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獎學金第二季評選結果報告|深入不同民族的腹地,望向廣闊的世界田野
經過一個夏天的報名與遴選,第二季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的評選結果揭曉。
從第二季開始,在場獎學金先選出獲獎名單,最終名次將根據獲獎者的作品評定;其中一等獎獲得7000美金,二等獎獲得5000美金,三等獎獲得2000美金。而本季共有四位申請者及其計劃案獲得在場·非虛構獎學金的支持(*排名不分先後):
黃鈺晴 | 中越邊境的魓末和他們的追隨者
- 評審團評語:一個跨越幾代人的族群,一種熟悉的嘗試。有多少次我們看到有人為了保護內心珍視的東西,努力把它套入與時俱進的社會,以護其周全?黃鈺晴試圖去捕捉這種嘗試,以及闡釋其背後複雜的社會衝突,立意準確而清晰,計劃亦完整有詳略。
譚威 | 黃金海岸:中非跨國掘金者的暗流
- 評審團評語:作者長期專研移工、移民、跨國小商人等「流動性」議題,這次的企劃顯然是長期探索問題的延續。作者鎖定的受訪者,選定的採訪地點,似能步步生蓮地展開問題意識,計畫全面、細緻。作者的語言掌握能力很好,例如這個比喻,「僅2017到2018這一年時間,他在喀麥隆邊境出入達34次,像一條非海域自由游弋的野生魚」,能靈活調度並延伸詞彙句式的意義、形象與韻律,又不陷入矯態求奇,明明是情緒張力很強的題材,還能精準保持既在情緒裡又在情緒外的適當距離。
烏日漢 |「治療動物就是在治療人」:狹縫中的牧區獸醫實踐
- 評審團評語:誰能夠封鎖風沙的流動?當現代的生態治理,遇上過度放牧的牧區經濟,衝突的結點,也許就座落在羊隻的細尿道所排不出的高蛋白結石吧。作者從內蒙古的東部農區,進入西部牧區長期田調,跟隨著獸醫進入家戶,從經濟性動物的醫療,看見牧民的生活與生存,視角獨特,敘事生動,令人期待。
周悠遊 | 去愛沙尼亞尋找來自中國的電子公民
- 評審團評語:這一題目與時代連接緊密:在流動不自由的當下,我們是否繼續有機會做世界公民?作者選取近年在愛沙尼亞出現的「電子公民」項目為寫作的入口,一方面試圖描摹渴望加入全球經濟的中國公民如何跨越大洲尋找可行性通道,一方面探討國籍、公民等被現代主權國家構建出的概念是否可以在未來成為流動的、可交易的、搭建在技術之上的新型態。這一議題尚未被主流媒體充分報導,值得關注。計畫書更包含詳細的旅行和訪問計畫,清晰合理。
四份作品提案建立在紮實的調查與田野之上,寫作者們進入時代的不同現場,將視角放在主流視野中隱沒的人群:從中國南方邊陲到非洲的跨國掘金者;在困境中求存續的內蒙古牧區獸醫;中越跨境族群中的「魓末」與其信仰追隨者;嘗試突破「國別的邊界」前往愛沙尼亞的「世界公民」。他們在寫作中細緻地觀察、研究,又「融入自我的觀照」;深入不同民族的腹地,又望向廣闊的世界田野。
可以用「他者」的目光來觀察這個世界的人是不一樣的,如果可以把以這種目光看到的東西,用某種文學的方式敘述出來的人,那就更不一樣了。從內蒙古的獸醫到中越邊境的「魓末 」,從死去的淘金工人到在異國文化裏尋求身份認同的中產階級,我有幸在「在場」計劃裏看到了許許多多類似的目光,這不得不說是令人感動的事情。雖然還沒有進入成稿階段,但許多作品計劃都建構在紮實的調研乃至田野之上,對於寫作主體背後的社會建構亦有相當的了解,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許多作者在「他者」的身份之中都融入了自我的觀照,同時仍可以保持一種有距離的觀察視角,這讓寫作的主題於他們而言不再僅僅是個「課題」或者「選題」,而是切實變成了某種人生經驗。同為寫作者,我感佩於這種同理心,也嫉妒這樣的機會。(評委楊櫻)
本季共有13份計劃案進入在場·非虛構獎學金的終審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 譚威 | 黃金海岸:中非跨國掘金者的暗流
