:濾鏡→模糊→高私模糊。
- 調整遮色片的模糊狀態,以融合邊界。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5f9e629a-635f-4f13-b6e0-75c6e5a40eff.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2a009508-a89d-4954-9f68-2472ad8216d1.jpeg)
雙重曝光
上一步已完成鏤空效果,接著要製作雙重曝光的效果。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f33e0a7c-e996-4427-b0be-3e7b98f36194.png)
1. 置入圖片
- 置入花卉圖片,並縮放至合適的大小及位置(我自己放蠻大的,因為我只要局部而已)。
- 將花卉圖片圖層重新命名為「花卉」。
- 花卉圖層位置至於人物圖層與鏤空範圍之間。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05f703ad-68f0-40f1-9927-347c0ae16577.jpeg)
2. 圖層混合模式
- 調整「花卉」圖層的混合模式為顏色變亮,即可完成。
- 可依據喜好自行調整花卉圖層的大小及位置。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5d8eddec-6964-440a-ba63-9d7eb84b1ac4.jpeg)
完成圖
我喜歡花卉對應人物的位置,例如右眼有花瓣的點綴,而右手像是托著花的錯覺,翠綠的瞳孔也剛好對應植物的色彩,一切像是刻意的安排,又像是美麗的巧合。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1533fecb-1129-4a1b-b8be-eb317732c4af.png)
以上教學為課程中的進階示範,也是遲來的文章。
你可以依自己喜好調配內容與細節。
這門課對學生的困難點是熟悉軟體及圖層遮色片、調整圖層的使用,然而更難的是「概念及構思畫面」以及素材的挑選、準備。
素材已提供我們近乎完美的食材,但如何將他們互相搭配卻是另一個挑戰,而自行準備素材又是另一個困難點。
所有素材都必須確認其版權與使用範圍,如果想避免風險,可使用自己拍攝的素材,既安全又獨特,但對於畫面的乾淨度及色調,都需要另外處理。
文章首次發布於 Medium,目前閱讀的版本為同步版。
-...-...-...-...-...-...-...-...-...-...-
感謝你的閱讀及支持,任何問題都歡迎來信交流|imjhanemi@gmail.com
Medium|Instagram|Facebook|Deerlight|Gum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