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現場》自由,青春的歌詠:左萱X蔡錦堂走尋《芭蕉的芽》
➤臺師大身世之謎
衣衫不整、頭髮長到遮眼,晚上從宿舍溜去風俗店,半夜喝醉了還在路上唱歌跳舞,這是哪個學校的學生啊?翻開左萱的漫畫《芭蕉的芽》,才第一頁就有一群穿制服的學生在大街上胡鬧,書店老闆娘說:「沒辦法,那是臺北高校的學生呀!」
2022年臺灣師範大學舉辦「百年校慶」的時候,大家才曉得,臺師大那棟磚紅色、最上面有個尖塔、略帶歌德風格的行政大樓,以及講堂、文薈廳、普字樓已是市定古蹟,古蹟名稱為:「臺灣師範大學原高等學校……」。
原來,以孕育教學人才為宗旨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前身是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畢業之後可以直接進入帝國大學就讀。許多臺灣醫界政界的要角都是臺北高校的校友,例如李登輝總統、辜振甫資政、中研院院士李鎮源等。而臺大醫學院多任院長如楊照雄、黃伯超等,也是畢業於臺北高校。
「所謂的舊制高校,全日本只有38所,臺北高校就是其一。那時我們已經做了很多日治時期的教育史研究,但唯獨漏了臺北高校這一塊。」2004年蔡錦堂教授從淡江大學來到臺師大臺史所後,發現臺北高校在日治時期教育史裡占有重要地位,決定投入研究。如今臺師大圖書館裡「臺北高等學校資料室」中的所有資料,幾乎都是蔡錦堂和學生從零開始,一點一滴,花了十幾年時間四處搜集、訪談來的。
等等,說好的荒唐學生呢?
這就說來話長了。人才備出的臺北高校,教育方針是「自由、自治」。其精神象徵是懸掛於本館頂樓、一大一小的兩座鐘,名為「自由之鐘」,1929年由第二任校長三澤糾從美國農場購入。當時的臺北高校不但是日治時期臺灣學生進入日本大學的唯一管道,也是唯一沒有髮禁的學校。「會玩又會念書」成了臺北高校學生最自豪的特質。
「我最喜歡的地方就是那個尖尖的鐘塔,」蔡錦堂在小雨中指著行政大樓頂樓,「不對,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天花板上的兩個洞,我帶你們去。」
一行人緊跟著這位走路超快的臺灣史教授走進臺師大行政大樓,樓梯間的窗外透入傍晚微光,隊伍中的還有《芭蕉的芽》作者左萱。漫畫家的眼睛從一走進母校就開始掃瞄個不停,即便她為了畫《芭蕉的芽》已做過無數功課,在我們兜轉於臺師大及周邊時,她仍在蔡教授身邊問東問西,兩人亦師亦友的交情展露無遺。
明明是美術系的學生,卻因為在日語學程裡上了蔡教授的日本史,結果就把自由學分全都拿來修蔡教授的課,而且還高分完修。「我太喜歡歷史了。」左萱說。
「左萱和阿獰都不是我系上的學生,卻都拿98分。」蔡錦堂邊說,邊拿出好幾本左萱和阿獰的漫畫。因為這兩位愛上歷史課的美術生,「推廣臺北高校史」和「漫畫」搭起了連結。「左萱當時送我一本《白紙的白》,我覺得插畫很漂亮。後來我看見《神之鄉》在日本得獎,才知道左萱還很會畫漫畫,就想到找她畫臺高的故事。」
為了創作《芭蕉的芽》,蔡錦堂和左萱,以及其他研究臺高歷史的老師們有一個名為「重版出來」的line群組。在創作過程中,左萱有什麼考據上的疑問,隨時能和大家討論。不過,左萱私底下都稱這組人為「臺北高校漫研社」,投入之深,彷彿故事裡角色的生活,與自己的生活已交疊在一起。
「左萱還跟我借了一本超厚的西川滿的書,後來我乾脆送給她了。」蔡錦堂說。這一會兒,我們站在蔡教授說的「兩個洞」下面,仰著頭,眼巴巴等著他給個解釋。
「你們猜嘛,為什麼天花板上有兩個洞?」蔡錦堂吊著我們胃口,不曉得他上課時是不是也用這招。
大家亂猜一陣全沒中。最後的答案是:「為了讓拉鐘的繩子從頂樓直接穿下來到一樓,所以每層樓板都挖了兩個洞」。這樣,負責打鐘的人就不用爬樓梯了。
這樣率性、以人為本的作風,真的很「臺北高校」啊。
