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編譯] Tim Cook 正在終結 Facebook,他再也不是那位好好先生了。
原文標題:Tim Cook May Have Just Ended FacebookLooks like it's no more Mr. Nice Guy.
原文作者: JUSTIN BARISO
原文日期:JAN 30, 2021

當無法阻擋之力與不動如山之物相碰撞時,會發生什麼情況?
近日在布魯塞爾舉辦針對國際資料隱私日的一場演說中,Apple 執行長 Tim Cook 對於 Facebook 及其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做了強力抨擊。這似乎正是針對 Facebook 先前在許多媒體上也瞄準 Apple 做了許多攻擊所做的回應。先前的這些攻擊主要是 Facebook 這個全球最大的社群媒體平台在各大報紙(疑?)上刊登的全版廣告,內容抨擊 Apple 調整了新的隱私策略。
更讓人感到有趣的是 Cook 只直指 Facebook 發言但一直未提及其公司名稱。
以下是 Tim Cook 演說的摘錄:
「科技的成功不需建立在透過無數的網站與應用程序(apps)將巨量的個人信息整合在一起的基礎之上。廣告其實早已存在數十年之久,且並不需要前述的科技發展!能夠帶領這個產業走到現在事實上是因為最省力快速的方式鮮少是一個有智慧的方法。」
「如果一個商業模式的基礎是架構在錯誤的運用甚至暴露使用者資料,那麼根本無庸置疑的是這將不應該是一個值得讚許的模式,而更應該去進行重新改革才對。」
「我們不應該忘記要從更大更宏觀的角度來觀察與思考。在這個透過演算法大量加成後導致滿是虛假信息與陰謀論的時代,我們都無法再對技術理論報以忽視的態度。這些技術總是宣稱所有的參與都是好事,且使用時間越長越好。事實上這些都只是為了能蒐集更多的個人資料。」
「僅因為用戶的高度參與就導致陰謀論與煽動暴力的發生,這將會對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
「不僅是容忍甚至是鼓勵公眾對於應該是能拯救生命的疫苗採許不信任的態度,這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讓用戶看到許多人加入極端主義組織宣揚暴力行為,並且透過演算法去加速擴散此類信息,這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不要再假裝這些長久以來都是沒來由發生的了!這類兩極化對立的情況,讓人們失去的信任,並導致暴力行為發生。」
「社交困境不應該被放任成為一場社會災難。」
在這些摘錄中,Tim Cook 都沒提到 Facebook 的名字,但反而更是加深了對其衝擊力。因為當聽眾聽到他的演說時,將會不由自主的還是想到由 Mark Zuckerberg 所創建的這個龐大社交帝國。
事實上這兩大科技巨頭彼此之間的矛盾已經發生了很長一段時間。
而問題是 Apple 與 Facebook 兩家公司的經營哲學根本就是截然不同的對立狀態。
Apple 更像是個 Lifestyle 的品牌,其倡議的一部分 Lifestyle 就是讓他們的用戶擁有更多的隱私控制權力。
而 Facebook 則是個數據商業模式品牌,他們從用戶身上收集到愈多數據,他們就更能精確有效的投放廣告。
不過 Tim Cook 也特別強調 - 收集與販賣數據的成本非常高昂!他說:「這些最終的結果將導致用戶將再也不是顧客,而是產品。」
他也更深入的強調了 Apple 與 Facebook 的經營理念差異 - 「我們深信有道德基礎的科技手段對顧客來說是有意義的科技手段。這將是一種能讓你安心入眠的科技技術,而不是希望你一直沈迷其中無法入眠。這將會提醒你已經夠了而停止一直沈迷其中,並將給你足夠發揮創意的空間,你將可以在其中自在的繪畫、寫字或是學習,而不是一再的刷新信息流追著無止盡的信息。」
乍看之下,這兩大巨頭正在不同的發展道路上前行著。但事實上他們正在碰撞之中。
如同開頭所說的 - 當無法阻擋之力與不動如山之物相碰撞時,會發生什麼情況?
其中之一將會毀滅......
[J的觀點]
科技發展之初帶給我們許多樂趣與驚喜,而隨著網路泡沫化之後,重新又生成了新一代的科技巨頭,直到現在來說又是20年的發展。這20年的巨大發展速度,讓智能手機滲透到每個人的手上,大家的生活幾乎無法脫離這塊小小的螢幕。
而隨著這幾年的政治與經濟情勢變化,原本就已經逼近臨界點似的狀態,更因為疫情關係讓這兩家不同出發點的企業不得不走上正面對抗的狀態。
表面上或許多數用戶會站在保護隱私的立場上,但是大家也別忘記當初正是每一為你我逐步因為這些眩目有趣的科技,自己「貢獻」了個人資料,最終才養大了這個巨大的產物。我們可以稱他是怪物,但別忘記正式你我一點一滴共同造成的。
所以無腦的直接抱怨對整件事情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唯有深度且獨立的判斷與思考,並且積極正向的持續努力,或許才會有機會讓整體局勢往更對的地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