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 vs 香港
外遊三月許,四月出發,七月回港,行程包括歐洲四國,新加坡和泰國。此乃計劃多時職業生涯中的一個休假和新婚的慶祝,即使疫情未退,決定仍按計劃出行,畢竟世事多變,時光易逝。
回到香港,有些不習慣,有些憂心,有些希望。
世界在向前走
歐英美加澳紐新加坡泰國,世界各地已陸續通關,除消防疫社交距離限制。對歐美的大部份人,疫情已經過去,已經成為過去式。新冠病毒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共存,是鐵一般的事實,不是一個選擇。
確診新冠肺炎,如患傷風感冒,已經不是新聞。疫情奪去很多人的生命,但最艱難的時刻已過。
世界各地已經走出疫情,世界在向前走。但是,回到香港,不少人仍繼續活在疫情中,活在恐懼和焦慮中。
在歐洲和星泰三個月,已習慣無拘無束無口罩的日子。
停留在二O二O
經歷了兩年的限制,歐洲多國已取消了大部份戴口罩和社交距離的限制,英國、挪威等則基本上除消了所有限制。美加如是。新加坡政府仍然有室內戴口罩的規定,但於三月底時已除消室外戴口罩的規定。連以往嚴厲防疫封關的紐西蘭和澳洲,也於近幾個月來通關,現在基本全通關。然而,香港仍然實施嚴謹的防疫隔離措施,尤如停留在2020年。
離開香港時,赤鱲角機場離港扺港航班廖廖可數,彷彿生化危機的電影場景活現眼前。
2022年4月,香港機場客運機當月總乘客人數12.6萬人;新加坡同期總乘客人數193萬人,總乘客人數為香港的15倍。2022年7月,香港機場當月總乘客人數40.1萬人;新加坡同期總乘客人數330萬人,總乘客人數為香港的8倍。
現時歐美基本已通關,旅遊經濟生活逐續回復正常,機場重啟航線,甚至有點報復性旅遊消費,旅客眾多,以至很多機場人手不足應付不來。
習慣了無口罩的日子,現在出外要帶回罩又要掃碼,有些不習慣。
酷熱潮濕的夏季,戴住口罩在街外走,很不好受。
值得嗎
短暫的忍受和不便並無不可,但試問,疫情兩年有多,終點在何方,還要忍受多久,代價是什麼,由誰來承擔。
小孩子的教育學習成長大受影響,旅遊餐飲各行各業和商貿經濟的打擊和損失,以致香港的國際競爭力的損失,值得嗎?
新人的婚宴大受影響,香港出生率下降,扼殺了不少市民日常社交運動興趣。香港彷彿失去了樂趣,生活失去了趣味。這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
8月11日,統計處公佈截至2022年年中,有11.3萬香港居民移出香港, 總人口減少12.2萬人至729.2萬人。
有些從外地來港的朋友已三年或四年沒有親身探望位於外地的家人,有些人受不住香港政策選擇離開。
越來越多認識的人移民,或者準備移民。
香港有一定的憂勢,但人才流失後,未必會再回來。
如此種種,令人憂心。
病毒避無可避
在歐遊時,筆者也確診了,病患初時喉嚨十分刺痛,但過兩三天變慢慢痊癒起來。絕大部人確診後的病症輕微,不變過份憂心。
維持現行的政策,確診數字不會驟然下降,不知何時才能放寛防疫措施,回復正常生活。
活在大疫症時代,防疫和社交距離措施成為了生活一部份。正常生活,變得十分可貴。
新加坡經驗
新加坡,與香港有不少共同點,同是地小人多,金融中心,經濟發達,可以說是香港最大的競爭者。
同樣經歷新冠疫情,新加坡政府已明確過渡到與新冠共存,逐步取消幾乎所有的國內和邊境限制。
查看和對比一下兩地的統計數據,令筆者十分詑異。
香港 新加坡 人口 7,292,000 (2022) | 5,450,000 (2021) 面積 (平方公里) 1,114 | 729 人口密度 (每平方公里) 6,546 | 7,476 累計個案 1,438,891 | 1,805,698 死亡人數 9,589 | 1,567 死亡人數/每百萬人口 1,315 | 288
兩地人口相約,人口密度相約。新加坡確診人數較香港高,但死亡人數卻遠低於香港。按每百萬人口計,香港的死亡人數為新加坡的4.5倍。
香港防疫政策較為嚴謹,香港的新冠死亡人數卻大大高於新加坡。甚至,數據顯示新加坡2020和2021年的總體死亡人數與5年前減少/相約,沒有因新冠而大幅增高。
與新冠共存
為什麼新加坡通關後,死亡人數仍然遠低於香港。固然兩地政制社會有所不同,不能簡單化地標示誰是誰非。
以下因素均有助新加坡應對新冠:相對較多的醫生和醫療資源,明確向外的政策(對比"清零"的政策),較高的疫苗接種率,對政府較高的信任度,清晰透徹的醫療系統數據。
新加坡衛生部的網站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除了新冠確診數據外,可以很容易找到最新的深切治療部床位使用率的數據(例如: 2022年8月14日,有79人因新冠入院, 5人入住深切治療部。於8月18日,深切治療部中有10人因新冠佔用床位, 156人因其他原因佔用床位,有140張空位。) 所以,很容易看到新加坡醫療系統有資源去應付重症病人,而這亦提供了放寛防疫措施和通關的基礎。
