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羊縱走】走在中央山脈的轉折點
【行程規劃】
一般山友規劃畢羊縱走,大多規劃二天二夜,交通日宿大禹嶺民宿,第一天走820林道至8.4K營地,體力好的直接上攀至稜線營地紮營,第二天登畢祿山後縱走鋸齒連峰,登羊頭山後下山。不過無論怎麼安排,重裝二天要完成畢羊縱走都是很辛苦的山行。好不容易在連續二次取消入園申請之後,終於等到了太平洋高壓籠罩全台的好天氣,當然要好好珍惜得來不易的好天氣,所以規劃三天二夜的糜爛行,緩步慢行中央山脈北二段最南段,享受展望極佳的高山稜線縱走。
第一天:台北→大禹嶺(合歡山隧道舊登山口)→820 林道 0.3K→820 林道 8.4K
第二天:820 林道 8.4K→畢祿山三岔口→畢祿山→畢祿山三岔口→鋸齒連峰→鋸東避難小屋
第三天:鋸東避難小屋→鋸山東峰→羊頭山登山口→羊頭山→羊頭山登山口→慈恩隧道登山口→賦歸
【重磅登場】
第二天是本次行程最累的一天,因為要背二天的飲水重裝陡上800公尺,接著七上八上鋸齒連峰後,才能扺達鋸東山屋,考量全隊的體力、首日的飲水情況及出發前蒐集到的山屋水塔水況,綜合判斷後,決定請每位隊友至少要背2.5公升的水上稜線,大伙因為重裝的壓力,都不太敢背爽糧,不過想到上畢祿山怎麼可以沒有啤魯,只好跟協作借一罐喝過的空罐帶上去當道具^-^
【峰峰相連到天邊】
畢羊縱走擁有無敵遼闊的景觀、虯結蟠繞的鐵杉、嶙峋崢嶸的岩稜和七上八下的鋸齒連峰,堪稱是高山縱走的最佳練習場。其中的鋸山名列九嶂之一(九嶂包括:丹大山、屏風山、無雙山、東霸尖山、布拉克桑山、阿屘那來山、劍山、鋸山和穆特勒布山),為台灣山岳四大天王中的邢天正所選列,意即:「山嶺頂平,橫亙如垣,密如籬籓,阻隔遠望視線如屏幛者」,素有「天神的筆架」之稱,沿途層巖疊嶂、鐵杉虯蟠及松針箭竹林地,可謂集北大武山和武陵四秀之美於一身,地形地貌變化豐富,可說是此次山行最精彩的路段。
【百岳誕生地】
羊頭山位於畢祿山東伸之鋸山支脈上,是稜脈最東緣的三千公尺級山峰,西隔淺鞍與鋸山東峰相望,東稜陡落為岩刃嵯峨的惡地形,整條稜線,挺突峻立在華綠溪與孳恩溪深邃的河谷之上,形勢獨立,峰頂似羊頭因而得名。民國61年12月5日台灣山岳協會的百岳俱樂部在羊頭山舉行成立大會,並且在山頂埋立了一個大理石紀念碑,以為留念。第三日行程也算輕鬆,一早6點出發,重裝越過鋸山東峰,6點半抵達三叉路口下重裝,輕裝越2個假山頭後即可抵達羊頭山,來回約2個小時,之後重裝陡下1000公尺慈恩隧道登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