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孙李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前半生是正文,后半生是注解:读余斌的《张爱玲传》

孙李
·

张爱玲是个传奇人物,自然有不少人为她作传,网上随便一搜就发现一大堆。其中绝大多数单看标题就令人吃不消,什么「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什么「也孤独,也灿烂」,还有「你因灵魂被爱」。标题就这样矫揉造作,内容只会更可怕。余斌的这本初看就比较平实,作者声明「决不把传记当做传奇来做」,诚恳客观的态度得到了我的好感,最后就选了这本来读。看完确实不辜负我的期待,文字干净、朴实,内容脉络清晰,完整地呈现了张爱玲的一生。

缺点也是有的。这本书发表于九十年代初,那时关于张爱玲的材料太少,张爱玲的几部自传体小说(《小团圆》《雷峰塔》《易经》)都还没出版,这本传记难免在内容有所欠缺。这本书数次再版,作者每每在后记中表示遗憾,可惜一直没有重新修订。

另一个问题是本书的体裁。作者提到这本书脱胎于八十年代读研究生时写的论文,原本是对张爱玲作品的研究。这就导致书中存在大量的文学点评,细致地分析了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所以读起来难免纳闷,这到底是传记,还是文学批评?是学术著作,还是通俗读物?读完全书感觉不上不下,定位有些尴尬。

不过瑕不掩瑜,这本书帮助我进一步理解张爱玲。张爱玲在作家生涯之初写得又快又好,一九四三年到一九四五年这两三年的工夫就写出《传奇》和《流言》,天才展露无遗。进入五十年代后她又写出《半生缘》《秧歌》《赤地之恋》这几本长篇小说。可是自从一九五五年赴美,张爱玲的写作生涯似乎就突然中断了,此后新作甚少,偶尔发表几篇短篇小说还是改写自五十年代的旧作。这种突然爆发后的突然沉寂无疑是反常的,令我十分疑惑。读完这本传记,我觉得这一现象是内外因素共同造成的。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宣布投降,政治形势一下子起了变化。张爱玲的情人胡兰成是汉奸,她常发表小说的刊物《杂志》也有日本背景,尽管张爱玲的作品远离政治、都是些婚恋题材,可还是避免不了「文化汉奸」的攻讦。为了避风头,张爱玲从此停笔,直到一九四七年四月才发表了一篇散文《华丽缘》,复出文坛。发表寥寥数篇作品后,张爱玲从一九四七年年底开始再次停笔,直到一九五零年用笔名「梁京」连载长篇小说《十八春》(后来更名为《半生缘》),一九五一年出版了单行本。一九五一至一九五二年间她发表中篇小说《小艾》,随后去了香港。她在香港停留了三年,直到一九五五年赴美。这三年是她第二个创作高峰期,写了《秧歌》和《赤地之恋》。可以看出,张爱玲在这十年间的两次长时间停笔主要是政治因素造成的。

到美国之后张爱玲充满雄心壮志,打算在英语文学界施展拳脚。她先是写了《粉泪》(《怨女》英文版,后更名为《北地胭脂》),之后写了自传体小说《雷峰塔》和《易经》,还有一本没写完的关于张学良的小说《少帅》。据说还有两篇古代中国背景的小说《僵尸车夫》和《孝桥》。这些小说全都遭到出版商的拒绝,令张爱玲备受打击,最后心灰意冷,放弃英文写作。在美国的头十年,张爱玲不但没有停笔,反而是笔耕不辍。论起字数来,《雷峰塔》和《易经》合起来是张爱玲规模最大的长篇小说。只可惜她的英语作品都以失败告终。

这是不是都要怪外国人不识货呢?以非母语写作而成名,虽非没有先例(康拉德、纳博科夫、林语堂),到底是件勉强的事。张爱玲的小说受《红楼梦》《金瓶梅》《海上花》的影响,讲究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学趣味,换成英语难免大打折扣。时至今日,即便张爱玲的影响力远胜从前,她在欧美被接受的程度也极为有限。

更何况,这几部英语小说确实不如她的早期作品。这就要说到张爱玲创作减产的内在因素了。自从一九六一年夏志清发表《中国现代小说史》后,港台兴起张爱玲热,只要她肯写,不愁没处发表。按说她此时正当盛年,笔力深沉老练更胜从前,加以时日未必不能再进一层楼。可是她越写越慢,越写越少,后半生的作品论质论量都不如刚入文坛那两三年。写作不仅仅靠技巧,还要有写作材料和创作激情,中晚年的张爱玲恰恰缺少后两样。

张爱玲的一生,应了叔本华那句名言,前半生是正文,后半生是注解。最令她魂牵梦萦、久久难忘的是她人生中的前三十年。她一生中的所有作品都脱离不出这段人生经验。她的童年,她和家人的关系,她在香港读书时的经历,她在《私语》《童言无忌》《烬余录》中写了一遍,在《雷峰塔》《易经》里重写了一遍,晚年在《小团圆》里又写了一遍。她在美国住了四十年,却从未写过一篇关于美国的小说。

说张爱玲出道即巅峰,大体上没有错。她早年的作品或许在技巧上仍有欠缺,却是最有生命力的;她后期的作品技巧日臻完美,内在却干枯了。

所以看完这部传记我很有些感慨,做人还是要积极些,不能总是活在过去。能从他人的经验中得到教训,算是读传记的一个好处吧。

读余斌的《张爱玲传》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