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們的「聖地巡禮」合同誌:《問彼嵩洛》
近年ACG界流行一個叫「聖地巡禮」的概念,就是去作品中出現的現實場景旅遊,淺者拍照打卡,深者考察一切相關的民俗、歷史、文化。如果還有興致,就把遊記整理成書,也就可以在展會上販賣,即便它比不上真正專業的旅遊書和歷史論著,但至少把這份愛好傳達出來了。
其實這種旅行一點也不新鮮,只是安上「聖地巡禮」這麼一個半戲謔半崇拜的名目以後,和刻板印象中ACG愛好者的「宅」屬性形成反差,而能有話題性,又能引發各種提振地方經濟、發展深度旅遊、文化資產活化再生之類在官面上很體面的想像,於是就這麼叫了下來。
而如果你把這詞拿給文史科系的同學、老師看,反應很可能會是:「--這不就是『現地考察』嗎?」
是的,走出書齋、尋訪實跡這種事,我們兩千多年前就在做了,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太史公司馬遷,他不只是自己想去,還是父親全力培養、支持他去考察實地,與文字記載相印證。於是在《史記》各篇末段的「太史公曰」中,我們偶爾會看到一些親眼參觀古蹟、或和當地父老談話的概要,這便使前面的記述更加富有生氣。
就算不提《史記》這種經典著作,「現地考察」也不會是什麼被埋沒的方法,頂多是被暫時遺忘或刻意忽略,畢竟古代交通不便,不是每個作者都有條件到實地去走一遍;但只要條件許可或剛好順便的話,他們當然就要大書特書一番,而這樣寫下來的文章也就會讓人高看一眼,默認你有書上看不到的更多料。
1999年,爾雅出版社出了一本《杜甫的五城》,作者賴瑞和老師是台灣大學畢業,再去美國留學專研唐史,而在兩岸開放探親旅遊後,於1989到93年來了九次大陸,坐火車壯遊了幾萬公里,印證了杜甫蹤跡和各種歷史故事。這本遊記既暢銷又廣受好評,好像還得過年度最佳散文集,我也讀了好幾遍,以至後來進了歷史系也繼續關注他的動態,近年在書店裡看到他《唐代基層文官》《唐代中層文官》這些相當硬的制度史專著,都還會拿起來看一會。如果他沒寫過那些生趣盎然的散文,不同專業方向的我大概也不會去翻這些專書。
這個月,又發現了一本2019年出版的《問彼嵩洛-中原訪古行記》,作者是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十名青年學者,他們在2018年自行組團去河南遊覽了八天,然後就自己的所學,各寫一篇和此行相關的文章(有兩人沒交,再拉了一篇朋友的升仙太子碑論文)輯成此書。用同人圈的術語來講,就是「合同誌」。
通常我們看合同誌,也就是各水一篇堆出一個磚頭,不必強求認真,豐儉由人,快樂就好。然而學者這種生物,就算在隨意狀態也是很認真的,而且此行是他們自己組的團,不必作任何官樣文章去應酬什麼組織,於是這本書就很有看頭了。
我是因為先前看人推薦買了仇鹿鳴《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絡》,讀完大讚,最近再上網店看看他有沒有出其他書,都買了,其中就有這本《問彼嵩洛》。讀完,也記住了其他八位作者的名字與專業,今後山水有相逢,或許什麼時候就有請益和交流的機會──靠現在的網絡,不論是直接寫信還是通過同學朋友找,應該都能一下就找到的。
那麼,具體來說,這本《問彼嵩洛》寫得怎麼樣呢?
