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橡皮擦計畫》兩位天才心理學家,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
這本書的作者:麥可·路易斯(Michael Lewis),同時也是《魔球》(原文出版於2003年)一書的作者,寫的是奧克蘭運動家隊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利用數據成功讓球隊脫胎換骨。這本書甫一出版便帶來一連串的連鎖效應,但就在市場充斥著各式魔球理論同時,其中一篇來自哥倫比亞大學針對《魔球》的評論指出,Michael Lewis只是寫出了一個故事,但似乎並未理解導致職棒市場無效率的原因:人類心智。而球探和那些專家之所以會對球員產生誤判的原因,也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被兩位以色列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所提出。且就在《魔球》出版的前一年,丹尼爾・康納曼才因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而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
於是,作者開始思考《魔球》背後更深的問題:人類的心智為何會在決策時產生誤判?為什麼兩位以色列的心理學家早在多年前就提出的論述卻鮮為人知,又為什麼明明是心理學家,卻成為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
這本書,就是在講述另一段這一切背後的故事。
附上一段影片連結,是作者-麥可·路易斯和《異數》、《決斷2秒間》的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談論關於本書。
絕大多數人大概和我一樣是因為«快思慢想»而認識這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本書中除了丹尼爾以外,還會看到一個更重要的人物-阿莫斯・特沃斯基,兩位個性天差地遠的人如何相識、相知、相惜,成為形影不離的知己,一同解開人類心智的謎團並顛覆整個心理學、經濟學和其他眾多專業領域,在學術界刮起一陣風暴,並進而影響後世諸多理論的發展。
憂鬱的少年-丹尼爾
一九四一年,丹尼爾的父親在巴黎的一場大肅清行動中被德軍抓走關押在臨時監獄中,並準備送往猶太人集中營。但幸運的是,丹尼爾的父親認識舒勒・尤金(巴黎萊雅 L'Oreal的創辦人)並擔任該公司的化學家,舒勒說服德軍丹相信尼爾的父親是「戰時不可或缺的人才」才將他救出來,接下來丹尼爾和父母便開始一連串的逃亡生活,那年,丹尼爾七歲。一九四四年,丹尼爾的父親過世,丹尼爾和母親仍然持續著逃亡生活,直到丹尼爾十二歲那年,全家人落腳在以色列的台拉維夫,在逃亡中度過的童年,丹尼爾被不斷告誡要低調、遠離人群,也許是因為如此,丹尼爾產生了“觀察人群”的興趣。後來丹尼爾之所以開始探討記憶在人們做判斷時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則是源自於丹尼爾想知道為什麼他的父親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巴黎未被佔領,於是便毫無根據的相信第二次的戰爭也同樣不會,因此錯過了逃離的時機,在這過程中,心智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呢?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早在職棒和NBA選秀會嘗試利用數據判斷球員資質之前,丹尼爾就已經在以色列軍隊中被賦予同樣的任務:建立模型,並判斷哪個士兵將會成為優秀的士官。(對,就跟球隊試圖在選秀會分辨哪個新秀會成為明星球員)
樂觀的天才-阿莫斯
另一方面,阿莫斯的特質就如同他自己常說的一句話:「有趣的事通常會發生在懂得將有趣的事編成有趣的故事的人身上。」,他總是能吸引一群人圍在他的身邊,在阿莫斯身邊的人對他的印象和評語幾乎如出一轍:「說話一針見血,智商碾壓他人」,甚至還有心理學家因此發明了一個心理學測驗---你越快發現阿莫斯比你聰明,你就越聰明。阿莫斯除了聰明以外,樂觀和勇往直前也是最常被人提起的特質,曾當過以色列的傘兵,出過至少五十次的傘兵任務,甚至跳傘進入敵軍後方,得過榮譽獎章,他的同袍對他的印象一律都是稱讚阿莫斯的「英勇」。
後來,阿莫斯進入希伯來大學主修哲學和心理學,但在修了兩年哲學後他認為柏拉圖已經解決大多的哲學問題,於是轉往心理學發展,日後被問到為什麼會成為心理學家?阿莫斯給出了一個非常阿莫斯式的答案:「我們做出的重大決定,通常是隨機發生的,反而是那些比較不重要的小決定,才能看出我們是怎樣的人。」、「關於『我為什麼會成為心理學家』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是個什麼樣的心理學家』。」
第一個火花--「小數法則」
兩人最終都成為了希伯來大學心理系的明星教授,但兩人個性可說相差天南地北,也許是童年的影響,丹尼爾生性悲觀,認為錯的總是自己;阿莫斯則認為自己總是對的,不只生性樂觀,還不斷認為自己應該要再"更樂觀一點"。兩個人對於心理學的詮釋和研究方向也沒有交集,在學生的眼裡,這兩位教授根本可以說是水火不容,阿莫斯著重的是統計和概率,也就是"數學式"心理學,而丹尼爾想要探討的是人類的心智是怎麼運作的,為什麼總會做出違背理性的決策,在決策和判斷的過程中,心智是怎麼運作的? 為什麼會出錯?
