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個禮物》- 愛與善的循環,今年收到最棒的聖誕禮物
你我或許都知道耶穌誕生的故事,也可能聽過聖誕老人送禮物的由來,但未必能體會聖誕節真正的意義,至少我是這樣。我們送禮物、傳祝福,也期待被愛與祝福。在這個寒冷的日子裡,人心才能真正讓我們感到溫暖。有人說,身在異鄉的遊子,每當到了聖誕節總是加倍孤寂,因為走到哪裡都是熱鬧的過節氣氛,眼前都是其他家人之間團聚的畫面,濃濃的思鄉感湧上心頭,如此,誰不感到孤單呢。
原本我也想仔細回想,這幾年的聖誕節,有什麼印象特別深的故事。可能有在街頭漫步,欣賞美麗的布置燈飾的回憶,或者與朋友之間一場場的交換禮物派對,除此之外,好像沒什麼值得一提的。對於聖誕節的意義,我突然有種想要一探究竟的念頭。於是偶然之間,翻到了這本書《第13個禮物》,這是我近期讀到最好看的一本書。
聖誕節逃脫計畫
本書作者瓊安的至親,她心愛的丈夫瑞克,在某一年的聖誕節之前因病過世。這一走,不僅帶走了全家的依靠,也埋葬了三個小孩對聖誕節的期望。從那時開始,聖誕節成了他們不想面對的日子。因為以前瑞克在的時候,全家會一起準備過節。 從打掃、採購、布置、準備禮物、共享大餐到交換禮物,尤其是作者瓊安,由原本最狂熱過節日的人,成了最感傷的人。 回憶不斷侵襲,她下意識的改變作息以逃離以前美好的回憶。
根據書中西方教會的傳統定義,從12月25日到1月5日是聖誕節的日子,人們會在這12天互贈禮物表示祝福。而這年,瓊安家從聖誕節的前13天開始有了變化,有一個禮物出現在他們家門口,不知道是誰送的,只署名「一位真心的朋友」。
神秘人的每日禮物
我真希望今晚就寢後,一叫醒來就是12月26日。
收到第一個禮物的那天,瓊安非常的憤怒,因為這提醒了她聖誕節即將到來。這是屬於家庭的節日,但她們家有個深不見底的破口,所以這個節日並不屬於他們,她只想逃離。好在,她還有「單親媽媽」和「職業婦女」這兩個身分,可以藉由家務和工作的忙碌,沖淡聖誕節在心裡的糾纏。儘管被強迫成為一家之主的她,早已主導著今年不必過節日的決定,也不希望孩子們提起任何聖誕節的美好回憶甚至對禮物許願。但神秘人所送的禮物接二連三,每天總在全家不注意的時候,出現在家門口。並不是什麼貴重大禮,都是一些應景的包裝、佈置與氣氛小物。然而,這逐漸提醒瓊安,她不應該因為自己的情緒,剝奪孩子們對過節的期待。
每次我們收到禮物的時候,我就想到爸爸延後開刀,是為了要和我們一起在家過聖誕節。我本來可以救他的。
12歲的二兒子尼克對聖誕節的來臨,本該是滿心期待,現在卻只有悲傷痛苦,他自責父親的離開是因為自己對過節日的期待。而父親最後的身影,是躺在他現在所睡的床上,因此他經常作惡夢。瓊安理解到,她必須從自身做起,振作起來。她領著尼克,鼓勵他走出來,他們一起從倉庫拿出氣墊床,她要陪尼克改睡在客廳,幫助他轉換心境。我覺得,她可能也是透過這種間接的方式,在幫助自己走出來。而後,瓊安也認真思考著,要幫尼克換一個新房間。神秘人的禮物持續著,這時候找出送禮的人,成了全家人的首要任務,孩子們有空就會在窗後望著屋外盯哨,希望找出送禮的人,並了解為什麼要送他們禮物的原因。
