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西門町的觀塘站 川菜街上的港式酒吧「獅鬥」
一路向西:西門町的觀塘站 川菜街上的港式酒吧「獅鬥」
西門町,幾近是所有到訪台北的旅人必到之地。它是台北市第一個指標性的徒步區,年輕人最愛到訪的潮流勝地,光是這兩點便足夠讓香港人聯想到旺角。不過,旺角西洋菜街的行人專用區早已在各方多年爭論中沒入歷史,一如香港很多大大小小有形無形的東西都漸漸消失。
西門町以徒步區為中心,東至中華路、西至康定路、北至漢口街、南至成都路。一路向西?走向西門町之西,即康定路,不難發現滿街也是川菜店,但走到後段,卻遇上格格不入的港式酒吧——「獅鬥」。滿滿氣場的店名頓時讓人聯想到香港曾一度輸出的「古惑仔」電影系列,確實不少台灣朋友都曾問到:香港是否有很多黑道?難免心想,真是媒體印象累事,台灣的黑道比香港厲害得多,看看新聞便一目了然。
|從香港「私竇」到台灣「獅鬥」
「獅鬥」是粵語「私竇」的諧音,意指用作喝酒、休憩或娛樂的私人場所。「獅鬥」位於台北西門町的川菜街上,就空間而言,確實帶有幾分隱蔽的意味。不要問伍號為甚麼在這裡開店,原先屬意中山區,但最後意外落腳西門町,他自嘲一如他隨意的人生。
他一直遠端處理公司的業務,以往只要遇上廉價機票,兩小口三不五時便到泰國、台灣、波蘭等地旅遊。他說,只要可上網、生活過得不錯的地方,也就可以落腳。確實,要不是他的老婆Joey計劃生小孩、考慮到小孩的未來,他本來沒有想過要移民。
既然來到台灣,伍號覺得要建立自己新的network,酒吧是一個讓人互動、放鬆的空間,適合不過。店主伍號說,「我是一個很需要朋友、很需要networking的人,無network 會死的。」
但開設「獅鬥」其實並非伍號來台後的事,伍號早在香港的工業大廈已有自己的「私竇」。唸marketing及PR出身的伍號,畢業後一直沒有打過工,反而早早便成立了自己的marketing agency,幫客戶找helper及籌劃公關活動。營運公司十多年,讓他累積了不少人脈,不時在3000呎(約85坪)的工廈單位中,招待朋友顧客喝酒用餐玩樂。這便是「獅鬥」的雛形。
|台港行銷大不同?酒場文化差異?
疫情令往返港台兩地變得沒有那麼容易,但仍無阻伍號隔著一個海峽,繼續經營他在香港的業務。看似從行銷公司老闆轉型為酒吧店主,不過伍號身上的PR基因很快讓他發現兩地餐飲市場的差異。他指相比香港情況,台灣顧客較重視Google評分、打卡等媒體資訊,為了「獅鬥」一店他更是初次經營起Instagram的帳戶。更有趣的是,台灣酒吧老闆喜歡「跑場」,凌晨一至兩點打烊後便帶同自己的客人到另一間酒吧social、宣傳,而香港的酒吧比較少有這種做法,通常開門至差不多天亮。讓伍號感到一點意外的是,台灣酒吧的「跑場」文化顯得同業者間並不那麼競爭性。
不只是老闆,連帶顧客的消費文化也不盡相同。伍號指現時「獅鬥」的顧客大約6成是香港人,約4成是台灣人,其餘亦有一些懂粵語的星加玻或馬來西亞人。台灣顧客比較喜歡跟熟悉的人坐一桌、靜靜聊天;相對來說,香港顧客不熟悉的也會坐一起,沒太多規矩,相對彈性,但也可能是因為在這裡一個小小的廣東話天地,讓異鄉人找到一點情感歸屬,恣意表達,開懷暢飲。他笑稱,反觀一些台灣人進來的時候,則以為自己到了異地。
|重建心目中的觀塘站
伍號早於3年前來台,第一年以旅居的方式走遍台灣不同的地方,第二年拿到身份證,終於要落地扎根,便於第三年迎來「獅鬥」酒吧。在這個只有17坪的小小空間裡,除了供應港式命名的特調、港式小食與仿壹週刊的餐牌之外,店中隨處都可發現香港的痕跡。最惹人著目的,莫過於一進門便看到左面灰牆上寫滿仿「九龍皇帝」曾灶財字體的大字,這當然是出自鬼馬店主伍號的手筆,寫上地名與港產片的對白。Bar枱旁邊,則是仿港鐵觀塘站磚牆,貼滿了的灰白小磚塊。伍號忍不住補充:「這個顏色並不是現時觀塘站的顏色,而是APM商場出現之前的顏色!」
伍號對觀塘事之所以瞭如指掌,是因為他本來就是觀塘人,在翠屏邨長大。觀塘,從過往的工業區過渡至現時住宅、商貿用地,全因香港經濟轉型與市區重建不斷改變了它的地貌,不變的是觀塘一直也是人煙稠密之地,尤其下班的繁忙時段,可謂當地打工一族共同的一根刺,卻也是大眾彼此的生活共感。就在「獅鬥」酒吧的「九龍皇帝」牆旁邊,有一個貼滿街招的小角落,伍號說:「街招一定是觀塘的特色,日間被撕掉的,晚上又有人再貼上。」這種撕一貼十、循環往復的韌力,可謂香港普羅大眾的寫照。點點滴滴的佈置,台灣顧客未必理解,也許從來沒認識這樣的一個香港,伍號可以的時候都會順道介紹一下。
|成為在台港人的新手村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是,店中大熒幕上不斷播放著香港不同區域的街景,由一名叫「Hong Kong Map」的YouTuber一邊在街上走一邊所拍攝的。由於走得有點萬無目的,卻讓拍攝效果顯得更自然。在大熒幕上,時而看到尖沙咀,時而看到元朗,真的讓異鄉人有時空交錯之感,定必喚起一些地方帶來的身體記憶。伍號說:「我希望在獅鬥有人會跟其他人聊起,對啊!我也是住觀塘…… 」
這個空間所產生的意外收穫,除了讓伍號大半年便回本外,更讓「獅鬥」成了在台港人的新手村,是一個「information centre」。他指不少港人來到,會問起如何投資移民等等各種初來乍到的疑問,也會被問及有沒有認識怎樣怎樣的香港人,於是他甚至把「獅鬥」稱為「在台港人的新手村」。因著與顧客之間所建立的網絡,他發現自己偶爾化身中介,其實亦不過是他的老本行。
如今,伍號在台灣已建立了新的生活節奏,重拾放下多時的羽毛球及足球,曾經均是他中學時代的摯愛。他最記掛的是香港的buddies,如非好友結婚,或業務上有大project,都不會再特地回港。在他眼中,如今的「獅鬥」只是過去香港私竇的延續,人生的下半場,換個地方,期待疫情後,「獅鬥」的大門繼續為台港好友打開。
Text: P
Photo: SH & P
PR: 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