- 阿釘 | 香港長者疫苗猶豫與香港的老化想像
- 胡同 | 異鄉人:故鄉與遠方的共存
- 甄梓鈴 | 走進烏克蘭現場——戰火中的日常
- 黨元悅 | 「全現在」——中國全民審查時代一場畸形的媒體實驗
- 烏日漢 | 「治療動物就是在治療人」:在狹縫中的牧區獸醫實踐
- 武曉慧 | 疫情之下 在瑞麗的緬甸年輕人
- 瀋佳如 | 堅果兄弟:一個行為藝術家的環保戰役
- 許鴻昌 | 法治中的罪、辯、懲—— 對三位中國人的訪問
- 黃鈺晴 | 中越邊境的魓末和他們的追隨者
- 周悠遊 | 去愛沙尼亞尋找來自中國的電子公民
- 明星辰 | 「黑燈舞廳」、「小龍女」和吉祥村裏的「姨」
- 白雪青蠅 | 柔韌之網:新冠疫情危機中香港外籍家務工人們的聯結、互助與抵抗
我們在近200份案中,感受到強烈的敘述慾望,記錄者們以書寫作為行動,見證、理解、回應時代向他們提出的艱難問題。
「或許有了第一屆的經驗參考,這一屆在複審階段看到的投件企劃都在標準之上,也都具有非虛構寫作的問題意識與認知,題目範圍廣大,看著這些企劃書與試寫稿的過程是很愉悅的,有些選題也讓我頗為期待。整體而言,比起『為了投件而投件』,這一屆我所評審的作品讓我有一種深刻的印象與感受──他們發現了值得書寫的故事(或議題),並渴望將這些故事(或議題)書寫出來,這種熱忱與企圖心時常也讓我產生共鳴。我也從這些選題萌生的敘述中,感受到絕大多數投件者確實抓住了『在場』的精神,而這也正是其與題目的『相遇』,而激盪出的說故事的慾望。這是非常珍貴的。」(評委阿潑)
和第一季相似,本季的報名者地域分佈廣闊,有來自中國大陸、台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荷蘭和以色列等地的華語寫作者。其中,中國大陸的作者有近百名,台灣與香港各有 30~40 位申請者。Ta們是留學生和務工者,是流亡者和離散的華人,是人類學者和戰地記者,是世界公民,也是普通人,都在時代的現場孜孜不倦地記錄著。
以下是本季「在場」的總結報告:
一、時代的故事需在場的記錄:我們與社會的改變
在第一季的基礎上,我們重新調適了第二季在場的遴選框架。除了提交清晰、具有脈絡感的計劃書,新增的試寫稿要求拉進了評審與每一份提案之間的距離:即便是片段,仍如身臨其境。此外,除了 32 位評委對申請材料進行書面評分之外,亦有來自中港台三地的資深記者、編輯及非虛構寫作者一齊組成面試評審團,與入圍的申請者直接視訊對話。這些過程不只是為了給出獎金,更希望能夠在真實的交流中認識每一位在時代現場的書寫者。
我們也在第二季的申請中遇見了熟悉的身影。有的申請者在第一季落選,但並未中斷與我們的交流,他們重新打磨提案,再次加入。還有許多申請者獲得第一季獲獎者的啟發,在相近的領域和題材上進行了更細微、更深入的開拓。
這是在場・獎學金的初衷之一:當每一樁歷史事件、每一個時代議題終被人開墾、種栽後,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闢土之列,由記錄感發實踐,再讓實踐捲動整個社會的改變。
本季的提案依然題材豐富、地區多元,以下是部分主題摘記:
- 【穿梭在界域與族群之間】
在藏區創作的藏族影人
中越邊境天曲儀式中的巫師
圖瓦的女性薩滿
內蒙古牧區獸醫眼中的牧民與牧群關係
以色列女性口譯員之見聞
愛沙尼亞「電子公民」計劃裡的中國公民
斯里蘭卡經濟危機下的公民聲音
藏區草根環保機構與社區實踐
海外國企礦產人
烏克蘭戰火下的日常
- 【世界性的本土勞工】
印尼中国镍矿工人
跨國黃金礦工
銅都三代矿工的生命变迁史
中國巴士司機的生活日常
騎手的日常
在大陸多城工作的台灣煙火師
跨境民工的生存現狀
- 【生育、生存與生活中的性別】
留守農村的婦女故事
中國大陸跨性別女性的生存狀況
台灣變裝皇后的生存狀況
台灣拒絕生育群體的故事
在台越南媽媽的故事
鄂溫克青年與城市酷兒的故事
- 【多感官想象與體驗的空間】
從攝像頭看家庭成員的權力與情感流動
從聲音的角度切入西安的政治民生
「黑燈舞廳」的聲色觀察
廣州獨立書店與公共空間中的趣緣紐帶