我們家沒有瓦解,只是缺了一小角,媽咪,你盡力而為吧,我們都是。
10歲小女兒梅根是全家年紀最小,卻也是最懂事的。往年瓊安都會為了她們班上的聖誕派對提供點心,但今年忘記了。也許,本來就不願想起來吧,這時候還想著過節只是一種罪惡。但為了不讓女兒被同儕排擠,也出於身為母親的責任,瓊安決定至少要在賣場幫梅根買好杯子蛋糕。她們在賣場遇到了兩位同學的母親。
「聽說她們家快瓦解了......」她們低語著,正好傳進瓊安母女耳中。相較與瓊安的自責「也許人家是多管閒事,但我們家的確快瓦解了」,梅根顯得更堅強。她對媽媽說「那些人不懂我們家經歷的事,他們和送我們禮物的人不一樣。」這一刻瓊安再度被點醒,她開始正視著孩子們開出的禮物清單,也動手清理家裡,試圖把這幾個月的陰霾一掃而盡。神秘人的禮物仍舊持續中,這時大家已經知道,這每天都會出現的禮物應該還會延續,或許是他們認識的親人或關心他們的朋友,因此他們必須找出送禮的人,好好感謝一下。
我也想謝謝他們。就像你說的,讓別人有個快樂的聖誕節。
17歲的大兒子班恩可能是全家最晚走出聖誕節陰影的一個。他用可以無限揮霍的青春,打發著準備過節的每一天。可能是與朋友廝混、在路上開快車,又或者封閉自己,用沉默寡言冷眼看待一切。我心想,這也難怪,畢竟他是長子,經歷的最多,自然承受的也最多。直到周遭的人影響了他,除了親戚與父母朋友對全家的關心,自己家人們因為神秘禮物的到來而心境轉變,他也漸漸融冰,從冷漠變得親和、從叛逆變得成熟。轉變為有責任感且願意主動關懷、幫助別人。這讓媽媽感到驕傲,也對正面迎接節日的來臨,補上最後一塊拼圖。「或許,他開始意識到是時候站出來,幫助母親一起撐起這個家了。」同樣身為長子的我這麼想著。
神秘人或稱真心好友的聖誕禮物依舊每天持續著,直到平安夜當天,已經是連續第十二個禮物。
瑞克希望今年的聖誕節很特別 。
這句話在書中不斷重複出現,而我認為是關鍵。這句丈夫生前寫在紙條上的字,看似再平凡不過卻充滿了深層意義。我猜想,也許瑞克早已經意識到自己今年無法陪伴家人過節,才刻意在家裡的角落留了一些訊息,希望自己不在以後,瓊安也能好好規劃一切,陪伴孩子們度過快樂溫馨的聖誕節,一如他們往年一般。而感恩的是,最後她做到了。全家有了比往年更為熱鬧溫馨的團聚、家人之間也更貼近彼此的心,能夠真心傾訴、真誠暢談。
在一次清理家中舊的衣物與玩具時,瓊安偶然遇到了有同齡女兒的查理,失業的查理正在翻找捐贈車箱,希望能找到可以送給女兒的聖誕禮物,而瓊安的二手物,讓查理如獲至寶。她收了溫暖的聖誕祝福,也對查理開口說出了今年第一次的「聖誕快樂」。「我不是壞人,我只是從未深思過行善的意義 。」瓊安說「瑞克過世後,我就未曾關心過孩子的真實感受,無視尼克的惡夢、也無法滿足梅根對聖誕節的需求,還讓班恩懷著憂傷踽踽獨行 。」看到這裡我的心情有點激動,反思著自己與家人相處的細節,究竟是流於形式還是發自內心。
我想告訴你們關於第十三個禮物的故事。
瓊安終於理解到,這一切的力量有多大,也體認到應該善待自己,帶著孩子對未來保持希望生活下去的重要性。在這段過程中,旁人的異樣眼光與冷言冷語有如利刃刀割,讓她認定自己的家庭已破碎不成形。 但女兒的率直與成熟,反映母親不敢表達的一面 。從收到禮物的第一天,梅根就沒打算讓今年的聖誕節就此消失。她主動提出把家中的佈置物拿出來、要買聖誕樹、要繼續交換禮物等等。彷彿爸爸的離開並沒有對她造成影響。
