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誰定義內向的人就不能做行銷?
對於每個職業,很多人會有自己的想像中的樣貌,而樣貌與這份職業的核心能力並非正相關。看似內向沈穩的人,也許他擁有敏銳的感受力和洞察力,一眼看破問題的癥結點。反觀,看似外向活潑的人,也許無法細膩入微,馬上想到出人意料的創意。總之,外向或內向,不過是特質,而非能力。
以前職場,我遇到一個非常活潑也愛問問題的行銷人,直言不諱講話速度很快,給人口才很好的印象,但是當她在負責一個新品牌統籌到執行落地,我察覺她對人的觀察是較為遲鈍的,在與消費者溝通上,很難一下打到痛點上,其實這很需要練習,就像練級打怪一樣。而我與她相比下來,我不喜歡隨便問問題,一定深思後才會提問,對人沒有很外向,算是慢熱那類型。而我擅長消費者洞察,去年時隔半年沒做行銷意外接了某新品上線的專案,花了一上午熟悉產品資料,下午提出切入點和傳播主軸,從最後執行數據上來看,可以算是精準的切入點,超乎預期效果。也許在於我平常就喜歡觀察人,我也會思考比較深入(俗稱想太多),可能這就是算是擅長做這一行的原因吧,噢,然後我不喜歡一成不變的工作,這個我親身驗證過,我會受不了。
個人認為,做行銷需要敏銳的洞察力,對趨勢的嗅覺,加上深入人心的故事力。加上如今數位化的時代,會更需要對數據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從數據去優化行銷策略的方向,加上一些創意手法,引人入勝。行銷這份職業,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演進,從實體到虛擬,到全通路行銷,從傳統電視廣告到社群平台,下一站元宇宙,虛擬現實與行銷科技的結合。科技的變化是快速的,要跟上就要一直保持求知慾和學習力,這也是行銷有趣的地方。四年前,我主要還在FB平台上操作社群行銷,現在IG限動已經成為年輕人愛用第一名。如果不保持學習,就會落後,無論做什麼事,想必都是如此。
題外話,昨晚看到一位廣告人直播,說他年輕去提案時,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有自信,認為要尊重的是他的作品,所以他穿著拖鞋去提案(太狂了),雖然外表不重要,但還是要注意一下啦哈哈哈(少年勇氣可嘉)
我覺得心之所向,如果你對行銷或廣告就勇敢去試試,別被刻板印象或他人的言語纏住你的腳步。有許多大神反而性格沈穩細水長流,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威力。重點是你的能力,而非單純用特質去判斷,思考邏輯才是根本。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