嘗試前往香港醫管局尋找,卻無法找到深切治療部的分類數據。香港的新聞常常報導確診個案加大公立醫院的負擔,但往往沒有量化公立醫院的負擔,提供數據顯示公立醫院的負荷程度。
其實,新冠確診數字(正如患感冒的人數)已經變得近乎毫無意義。但彷彿政府、媒體、不少人仍然很看重這數據。也許,政府應該加強醫療系統的透明度,提供更多實時有意義的數據,讓市民社會了解香港醫療系統的負荷。倘若醫療系統可負擔的話,應加大步伐放寛社交措施。
香港的困境
香港政府近兩年積極宣傳接種疫苗,也積極推動長者接種疫苗。但可惜仍然有不少市民抗拒接種疫苗,以致疫苗接種率始終不太理想 (見下表數據),此亦令香港疫情惡化。長者的疫苗接種率低 ,令大批長者於第五波疫情時死亡(見下表數據)。
參考數據(第五波疫情數據截至2022年8月17日):
- 第五波疫情累計有9,371死亡個案,其中96%為60歲以上的長者,死者年齡中位數為86
- 第五波疫情80歲以上無接種疫苗的死亡率為16.07%, 而接種三劑滿14天後同一群組長者的死亡率為1.00%
- 第五波疫情的60歲以下的死亡人數為224人
- 第五波疫情60歲以下接種兩劑疫苗的死亡率不超過0.06% (即一萬人不超過六人),60歲以下接種三劑疫苗的死亡率不超過0.01% (即一萬人不超過一人)
- 香港現時第二針的疫苗接種率為90.1%
- 70–79歲的長者的第二針接種率為80.5%
- 80歲以上的長者第二針接種率較低,只有66.6%。
如今,要打針的,基本都已打了。不打針的,我們只好尊重,對年紀輕的也不必憂心。病毒避無可避,確診只是時日問題。
但令人憂心的是高風險群組,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而又未打針的。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於2019年香港流感季節共錄得601宗與流感相關而需入住深切治療部或死亡的個案,包括356人死亡。
如流感一樣,新冠已漸漸成為風土病。反之,如新冠一樣,流感的殺傷力也不低。
總結而言,已打針的,或年輕的,不必過份憂慮。年老又未打針的,應儘快去打針。身邊有未打針的長者,應儘快安排長者打針。
香港的未來
香港政府的防疫和封關政策於新冠初期取得顯著的成功。時至今日,世界各國逐漸過渡至與新冠共存,進入後疫症時代,而香港卻彷彿停留在 2020年,仍動用大量社會資源去防疫抗疫,未有明確的向外通關時間表。
新冠變種病毒傳染性高,而病毒經已在社區廣泛傳播,基本上香港已無法清零,無法完全消滅病毒。防疫隔離措施只能夠減慢病毒在社區傳播的速度,減低確診病例和重症及死亡人數。
政府應該以務實的方式接受現實 —— 香港無法清零,必須過渡到與新冠共存,並向公眾明確過渡與新冠共存的政策和提供時間表,藉此提高誘因吸引和敦促市民尤其是長者去接種疫苗。政府應繼續針對長者谷針,家人也敦促身邊的長者儘快接種疫苗。防疫措施需要逐步放寛和取消,不可無限期排擠沒有接種疫苗的市民或外國人。
現時,進口病例只佔整體確診數字一小部分,隔離的社會成本遠超效益,而香港為外向型經濟,要修補金融中心地位,便利市民外遊探訪親友。所以,希望政府儘快明確過渡與新冠共存的政策和提供時間表,逐步放寛防疫措施和取消隔離限制,並同時加強針對長者谷針。
建議
給政府及當權者的建議
- 接受現實,明確共存政策
- 派官員探訪歐美及其他已通關的國家。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世界已向前走。
- 先與外地通關,再探討與大陸通關。香港無法控制大陸防疫政策,但應可決定與外地通關。此亦可以給國家做先例協助大陸日後與外地通關。
- 加強醫療系統透明度。加強醫管局系統資源實時數據包括深切治療部床位數據,以此與防疫措施掛勾
- 評估防疫措施對社會經濟和香港長遠競爭力影響的代價
- 在醫療系統可負擔的情況下,放寛措施
給個人的建議
- 接受現實,接受共存。如年長的話,在人多的地方考慮戴口罩。
- 未接種的話,接種疫苗。眾所周知,疫苗無法避免染疫確診,但疫苗可有效減少重症及死亡機率。
- 身邊長者仍未接種的話,趕緊敦促和協助他們接種疫苗。身命可貴,香港長者接種率低,已令太多長者不必要死去。
- 既然避無可避,不用過份焦慮。其實,大可能你我早晚都會確診或再確諗的。
- 新冠不再是洪水猛獸。絕大部份確診者病症輕微,毋須過份擔心(未接種疫苗長者除外)。
- 可以的話,離開香港去外地走走。香港不可封城,人不可做井底蛙。
結語
全世界已向前走,走出了2020,但我們不必在停留在2020。
希望走出2022,香港回復美好,放下口罩,重拾平淡正常的生活。
香港,真的很美。願香港人身體健康,香港繁榮安定。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