其實怎麼會呢? 「幼小的心靈也是感受得到摯愛逝去的悲傷,但她仍保有純真的一面,而這成為撐起全家的第一個支柱,雖然微小,卻充滿力量。」我閉上雙眼,靜靜地這樣思索。
第十三個禮物的真相
這本書以每天為一章節,由全家對送禮人的調查與解謎貫穿,有些情節寫得像推理小說般引人入勝。這其中我也猜過誰是送禮物的人,不過沒有猜中。但其實就像他們最後的體認,送禮人是誰不重要,我們感到被愛,那才是重要的事。真心的朋友,只是希望大家都能過個快樂的聖誕節。平安夜當天,瓊安原以為今年會孤獨無依的度過,沒想到卻出乎意料被濃濃的愛所圍繞。而她也逐漸將丈夫對她愛,延續到身邊的人,將她對丈夫的思念,轉化為她好好生活的信念。就在隔天聖誕節,她收到了第十三個禮物。故事在第十三個禮物出現的時候結束。最終,他們也解開送禮事件的真相與神秘送禮人的真面目,這就留待有緣人閱讀本書時自行揭曉謎團吧!
閱畢,我深刻體認,聖誕節是愛與善的循環,也是感恩與祝福的傳遞。回想這幾年,自從家中的成員越來越多,新生的一代陸續誕生,我們家過聖誕節的氣氛也有所改變。某年,母親主動提出,要大家在聖誕節的那天準備禮物,悉心裝扮,並且各自準備美食佳餚,一起來度過節日。更特別的是,我們家居然也買了一棵大聖誕樹和好幾株聖誕紅,家人們也為此開始佈置、配上背景音樂,整體節日氣氛竟也煞有其事。
今年最棒的聖誕禮物
原先我以為,母親只是想體驗年輕人交換禮物的樂趣,更何況我們家平時也沒在過耶誕節。讀了《第13個禮物》後才細思,或許長輩想得更深遠,除了希望透過這個特別的日子,讓大家表達自己對家人感恩,也希望這成為我們家自此之後的傳統,讓下一代感受到滿滿的愛,也學習如何去愛人,看著新生一代們臉上的笑容,我似乎懂了什麼。
這是一本充滿愛的書,但不灑狗血也沒有刻意安排的橋段,也不是宗教傳福音的書。我無法不用愛與被愛這種陳腔濫調來直述,我只能說,如果有拍成電影,我可能會邊看邊流眼淚吧!書中可以見到西方文化對於聖誕節的重視與傳承,每個角色的個性與心情也刻畫得栩栩如生,可以了解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的人,是怎麼看待聖誕節的。這本書也告訴我,對於家人、朋友、我們所在意的人甚至素不相識的路人,我們都能用一樣的心境去對待他們。這是我近期讀到最好看的一本書,也是我今年最棒的聖誕禮物。推薦給有緣的人,也許你也能和我一樣收穫滿滿。
聖誕節的第十二天 真心朋友送給你們...... 十二個銅鈴噹 十一支聖誕小老鼠 十個跳舞的聖誕老公公 九個蠟燭 八個餅乾模 七個金蘋果 六個小杯子 五張天使小卡片 四個聖誕禮物盒 三捲聖誕包裝紙 兩袋聖誕蝴蝶結 和 一盆聖誕紅
- 書名:第13個禮物:一個真實發生在聖誕節的祝福奇蹟
- 作者:瓊安‧惠絲特‧史密斯(Joanne Huist Smith)
- 譯者:徐憑
- 出版社:高寶書版集團
- 出版日:2015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