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文化放題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後獅子山年代的我:The Hertz《黃金法則》

文化放題
·
·

這個年頭,雖然「做自己」的口號早就成為陳腔濫調,偏偏真正做到的人卻似乎少之又少。畢竟,人一旦活於社會就難逃社教化的遊戲規則 —— 最後要麼只能夠像小王子般屈居凡星,自甘於平凡而低慾望的生活,要麼就只能夠慨嘆一聲「搵食啫」,然後乖乖地順從着主流期望生性做人。

大概因為自己成長於一個時刻都不斷否定自己的環境,被困於從眾與不從眾的夾縫間我一直非常迷失。還好在去年最缺乏自信之時,偶然遇上一道依然願意肯定我這個凡星人之獨有價值的聲音。那道聲音當時向我指點迷津:其實你和我以至每一個人,生而就是世上一塊最罕有的黃金。縱然此刻鋪滿灰塵,它的閃爍卻是依然難改 —— 藏於其中始終還有各種毋庸置疑的價值,還有各種尚待知音人發掘的美好。


搵黃金法則

人愛靚相,角度迎合世俗鑑賞,
仲要擢樣,扮曬高尚。
人氣冠軍,僆仔伯爺仆倒去搵,
狂掃禮品,排到蚊瞓。

前輩教精,老實人係最易臭朵!
傻笑幾聲,唔怕孭鑊。
輪住趁墟,拿!執口水尾就包保無衰。
埋大眾堆,人格失去。

《黃金法則》的幾段正歌,嘗試描繪出世界種種的不真:為了迎合世俗目光,人會選擇故作高尚,立於人前總會擢出某個其實不太自在的靚樣;為了成為人氣冠軍,人會選擇着潮鞋追潮牌,將那個渴求別人認同的自己藏於某件不甚稱身的潮服之下;為免冒犯眾生,人會選擇事事奉承,有時甚至乾脆傻笑幾聲但求迴避任何表態的風險;為了埋大眾堆,人會選擇化身成為應聲蟲,為求貪得一口四方飯寧願拾人牙慧,最後連什麼人格都可以隨時拋棄。

方法演技,觀眾口味,漸喪失真的你。
想法卑鄙,裝滿歪理,連笑都先睇隔籬。

而這種虛偽,恐怕其實早已植根這個都市。昔日獅子山下人人為求共追繁榮安定之夢,時刻高舉着理想一起去追、拋棄區分求共對的口號 —— 結果,每個本來各有個性的人,順從着通勝上各路但求趨吉避凶的黃金法則,最後都被逐一稀釋於那個唯唯諾諾到完全沒有面孔的集體之中。無疑,這種用虛偽所織成的和諧確實使人富足了,但可悲的是,最後我哋大家除了手中盆滿缽滿的黃金之外,各自都拿不出什麼可以引以為傲的個性了。

時至今日,後獅子山年代來臨,這些曾被視為獅子山寶訓的黃金法則化成了這一代頭上閃閃發光的問號:點解你哋為咗討好人,可以世故圓滑到連笑之前都要先望隔籬?點解你哋為咗追名逐利,可以卑鄙到連最珍貴嘅自己都可以隨時出賣?


知音之交

其實,早在 30 年代哲學家羅素就留意到現代人雖然不再欠缺物質卻總是悶悶不樂,於是就寫了《幸福之路》一書嘗試分析箇中原因。他特別指出,不必要的謙遜往往與不快樂息息相關。

他認為,如果一隻孔雀自細就被教導原來為自己天生的尾羽覺得自豪是一件羞恥之事,牠永遠都不可能快樂。每當同伴開屏招展時,牠就會心懷不忿:「如此自命不凡實在可恥!」而每當見到同伴因此受到別人讚許時,牠又會心生自憐:「如果我有和他一樣華美的羽毛就好了!」久而久之,牠的過分謙遜變成自卑,繼而卻又變成嫉妒 —— 或許,牠之後會嘗試拔掉同伴身上的羽毛,或者四處宣告:凡不是身後拖着稀疏羽毛的謙虛孔雀都是卑鄙之徒,實在理應將他們處死。

金鋪滿塵埃,金閃爍難改。

這固然不過只是一個寓言故事。但觀乎不少「香港仔」的 origin story,往往就是因為他們童年時曾經因為貧窮而被人看輕,因為心懷不甘就特別希望證明自己的不凡 —— 結果自懂事以來,他們就視發達為人之唯一美德、視名利為人之唯一價值,小則終日醉心於投機炒賣搵快錢,大則可以為了錢而出賣朋友背棄親人,甚至輕而易舉就可以將整個社會的福祉標價發售。

我無意對這些人多加批評,這不過只是自甘成為那隻自憐的孔雀而已。更值得思考的是,到底人對自身價值之懷疑釀成了多少悲劇的人生?既然如此,與其像上一代為求自證身價而為黃金周旋半生,與其像那隻過分謙遜的孔雀終日鬱鬱而不得志,何不直接了當相信自己其實生而已經擁有着世上最獨一無二的尾羽,生而就已經是那一塊縱然此刻鋪滿灰塵,卻是世上最物以罕為貴的黃金?

Acoustic 版本的《黃金法則》。
隨你的心拯救未來,使驚冇人愛?

無論是古今中外的宗教以及哲學,都有所謂「黃金律」(恰好就是這首歌的英文名:The Golden Rule)的説法,積極來説就是所謂的「推己及人」,消極來説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雖説不是什麼新鮮的道理,但我始終覺得:人若是虛情假意,最終只會招來同樣虛情假意的人;反之,人若能夠堅持忠於自己,最終那些最自己而又最可貴的特質自自然然總會吸引到一些為數雖然可能不多,但無論是氣質和思想上都是志同道合的同路人。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知音之交」。春秋之時,楚國有個叫伯牙的人,雖然善於鼓琴卻因為曲高和寡而深感寂寞。但他依然不斷透過樂聲將最真誠的自己表達出來,結果某天他就遇上了鍾子期這個樵夫,竟然無論自己彈着什麼都能夠隔着琴音聽出他背後的種種心意 —— 他實在興奮難耐,因為他終於找到了世上那個真正明白而懂得欣賞自己的知音人。

或許,我們之所以悶悶不樂,其實只不過是因為未曾遇見那個能夠看破灰塵而發掘黃金的知音人,未曾聽到那句即將一言驚醒夢中人的肯定而已?若然遇上了,或許每個人就能夠在世上找到某個可以讓自己舒服地做自己的位置,然後自此就能幸福無比?

我突然想起了長輩的一句黃金法則: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 —— 雖然我和他對黃金的定義差天共地,但細想確實很有道理。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