風箏廣場放風箏的人
城市中老年女性的身體表達
香港「死寂商場」
洞庭湖村落之天氣預報與民間信仰實踐的交織
網約車車廂裡的故事
- 【人間日常:形形色色的行業】
傳銷產業鏈中的日常生活
空中舞者的汗水與自由
一份「生不逢時」畸形媒體實驗記錄
按摩行業興衰史
底層身體服務行業的故事
非營利創作群體的工作與生活
視障按摩師的工作與家鄉
台灣遊戲產業背後的職場女性處境
- 【時代的塵埃與山】
上海疫情記錄
疫情下中缅邊城雲南瑞麗中低層行業者境況
追溯文革下兩所北京精英中學的故事
一胎化政策下的失獨父母
留學生遭遇種族歧視的經歷
疫情對馬來西亞歌台人員的衝擊
上海虹橋火車站下的生活
堅果兄弟的環保戰役
- 【一個人的生活史,一群人的現代史】
「兵團二代」的漢人舅舅成為穆斯林的故事
家族史背後的新疆歷史
國營廠倒閉後對女工教育下一代的影響
在台陸生的衝擊與記錄
嬷嬷自殺背後的私人史
- 【醫療創傷與書寫】
癌症病人境況與照護書寫
白血病治愈之路
被遺忘的麻風病人/村
艾滋病患的故事
香港長者的「疫苗猶豫」
- 【文化研究】
國人的「底層文化困境」與文化認同
台灣獨立樂團與社會運動的動態關係
小鎮青年書寫
二、多元的「在場者」與多樣的「在場」
在以上的提案中可以看見,疫情創傷是寫作者不斷叩問的主題。「中國依舊是非虛構寫作的富礦區」(「八旗文化」總編富察語),無論是多麼微小的人、事、物,其身後之歷史脈絡皆盈千累萬;「但這不意味著台灣沒有複雜的社會歷史政治議題」,這座自由島嶼上的山、地、景更有道不盡的地緣政治與本土覺醒。香港的提案較第一季而言少了移民的母題(而這個主題卻某種程度「轉移」至中國大陸的計劃書中),多了對社會運作細節的觀照與記錄。
從本屆投稿中,可以看到疫情帶來的壓力和倫理問題,在大陸和香港依然嚴重,兩岸三地的寫作者也都非常關心疫情之下邊緣群體的生存狀態。香港作者對持久抗爭者的追蹤描述也是時代暗流湧動的折射。選擇了代際關係、心理健康、女性境遇、移民文化、老齡化、城市生活方式等議題的作者們,可以看到他們的社會關懷,但似乎都比較局限於個人和當下視角,如果添加必要的政治和歷史維度,這種關懷會更透徹到位。(評委覃里雯)
我們在提案裏讀出了彷徨與決心,也常在試寫稿中看見細膩的忖度與不卑不亢的勇氣,並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世代寫作者的需求與力量。我們確信:多元的「在場」本身,便是「在場」獎學金意圖孵化與接住的世界。
「有些作者誠實表示不太需要經費(當然若有經費會比較穩定),需要的是編輯的指導或者前輩的經驗──從企劃的執行構想中,確實也感覺到毫無經驗與指導。遺憾的是,因為資源有限,「在場」必須挑出的是能確保作品完成的案件,這確實也讓我在評審上不斷反覆,爭執許久,甚難割捨。因此,若未進入決選或得獎者的題目與企劃,並不表示企劃沒有發展下去的價值,甚至可能相反的。因此,期待『在場』也能夠協助這些投件者,讓這些璞玉有被打磨的機會。」(評委阿潑)
三、期待與更多在場者相遇
非虛構寫作不僅需要「文學性的寫作技巧和工具,包括場景、對話、描寫、故事性和人物角色」,更需要能夠「凸顯故事背後的縱深——歷史的、社會的和政治的」(「八旗文化」總編富察語)。在尊重真實、記錄真實的基礎上經年累月地觀察世界、收集素材,帶著無數的情緒、翻湧著的力量彙編整理,被動或主動地記錄著「一個社會的第二敘事」(「春山出版社」總編莊瑞琳語),是如本季獲獎者譚威所說:旨在「捕捉時代的『風』,去呈現各種形狀的『人』」。
在閱讀報名者的計畫書時,我們發現更多的「在場」故事值得被紀錄、見證,也深感「在場書寫」的難度所在。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會繼續舉辦,並不斷拓展,給予堅持在時代一線的記錄者更多支援。
第三季在場·非虛構寫作獎學金正在籌備中,期待與更多「在場者」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