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olomo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活在一个夹缝求生的年代——Materrs 第一文

solomon
·
·

活在當下的世界,我越來能夠感受一種逐漸窒息的感覺。這段時間,自己總是覺得心神不寧。特別是在睡覺的時候,眼睛一閉上,就有很多的念想不斷的從腦子閃過,沒有辦法定下來。或許是有很多的話,跟很多的事情想要說,但是總會懷疑說出來了,有用嗎?我又能改變得了多少的人?也有可能剛剛寫出來了,我的號,或者文章就被屏蔽了。然而比起封號,我更怕的是,根本沒有人要了解這一回事。無論如何,還是紀錄一點啥,寫點啥。找一個出口,說說話。

就在今天,在一個關於音樂的微信討論群上聊到了BTS(防彈少年團),關於他們的火爆程度的討論。我本身並不是BTS的歌迷或者粉絲,我甚至連他們的歌曲都還沒聽過。只是比較好奇,為什麼他們可以如此的火爆,甚至有點比肩Beatlemania。正聊得挺歡,忽然某君說:“BTS,還敢聊啊。辱華,不尊重歷史”。另一個人道:“不是那啥了嗎?” 我本想好好的問一下那人,究竟是哪裡辱華了?或者說他們有對過中國人講過哪些侮辱種族的話語呢?結果群主出來:“聽歌別聊政治,喜歡聽就聽,管他是人是鬼。”此話講完,另一位群員也隨聲附和,諾諾也。結果我只能帶氣卻又無奈的說了一句“別扣那麼大的帽子,這封殺那封殺的,已經沒啥歌可聽了。”其實我當時是真的很想理論一下,究竟為什麼聽歌就不要談政治?或者,這是跟政治有啥關係呢?但是,到了這個程度了,我知道,我不能再說太多了。因為再說下去,會有兩種結果;第一種:沒完沒了,啰裡啰嗦,跟一個或者多個群員開啟互懟模式,誰也說不服誰,直到不歡而散。另一種:根本沒人鳥我,純粹是自說自話,然後我變成了所謂的“三觀不正”行列中的一員吧。(其實我真的不知道,三觀這個詞居然也可以這麼用,可能是我才疏學淺吧)。在此之前,我是真的吃過教訓。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值得再寫一篇文章發佈一下。

對於BTS的爭議,無非就是他們在領獎之時的一句:“我們會永遠銘記兩國(指韓美)共同經歷的苦難歷史,以及無數男女的犧牲。”很多人都認為這句話講的是朝鮮戰爭,也就是所謂的“抗美援朝”戰爭。另外,此頒獎禮的James A. Van Fleet Award 獎項是專門頒發給為韓美兩國作出巨大貢獻的人,而且这个颁奖典礼属于民间的组织,并非官方场合。每年獲獎者也大多會象征性的提及一下兩國有過合作的韓戰。然而此次 BTS 也僅是無傷大雅的提及一下,以表對當年韓戰的韓美兩國因戰爭而犧牲的人致以敬意。而韓戰,在韓國人的角度上面來講,其重要性無異於是一場衛國戰爭。在這個意義下來理解BTS在頒獎典禮上所講的話,也並無不妥,甚至合情合理。

然而這種幾乎是“無傷大雅”甚至略显套路式的發言,卻引起了很多中國網民的不滿,環球時報首先發文批判,接著大量網民,甚至連BTS自己的粉絲也都加入了批判,“辱華”這頂帽子正正的扣了下去。然而這種杯葛以及抗議對於BTS的作用有多大呢?在此之前,運用這樣的手段,起碼被杯葛的對象都會服軟,出來道個歉,可見效果顯著。然而BTS的情況就不大一樣,他們其實也並不是很關注中國市場,因而這次的杯葛行動跟以往的相比效果並不大,而反倒是成功的引起了韓國人的憤怒。各大韓國主流媒體以及各大討論區都非常投入的來討論這個問題。韓國人的角度來看,我們韓國人紀念一下韓美共同犧牲的苦痛歷史,這又怎麼辱華呢?這簡直莫名其妙。

類似於這種所謂的“辱華”事件,近年來可謂經常發生,也見慣不怪。這當然,跟長期的所有領域的“政治化”優先有關係。歷史只由官方一家書寫,不由得他人議論。近代史學的話語權緊緊的抓住不放,歷史學家的敏感領域的研究著作一旦與官方的不一致,就無法發表。而民間要是提出來與官方的敘事不一樣的說法,那麼“歷史虛無主義”就落到你的頭上。近年來的中共不斷的在渲染並伴隨著一系列極左思潮的回流,“厲害了我的國”“大國崛起”等紀錄片所夾帶的意識形態灌輸乃至於“戰狼外交”無一例外的在做著這樣的事情。許多國人也真相信中國是真的很厲害了,強到快到了天下無敵的地步了,對於這種涉及到民族尊嚴的問題乃至於歷史問題,在這個時候就應該“敢於亮劍”。官媒表態點火,共青團開第二槍,小粉紅響應抵制、出征,灌水,洗版等手段,已然是家常便飯,一種新的“天朝主義"已然形成。當然,這種巨大的動員策略需要由官方發起的,但是背後的情緒是支撐這種聲量的重要來源,那就是像劉擎教授所說的“雪恥型民族主義”。

在今天的中國,有太多的事情不能說,不能碰,不能討論,不能提起。我們的公共討論空間已經退無死所。在“維穩政治”優先的當下,這些話題所帶來的後果我們都是知道的。微信群的群主都需要為群員的言論負連帶責任,只要有群員發佈關於一些所謂的敏感話題或者批評當局的言論,封群、封號甚至“喝茶”是少不了的事。因此很多人都為了避免這樣的後果,難免會有所忌憚,這是無可奈何的事情。但是有個問題,音樂與政治是否真的是脫鉤的呢?事實是否真的像群主說的,政治歸政治,音樂歸音樂呢?在我看來,這種說法其實一點都不正確,在現實生活中政治原本就應該是眾人的事情,從一個層面來說也就是公共參與。而音樂又總是公共參與的一部分,那麼它就必然會跟其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可別忘了,有很多的歌手都會在頒獎典禮甚至自己的音樂裡來表達自己對於社會議題的關注和看法。這個也是我們普通人所擁有的的基本自由。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變成了敏感化,就等於我們自己就在扼殺這種自由。而使得本來近乎沒有的公共話語的空間更進一步的縮小,那我們就跟活在夾縫裡面的世界沒有分別了。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