「臺高的校風講究自由學習,師生是一起討論學問的關係,老師站在引導的角色。從當時留下的刊物中,可以看到他們師生之間的互動是很親近的。不過呢,谷本校長和三澤校長對教育的看法很不一樣。」左萱說得彷彿他們是自己經歷過的校長一般。
看著左萱和蔡錦堂兩人一討論起史料就你來我往個沒完,總覺得好像穿越時空回到了臺北高校時期的本館。只是眼下天花板上只有兩個洞,沒有拉鐘的繩子。
➤學生辦刊熱血群戲
「上一部作品(《神之鄉》)之後,我一直在尋找適合畫成長篇的題材。」左萱說:「曾經想過要用臺灣美術史裡的畫家傳記,還想過《民俗臺灣》編輯部的故事。」
喜歡歷史的左萱在研究潛在題材時,有意識到,處理真人真事難免會限制故事的發展,然而她一直想要畫「一群人一起創作」的故事。因此,當臺師大百年校慶,蔡錦堂邀請她以臺北高校為背景畫一部漫畫時,左萱發現臺高校史中記載了豐富的文藝創作,正是她尋找已久的題材。
「當年臺灣學生和日本學生的互動,例如灣生背景的日本學生、臺灣學生的自我認同等等,都是我很想描寫的主題。」左萱繼續說,「那個年代的高中生如何度過青春?這很吸引我。」
左萱提到,由於想發展長篇,所以每個角色都有各自的背景故事。《芭蕉的芽》前兩集,較集中描寫臺灣學生葉星橋,以及日本學生南城雲太郎。
「我想看看這兩種視角、不同的成長背景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所以我也讓他們性格極端一點。」但隨著故事發展,左萱發現星橋和雲太郎的內心其實也有相同之處,「我很注重角色之間的同與異。」除了角色本身的同異,左萱也特別注意角色身上的特質是否兼具「熟悉感」和「新鮮感」。
「比如說戰文組和理組、女大當嫁……」左萱解釋:「雖然時空背景不一樣了,當時選文組可能還要面臨得更早上戰場的現實,但這種『成績好的理科生就該去當醫生』,還有諸如『女孩子不用讀太多書以免嫁不掉』的觀念,到現在還是存在。」幸而故事背景的年代,能讓漫畫家好好發揮特殊性。因此,《芭蕉的芽》既能引發讀者對角色的共鳴,又能展現具有新鮮感的復古情調。
於是乎,戰戰兢兢的星橋,和狂放不羈的雲太郎,還有幾位同好,被左萱放在一起,共同辦刊物,上演左萱最喜歡的群戲。「喜歡一群人一起努力的同伴感。」她說。至於辦刊,因為是熟悉的主題,實務上也比較知道怎麼掌握。
「我會把我想處理的議題,放到不同角色身上。比方葉星橋的作品被西川滿老師批評了,最後他和朋友想辦法消化這份批評。這也是我當時對創作的一些想法。」
「我很喜歡葉星橋和雲太郎兩個角色的設計。」蔡錦堂細細點評:「一個臺灣人、一個日本人。雲太郎學臺語的橋段很好玩。竹內昭太郎《永遠的臺灣島》最後一句就是『呷飽未?』,雲太郎比他還厲害呢!尋常科直升,德文就已經那麼厲害,整個人很自由的發展。葉星橋很會讀書、想當醫生,可是其實對文學感興趣。當時臺灣人真的有很多這樣的情況。這兩個人一起去編《鐘之音》,這樣的發展,能有很好的發揮。」
➤變動的自由
聊到一個段落,大夥兒迫不及待要去看看傳說中的「臺北高等學校資料室」。蔡錦堂說起一切的開端:原本,臺北高校的學籍簿直到戰後都保留著,上面有所有入學學生的資料,但後來因為無處保存,也不被重視,就被銷毀了。要找尋臺北高校的史料,因此變得困難重重。
巧合的是,蔡錦堂擔任臺師大臺史所所長時,開了一門「日本近代史」。有一天,一位老太太說想來旁聽。幾堂課後,她介紹前臺大醫學院院長黃伯超給蔡教授認識,因為他是臺北高校同學會會長。蔡錦堂後來才得知,那位老太太是臺大醫院的院長夫人。
與臺北高校同學會牽上線之後,搜集資料的速度突飛猛進,也進一步和日本的臺高同窗會「蕉葉會」取得聯繫,進行交流。「我還在蕉葉會遇到臺灣人類學家移川子之藏的兒子移川丈兒,賓果!」蔡錦堂回憶道:「移川丈兒是後期《臺高》的編輯,我們在他那裡取得好幾期《臺高》和《翔風》。」至於學籍資料,則從臺灣總督府的府報、官報以及臺北高校最後一年所製作的一覽表等史料中一一尋回。
穿過圖書館大門,左萱和蔡錦堂熟門熟路往前衝,一夥人塞進電梯裡。出了電梯,映入眼簾的是一把放在玻璃櫃裡的扇子。