但從不碰頭的兩人,卻是在一場演講中,丹尼爾讓阿莫斯對數學心理學產生動搖,接著,這兩位個性天差地遠的天才反倒成了無話不談、形影不離的知己。兩人所碰撞出的第一個火花就是「小數法則」---人們會誤將看到的少數事實當作整體的全貌。
看過行為心理學相關書籍的人應該會對捷思法(Heuristic)和偏誤 (Bias)感到熟悉,這些名詞其實是出自於丹尼爾和阿莫斯一起合作的第二篇論文--「主觀機率:代表性的判斷」。主觀機率指的是我們對不確定事件發生機率的判斷,當我們對如何拿捏發生機率毫無頭緒時,心智是如何下判斷的?答案是:經驗法則會取代機率法則,相似性會成為我們判斷的依據。捷思法(Heuristic)會產生偏誤,各種偏誤之後也延伸發展出自己專屬的名字,譬如近因偏誤、印象偏誤(光環效應)...等等。
至於什麼是代表性的判斷?當一個人必須判斷的情境越複雜且越接近真實生活,越容易掉入「可得性」的陷阱中。為什麼會用「可得性」而不是「偏誤」,因為心智之所以產生偏誤是因為面對不確定事件時,心智是利用「可得」的經驗(一個可作為代表性的線索)作為判斷依據。過去的記憶會扭曲我們對未來的判斷。還記得困擾少年康納曼的事情嗎?當時的疑問在這邊得到了解答。
你能區分「預測」和「判斷」的差異嗎?
在他們兩人所設計的實驗中所得出的結論,只要給予受試對象任何(即使是無用)的資訊,都可以增加他們的預測信心。常人最常犯下的錯誤是,我們都利用不確定事件的機率當作「預測」的依據,但卻把「預測」誤當作是「判斷」。
給歷史學家的一耳光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是,人類總學不會教訓
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
阿莫斯另一個著名的事蹟是在一群歷史學者面前演講時提出歷史研究的隱憂:
如果,歷史學家是用錯誤的方式在詮釋歷史,那我們還能用過去發生的事去預測未來發生的事嗎?人類擅長在隨機數據中找出模式和趨勢,並建構出一套假定和詮釋,並誇大假設的可能性,最後便很難再用不同的方法看待它們。
歷史判斷,就是在對歷史進行“直觀詮釋”,因為歷史學家只會抓住觀察到的事實,而忽略了看不見的事實,並依此建構出一套故事。
所以,我們今日在歷史書籍所看到的歷史,是事實?還是故事?
