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手記丨道別五步曲
去年上過非暴力溝通課後,我按照其中「道別五部曲」的順序,寫過六次道別信。在寫這六次道別信時,我發覺其中有著更細微、複雜的地方,是課堂上並沒有講到的,因此將此間的實踐心得寫成文章,希望能與其他非暴力溝通踐行者分享,一同交流經驗。
課堂上給出的「道別五部曲」的順序如下:
道謝
道愛
道歉
道恕
道別
前面三封信,我是按照上面這個順序寫,但自覺寫完後心中依舊有不平,只是當時並未察覺。第四封信我是手寫,那封信是想給自己一個道別,我先在各個部分開頭處寫上那部分的名稱,再寫相應的內容。這一次寫,我遇到了兩個不順的地方。
第一個不順的地方是,寫完「道歉」和「道恕」兩部分內容後,我發現道歉的部分遠遠比道恕要多,此時我知道自己陷入了自我批評的漩渦中,也就是非暴力溝通所說的「自我連接尚未充分」,於是停下。
說到這裡,踐行非暴力溝通的你,是否也覺察過自己有自我連接尚未充分的時刻?你是從什麼地方覺察到自我連接不充分?是什麼給了你線索?那時候你是如何應對的?其效果如何?
關於上面幾個問題,之後我會再寫一篇手記,分享自己的經歷、覺察和思考。在此之前,你可以先留意自己自我連接不充分的時刻,並覺察自己的應對方式。
寫這封信的過程非常撕扯,最終是李辛的話讓我放手、離開、退出這段關係,因為自己身處其中,已經非常痛苦。我可以離開相處起來不舒服的人。當我尊重、接受自己的感受,以此做選擇和決定,心中才有了安定,於是我終於能寫出一封心平氣和的道別信。
在按照上面的順序寫道別信時,我發現的第二個不順的地方是,寫完「道恕」部分後,直接轉入「道別」部分,文章(書信也是文章的一種體裁)的氣不順。也就是說,按照「道謝 — 道愛 — 道歉 — 道恕— 道別」的順序寫道別信,其起承轉合、內容的銜接有不順暢之處。
因我在寫完「道恕」部分後,自然地想起過往與對方相處時溫暖、美好的片段,生出感謝之意,由此我發現,將「道謝」部分調到「道別」之前,文章的氣會變得順暢,也符合我內心情感的自然變化。
以下是調整書寫順序後的文章結構:
道愛:一段情誼有開端,兩人緣何相識、緣何走近,如今又緣何分別,這是一個變化的過程;
道歉:兩人為何會走到分別,寫的時候先寫自己做得不足,讓對方失望、受傷的地方,理解自己言行給對方帶去的影響;
道恕:再寫對方做得不足的地方,對方的言行如何影響自己,讓自己難以釋懷,以致情誼無法繼續。同時已明曉自己受傷背後的渴望,也明白現在兩人之間存在無法調和的矛盾,於是選擇釋懷,放手彼此自由。
道謝:即使決定分別,也依舊惦記著昔日的美好、感動與溫暖,於是寫下感激;
道別:因憶起過往那些美好的部分,因而能祝福對方,好好道別,和平結束。
(上述內容爲我自己的理解)
一篇文章、一封信,如何開頭,先寫什麼後寫什麼,如何銜接,為何如此銜接,最後如何收尾,有其內在邏輯,此謂文章的起承轉合。這裡的邏輯,指內容上的銜接,也指作者內在的情感變化,二者無法完全脫離彼此而單獨存在。
著名的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說,文章寫不清楚,乃思想不清楚之表現,因此,在書寫道別信之前,宜先完成內在的自我轉化,梳通自身內在的想法與情感。這裡的內在轉化,也即非暴力溝通之樹的根——自我連接。自我連接充分後,才能同理傾聽他人,確認自己的寫信意圖後,才能在落筆誠實表達時做到中正平和。
若不先完成自我轉化,寫「道歉」部分時,容易陷進自我批評的漩渦;而在寫「道恕」部分時,容易因想起對方的傷害言行,或陷入低落、受傷中無法自拔,又或猛烈攻擊對方。以上種種表現,都是心中產生敵人形象的跡象,這些,你是否覺察到了?
當然,也並非一定要思想清楚之後才能落筆寫作,因寫作與思想互為表裡,因此即使一開始尚未思想清楚,心中只是有個大概,只要落筆寫作,就會從文章的不清楚、不順暢之中看到思想的不清楚與不順暢,此時停筆再作一番清楚的思想,理順思路後繼續寫作或修改,這是一個鍛鍊思想與寫作的過程。
這裡要特別提醒的是,為向對方表達自己的尊重與關愛,也為收信人能放下一些預先的防禦和戒備,最終使其也能為此離別釋懷,寫道別信時我們先同理、理解對方,反省自身言行給對方造成的影響,再誠實表達,述說對方的什麼言行給自己帶來的影響,以及自己如何釋懷,因此寫信時是先道歉,再道恕。
而在思想時,我們先理解對方的言行讓自己感到受傷背後的渴望,再反思自己的言行給對方帶去的困擾和傷害,這是非暴力溝通所說的,先自我連接,再同理他人。因此,道歉與道恕這兩個部分,在書寫和思想中的順序是相反的。
寫道別信的順序看似只是一件小事,其實關乎內在的思想與情感。一封銜接恰當、符合情感自然變化的信,能幫助我們理順內心的氣,內心的氣順暢,文章的氣也會順暢,而一封中正平和的道別信,又能幫助我們做到釋懷。
以上是我幾次書寫道別信的經驗與心得,如果對你有啟發,我會非常開心。讀後若有什麼感想,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