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广阔与传达的局限
因为每周都会更新一档播客节目,所以我保持着至少每周一次的写作习惯。写稿的时间大概是1-3天,我通常第一天写第一稿,第二天修改,然后会在第三天完全推翻重写。一开始常常觉得很崩溃,但是为了要表达地更好,所以得痛下狠手去改。
创作和传达是两件事
后来改得多了,慢慢也悟出了道理:思考和创作,与传达是两回事。我第一次写的版本几乎都是我脑子里的思考,是一些相对抽象的概念,他们几乎是已经成体系的抽象概念,很难跟偶然听到节目的听众陈述清楚。比如在第一稿中,对于“喜欢”这样的概念,我会形容成为许多个“喜欢元素“组成的集合。也就是说当你喜欢上某个人或某件事,是否会喜欢和喜欢的程度与“喜欢元素”分布的情况有关。我们会根据生活经验不断地调整这个集合。但在第三稿中,你只能表达为:”当你喜欢一个人或一件事情,一定存在你喜欢的部分。因为过去你也喜欢过同样的部分,所以你基本可以判断什么是你喜欢的。”
事实上,第一稿只是帮助我去梳理思维的逻辑,考察一些隐喻是否可行,落地到讲稿上,还是要用最简单、最直白的话和例子去陈述。我现在已经逐渐习惯了这种修改,毕竟在我篇幅有限的播客节目中,表达的精准和有效是更重要的。
传达就是要好好说话
尽管这个世界上存在把话讲得很简单也很深度的内容,比如哲学,但这对读者和听众的要求颇高了。再加上我对自己并没有这么强大的自信,自诩能跟一些思想家、哲学家媲美,顶多只能算是分享。说一些太抽象的好像在故弄玄虚。过去我常常因为别人听不懂自己说话而感到抓狂,但养成了写讲稿的习惯之后,才发现过去没有好好说话。因为我们跟自己的大脑是24小时在一起的,只要你一天不跟别人沟通,就已经蹦出过上百万个想法了,当然不能指望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完全理解。
我认为表达者,或者说是面向大众的表达者,应该放下傲慢,思考一下怎么样去更好地表达。这其中可能存在一定的比例,比如你的一句隐喻,可能存在对应的三句或五句简单的解释。也许每个人不同,但学会传达,一定会给写作带来更多的灵感而不是桎梏。
思考是很私人的
就像我上面说的,我的第一稿总是一股脑地把我的思考倾涌而出(就像现在..),好像迫不及待脱光了外衣冲进大海里的孩子。其实只有第一稿的作者是作为“我”存在的,第三稿的作者更像是一个制作人,她选择什么是可以播的,什么是应该讲的。而第一稿,即我的思考是真正私人的创作。思考充满着连贯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横切面去直接表达。
如果将思考不加修饰地拿去传达,(这里仅谈论我的个人情况,因为我的写作能力实在是浅薄)可能会变成满是“我认为”,“我觉得”的论调。而经过修饰的传达物,则更像是在询问听众和读者,“你需要这个吗?“,“要不要试试这个呢”...
思考仅仅留给自己,也是自由和美妙的事情。
跟自己说慢慢来
在写第一稿的时候,觉得这个框架很好,改一改就能用了。结果并不是的。第一稿跟第三稿完全不一样,框架不同,第一稿全部都是假设、逻辑论述,第三稿是简单的常识加事例。
改完第三稿,想着用简单的话就可以把东西讲清楚了。结果并不是的。事实上是用简单的话,即使把事情讲清楚了,相同篇幅下也只传达了将近1/3的内容。
所以,只能跟自己说慢慢来。改稿子是家常便饭,也许随着在写作能力的提升,可以不用再把脑子里原始的抽象概念写出来了,慢慢来。如果简单的语句和逻辑关系,不能表达丰富的内容,那就表达得多一点,慢慢来。
以上就是我在思考和传达上的一点心得,最后贴上一张当时的简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