從「小數法則」到「展望理論」
阿莫斯和丹尼爾的搭配依然「如膠似漆」,就像作者以"愛情"形容兩人之間的關係一樣,連兩人各自的妻子都表達出十足的"隱憂"...,丹尼爾總是能找出問題點並發展理論,阿莫斯則是用嚴謹的思維建構出理論的架構,搭配得天衣無縫。兩人提出的系統性偏誤和展望理論影響整個經濟學界原本根深蒂固的觀念,對於那些需要面對不確定性進行決策的領域也都產生了很大影響,曾經懷才不遇的理查•賽勒也一頭栽進兩人的論文中,並因此開創「行為經濟學」。不只是前面提到的捷思法(Heuristic)和偏誤 (Bias),框架(Framing)的概念也是由這兩位心理學家所提出,但起身推翻學術界的先驅必定成為眾矢之的,連阿莫斯當初研究所的論文指導老師都帶頭抨擊兩人的理論,但不同個性的兩人,丹尼爾認為不應招惹太多敵人,而骨子裡就是純正以色列人的阿莫斯則是以"斬首行動"般的犀利一一回擊來犯的敵人。
關係生變
阿莫斯在1982年獲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貢獻獎,1985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兩人的關係產生變化,也可以用他們所提出的後悔法則中的"參考點"來說明:當給兩隻猩猩小黃瓜時,雖然他們心有不滿,但也只能接受,但如果給了其中一隻猩猩一根香蕉,那另外一隻肯定會暴跳如雷。當人前人後都在追捧阿莫斯時,丹尼爾希望證明自己的成功並非是依靠阿莫斯。
橡皮擦計畫
兩人的關係越來越疏遠,而橡皮擦計畫--關於人類心智如何抹除痛苦,是兩人最後所提及的理論,當時兩人身處異地,丹尼爾曾寫信詢問對於橡皮擦計畫的想法,但阿莫斯沒有回信。阿莫斯遠在蘇聯的小旅館中,寫下長達四十頁的筆記,是他重新整理丹尼爾的想法後再加進自己的想法,但這件事丹尼爾直到後來才知道。兩人關係的終結已成為不可改變的事實,或者說是丹尼爾一廂情願認定的事實,直到多年後的某一天,丹尼爾收到阿莫斯的來電,阿莫斯說醫生在他的眼睛內發現腫瘤,癌細胞已經擴散,最多只剩六個月的生命,而丹尼爾是他第二個想通知的人。「他是在告訴我:我們是朋友,無論你怎麼想。」丹尼爾說道。2002年,丹尼爾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時說:「因為這個獎不頒給已去世的人,要不然於 1996年去世的阿莫斯.特沃斯基博士也應該分享這一榮譽。」
總結
在影響著法律、醫學、經濟...等等領域的決策行為背後,是數十年心理學理論的發展和堆疊,但是在這些生硬理論的背後,又有著另一段由兩位偉大的心理學家譜出的精采故事。另一點讓人佩服的是,在本書後半段,丹尼爾誠實的說出自己的心魔和對阿莫斯的忌妒,這是很少人能做到的事。
這本書讀來不易,因為一開始當成心理學的書籍在看,但畢竟是以線性的敘述方式,所以就心理學的角度,並非系統性的闡述特定觀點。但從小說的角度來看,裡頭又充滿無數的心理學名詞和實驗、案例。所以在寫感想時也是難產,若想要更好的描述兩人的關係,那他們之間關於心理學話題的討論和發展就不能太含糊,從小數法則到展望理論,丹尼爾和作者盡可能詳細的描述過程中的每個啟發、每個想法、每段丹尼爾和阿莫斯的討論內容,要寫得不讓人一頭霧水卻又簡潔實在是一大考驗,不斷的修修改改,最終決定拿掉關於心理學的實驗設計和理論,更著重在一些能表達兩人個性和想法的內容,但...最終自認這篇文寫得挺糟的。
不管如何,推薦給想了解丹尼爾•康納曼和影響行為心理學、行為經濟學背後的偉大故事,建議別把這本書當心理學書籍看,當故事看就好。另外,希望我的感想沒有破壞了這本書的價值和各位閱讀的興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