蔡錦堂解釋道,這把畫有淡墨山脈的扇子,是北高的英語科講師葛超智(George Henry Kerr)離臺返美前,圖畫科講師塩月桃甫(也是臺北高校校徽的設計者)繪贈的餞別之物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葛超智必須離開,鹽月桃甫親手畫了這把扇子送給他,上面還寫著『葛先生再見』(日文)。」
扇子的捐贈者川平朝清是琉球人,戰後去美國留學時認識了葛超智。當時葛超智以英文撰寫的《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由蕭成美譯成日文,川平朝清則擔任校訂。「葛超智後來也寫了幾本琉球歷史的書,兩人關係很好。葛超智過世前,川平去訪問他,錄音也有留下來。最後葛超智把所有和臺高有關的物品,都送給川平朝清。」日後川平朝清受邀來臺演講時,將這些物品捐給了臺師大臺高資料室。
「我在看這些資料的時候,最喜歡看的就是畢業紀念冊。」左萱說,「除了學生在上課的照片之外,各種學外教學、旅行的合照,讓人覺得他們和現在的高中生沒有差太多。後面還有同學留言,和現在有很多共同點,青春真的很美好。」
左萱高中念師大附中,她說師大附中的學生也是很愛玩、愛唱校歌,對學校認同感很強,「所以臺高的學生讓我很有共鳴。」
「臺高的校友們真的非常喜愛校歌。辜寬敏快過世之前,我們去拜訪他,還有當時一起住七星寮的同學,他們兩個人就一定當場就要唱校歌!」蔡錦堂同意:「我認為臺高有很值得借鏡的地方,就是他們很重視語言教育,和通識教育。音樂、美術、哲學、歷史、地理、文學……現在通識課變成營養學分,其實通識課要墊基好,才能學專業,這才是精英養成該有的過程。」
臺高創立於大正民主時期,橫跨二戰。相對於戰後,戰前那種「即將失去自由」的漸變,更能突顯故事當下的時空中,年輕人盡情享受自由的珍貴時光。
「那是一個從失去到得到,又眼看著將要再度失去、而試圖努力抓住的過程。」左萱說:「從歷史脈絡來看,對臺灣人而言,自由不是理所當然的。我利用這個特殊的時期,去描寫青少年們各自對『自由』的不同認知,對於自由這個大主題,角色們如何用不同的視角去詮釋。」
她解釋:「在我的故事裡會慢慢描寫到,自由不純然是個閃亮亮的存在。例如日本學生和臺灣學生對自由的心態一定很不一樣,透過角色的互動,我想去辯證這件事。我沒有要給答案,每個讀者心中應該都有屬於自己對自由的想像。」
在成堆的史料中創造一份虛構的刊物《鐘之音》,是左萱在史實中找到的空隙,可以自由創作的空間。面對第一部長篇計畫,左萱花很多時間打地基,也運用較有彈性的編劇方式,讓故事可以發展下去,同時還要留心注意主線和支線的收束。「很困難,但是很有趣。我也參考了很多美劇和日劇的編劇書。」
左萱最喜歡的自由之鐘已經破損,被收藏起來了。目前對外展示的是一件90周年時製作的複製品,孤零零地立在臺北高校時期的生徒控所(學生活動室)、現在的文薈廳前的草坪上。
「我想描寫的自由是變動的、立體的,是『自由』流動的過程。」左萱說。涼爽的冷氣從文薈廳裡吹出來,她順手將學生沒關好的門給拉上。
對左萱而言,能夠在創作路上順從自己的求知欲和感興趣的主題,努力做功課,慢慢地發展一部長篇,就是目前最大的自由。●(原文於2025-01-09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芭蕉的芽vol.1
作者:左萱
出版:蓋亞文化
定價:240元
【內容簡介➤】
芭蕉的芽vol.2
作者:左萱
出版:蓋亞文化
定價:2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左萱
漫畫、插畫工作者。2015年出版第一本長篇漫畫《神之鄉》獲日本國際漫畫賞銅賞,已售出日、法、義、越南版權,並授權改編電視劇,於2020年上映。代表台灣參加2017年法國安古蘭漫畫節與德國法蘭克福書展、2022年義大利盧卡漫畫節、2023瑞士洛桑漫畫節。
2017年參與「漫畫植劇場」企劃,繪製漫畫版《五味八珍的歲月》。2022年開始創作長篇作品《芭蕉的芽》,獲第14屆金漫獎年度漫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