老實說,以散文的標準來看,並不是盡善盡美。有些文章寫得太專、太細,只成了比較輕鬆的論文或者研究筆記,我都要勉強一些才啃得下去,專業或愛好不在此的讀者可能就想跳過了;有些文章寫得太淺,交待完行程和一般感想,就沒在學問方面人深入展開;也有些是露出了趕稿痕跡,想是平時太忙沒空寫隨筆。換言之,一般「合同誌」容易發生的缺點,本書一樣有。因此我看豆瓣上的書評,就有不少人給了差評,說他們還是回去寫論文就好了,又或者說文采遠不如《杜甫的五城》,只是好在樸實,比那矯情的《文化苦旅》之類來得舒心。
但同時,也有很多人給了好評,說看他們一群學者如此同遊,互相切磋,便是令人心馳神往的享受了。我其實也是如此。我也有幾回跟專家學者一起遊覽名勝古蹟的經驗,除了能聽到並非打發外行人的深入講解,能沾光看到平常不開放給一般遊客的東西,最大的獲益就是學習老師們觀賞的角度和思考的方法。如今這本遊記一次提供了美術、考古、文學、歷史、地理等不同專業的角度讓你慢慢看,這就更有滋味了。
現地考察能讓人發覺不易在書中注意到的細節,這個大家都可想而知,問題就是你能發現什麼。胡鴻〈天下之中的苦樂悲歡〉即在河洛的暑熱中聯想到,北魏孝文帝的太子元恂,14歲的時候吵著要回北方,而趁父皇外出時殺了顧守他的大臣想跑而沒跑成,過去學者大多從漢化政策與鮮卑舊俗的矛盾上來分析這樁事變,而忽略了《魏書》上同時記載了這太子「體貌肥大」而「深忌河洛暑熱」,當年也鬧旱災而想必特別熱。現在我們研究者也到盛夏的洛陽實際感受了幾天,再想起這一段,便能得出一種雖然搞笑但更合理的簡單解釋──這青春期肥仔受不了,熱瘋了。
如果是那些營銷號文章,想必會抓住這一點大書特書來嘩眾取寵吧。然而學者的筆鋒還是穩重,提出這解釋的時候也讓大家不要忽略其他方面的因素,然後便轉到更值得討論的話題:北族征服王朝的統治者,如何適應中原的氣候;戰馬無法在暑熱的中原大量繁衍,這就會造成政治中心與軍事資源中心分離的問題。再一轉,就從上古時代談起河洛地區是如何成為「天下之中」的。如此層層遞進,搭配行程中拍攝的照片,便成了一篇逐步展現史觀和洞見的圖文,令人受用非常。我想看的,就是這樣的文章。
此外,從這本書的問世,我也深深感覺到,它對當前的學術界,還有對我個人,都有很不小的啟示意義。
對學術界來說,它示範了一種著實可行的跨領域交流方式,特別是在組織的流程上。類似的團體旅行活動,以前也沒少過,但這回,是他們在2016年一場餐敘提議組團之後,回頭在微信群逐漸討論行程、聯絡師友,便於翌年暑假按照計畫自費成行,之後出書也是中華書局編輯在朋友圈看到他們晒照片以後催出來的。書中又有一段說,如今學界最不正式又最有活力的研究組織,恐怕便是網上的這一個個交流群了。在我看來,這便意味著,我們這個和網絡一同成長的世代,已經開始成為學界的中堅,而且大多數人對此都有充分的自覺,只差一些契機讓他們開動腦筋和腳步來作出一點不一樣的東西而已。這本書就可以是一種契機。
對我個人來說,我看到本書作者的年齡,最大的四十幾,最小的1986年生小我三歲,已然寫出了如此高水準的文章--雖然按年齡來說也應該要能了--便更加感到時間過得好快。以前看這種遊記、論文,因為作者都比我大,學歷也比我高,我除了欣賞讚嘆以外,並沒有什麼「不服氣」的感覺;如今,年紀比我小的作者一波波出來了,我也已是博士,但我卻沒有在硬核的學術領域裡繼續深耕,而是到外面去做了比較輕鬆的工作,再看到這些文章,不能不服氣之餘,也就惟有告訴自己要趕緊加把勁了,時不我待。
另值一提的是,書中也出現了「萌」、「戰五渣」這些網絡流行語,還有「中國2.0」這種IT時代的譬喻法,主編耿朔還回憶道高二時去網吧,在一片遊戲槍炮聲中拿作業本抄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快樂。這些都是前輩學者的文章裡不會出現的,他們寫正經論文應該也不會用,但在這散文集裡就有了發揮空間。我從而感到了這幾位作者的確是我們的同輩,沒有因為深入書齋而和外界的娛樂脫節,而且很可能也是會玩的,就看以後有沒有同好能跟他們邀到這方面的稿。豆瓣上也有短評斥說不該出現「戰五渣」這種容易過時的流行語,我倒是滿驚訝現在還有人會作這種老派的批評。我是認為每個流行語、亞文化詞彙的用或不用都可商榷,但只要作者不是刻意賣弄、裝熟,而是自然的運用,那就不會有太大的不妥,需要的話再補一些說明,也就可以加強這些學術話題和當代各路讀者的連結。
如果從專業出版人或同人活動主催的角度來看,《問彼嵩洛》的行程及之後的撰稿、組稿方式,應該都還有不少可以再精進的空間,然而,學者的本業不在散文,不能奢望每位都有足夠的閒暇和引人入勝的文筆;有空配合編寫要求的人,又很難具有這些博士、教授級的專業素養。所以,與其冀望將來再有能與《杜甫的五城》相比的個人文集,或者純度、完成度更高的《問彼嵩洛》,不如把期望放低一點,能夠品味他們遊記中的意趣,汲取一些能吸收到的養份,也就很不錯了。再不然,也可以參考他們的行程,自己走一趟河南。我就決定下個月去玩了。
耿朔、仇鹿鳴主編《問彼嵩洛:中原訪古行記》,中華書局2019年6月出版,我買到的是2020年1月的第二刷6001-9000冊,以其學術性質來說,應該算是賣得還不錯的了,可堪告慰,推薦對文史、考古、旅遊開發和同人活動有興趣的朋友購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