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Gladysblo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斷捨離與囤積症的角力

Gladysblog
·
·
  • 著名心理學效應看斷舍離

最近因疫情嚴重,各國政府也建議市民要多留在家中,儘量避免外出。留在家中除了在家工作外,還有一樣東西很重要,那便是整頓家中的雜物(終於沒有了很忙的藉口。。。)。在決定雜物的去留時,我忽然想起了風摩一時的「斷捨離」理念。

我相信大部分朋友都有聽過斷捨離這個概念,也有不少朋友閱讀過這本書。斷捨離(日語:断捨離、だんしゃり),為沖道瑜伽創始人沖正弘於1976年提出倡導的瑜伽理念。該理念在其弟子山下英子的努力普及到世界各地。在外國近年來也很流行「極簡主意」(Minimalism),但與斷捨離有甚麼不一樣呢?斷捨離就是等於極簡嗎?

甚麼是斷捨離

「斷」.「捨」.「離」,即「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由日本人山下英子提出,被選為2010年度日本的流行語。山下英子是註冊商標「斷捨離」的擁有者。自2000年起,山下英子開始以「雜物管理諮詢師」(clutter consultant)的身份在各地開展活動。

除了山下英子外,另一位非常有名的「諮詢師」近藤麻理惠也是大家所認識的收納大師。我也有看過她在外國教導別人何以理清自己的家而理清自己的人生。其實這個概念有少許像風水師所說的安家概念,也就是一個條條有理的家是風水的要點,整頓好家,自己舒服,生活也順風順水很多。

囤積症(Compulsive hoarding)

囤積症或儲物症是一種強迫行為,患者會過度性地收購或收集物件,即使是不值錢、有危險性或不衛生的物品。強迫性囤積病患者所聚集的物件有機會會干擾或損害到患者及其身邊的人生活上的流動性和基本活動,包括煮食,打掃,洗澡及睡覺等。

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大衛托林(David F. Tolin)研究,家裡各處堆積,收著用不到的物品,沒有地方放還繼續購買,這可能是一種「囤積症」。當人對物品擁有過度的佔有慾和保護慾,形成一種強迫行為,過度性地收購或收集物件,即使是不值錢、有危險性或不衛生的物品。 有的囤積者會以「收藏」、「紀念」之名,無法對物品斷捨離。

在《囤積解密》一書中進一步分析,囤積者想囤積的不是物品本身,其實是「物品牽扯的感情故事」。好比有時大掃除,我們會問:「這個東西很舊了,用不到又佔位子,要不要丟掉?」 得到的回答可能是:「這是你奶奶當年的織布機,樣子很復古,現在找不到了,想留著紀念。」接著在家裡找一個尷尬的角落擺放。這與《斷捨離》一書中提及的心理狀態很相似。作者山下英子在書中提及,不少人在「捨不得」棄掉那樣東西時,通常都是連繫到該物件的回憶/人。

我們有很多很多不同的回憶,但是往往這些過去的東西一直把我們給纏繞著,令我們的人生都不同了。而斷捨離脫離心中執念,人生才能輕盈前行。斷舍離的概念是通過立足當下和新陳代謝原則,梳理自己與物品的關係,先從觀念上認識現狀,停止自我否定,構想居所具體布局,然後通過雜物整理了解當下自己的真實需求,進一步構築令自我愉悅的生活狀態。

近藤麻理惠在教別人如何棄掉不必要的雜物時,也會建議他們想想與該物件的關繫,可以更它說聲謝謝,這麼多年的陪伴,或者是回憶的心裏話等等。有些人在這個時候想起過去還會落淚,但是透過這種方式,可以讓人把心中壓了多年的東西(本人可能不知)放下,在整理家時整理自己內心,重新獲得愉悅的感覺。

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

破窗理論是一種犯罪學理論,而破窗效應是犯罪心理學理論。破窗效應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沒修理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裡佔領、定居或者縱火。又或想像一條人行道有些許紙屑,如果無人清理,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為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因此破窗理論強調著力打擊輕微罪行有助減少更嚴重罪案,應該以零容忍的態度面對罪案。

而在這裏,破窗效應主要是說當我們在雜亂擁擠的環境,會傳遞一種負面信息,這種負面信息會縱容家庭成員也去製造雜亂,或是見到東西雜亂無章也不覺得甚麼,結果讓環境越來越差。

鳥籠效應(Birdcage Effect)

鳥籠效應是一個著名的心理現象。1907年,心理學家詹姆斯從哈佛大學退休,同時退休的還有他的好友物理學家卡爾森。一天,兩人打賭,詹姆斯說:「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卡爾森不以為然:「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

沒過幾天,剛好是卡爾森生日,詹姆斯便送上了禮物 — — 只精緻的鳥籠。卡爾森笑了:「我只當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你就別費勁了。」從此以後,只要客人來訪,看見書桌旁那隻空蕩蕩的鳥籠,他們幾乎都會無一例外地問:「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卡爾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釋:「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然而,這種回答每每換來的卻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無奈之下,卡爾森教授只好買了一隻鳥。詹姆斯的「鳥籠效應」奏效了。

人們會在偶然獲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物品的基礎上,自覺不自覺地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東西。好像我有一個好友,她家中的衣服大概是我的四五倍有多。一般來說,她見到好看的衣服會買下來,再想想有甚麼褲子、裙子、鞋、手袋、飾物等搭佩。結果本來買一件衣服變成幾套衣服。

打破囤積的迷思

在文章中也有提及過,囤積其實是一種我們對過去情感的懷念,我們不自覺地把假想投射在裡頭,好似物品沒有消失,記憶就能存在。

如果你覺得自己可能有囤積症,或者你發現身邊的人正在為此煩惱,而這個囤積症嚴重影響到你與家人的生活,我十分建議大家去找一些專業人士協助你,我相信他們一定可以幫助到你的。

但是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嚴重的囤積症,很多朋友(我也是),總是對舊物有些執念,那麼我們可以如何解決呢?

了解自己的現況

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囤積欲,有的朋友會覺得丟東西是一件很難的事,偏向是選擇困難,不知那些應該保留,那些該棄掉。另外有些朋友則是很怕突然要用到某些東西,所以每樣都保留,但是到有需要用的時候卻找不到,或是數年也不會用上一次。當我們了解到自己的囤積欲是那一種時,便可以對症下藥,慢慢改善。

不強迫收拾

我們不需要急在一時強迫收拾或棄掉物件,這樣做會令自己很大壓力,同時也有可能令自己更容易放棄斷捨離!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權利去選擇物品的去留,如果強迫自己或別人把東西丟掉,很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包括:失落感與自主權的剝奪感。

我們可以做的時慢慢檢視家中的東西,花點時間與物件對話,也可以與家人一同檢視。要知道,要一個人改變自己的習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對物件有感情、回憶。最重要是能夠緩解整理時的焦慮,利用漸進式、緩和的方法,慢慢作出改善。

在《斷捨離》書中,山下英子也強調斷舍離的主角不是你要處理掉的物品,而是自己。通過篩選物品的行動,提升自我決斷力,實現自我完善,這才是斷舍離的精髓。 沒有人能夠100%棄掉所有東西的,我們可以透過練習斷捨離,慢慢去正視自己常常以藉口避開的家,也慢慢正視自己的內心。

「擁有」與「失去」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恐怖,套《卧虎藏龍》的一句名句:「握緊拳頭,手裏甚麼都沒有。鬆開手,卻能擁有整個世界。」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