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 閻紀宇專欄:「法國第一任女總統」一步之遙,她做到了什麼?
文/閻紀宇 (原文發佈於2022年4月25日)
2017年5月7日晚間,法國新任總統當選人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巴黎羅浮宮(Louvre)舉行勝利慶祝大會,昭告支持者:「未來5年,我將竭盡所能,確保法國人民不會再有任何理由想要選擇極端勢力。」
5年之後的總統連任選戰,馬克宏面對的仍然是「極端勢力」,甚至是同一位對手,而且戰況遠比5年前激烈、懸宕。國民聯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RN)女掌門人勒潘(Marine Le Pen)再次扣關愛麗榭宮(Palais de l’Élysée)。
結果,勒潘雖然仍以17%左右的差距落敗,但以選戰表現而論,絕對可稱史無前例、雖敗猶榮,而且對歐美其他國家的極端勢力頗具啟發性。
53歲三度挑戰大位,勒潘雖敗猶榮
勒潘今年53歲。在這個年紀,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與梅克爾(Angela Merkel)已經分別當上英國第一位女首相與德國第一位女總理,勒潘則是第三度尋求成為「法國第一位女總統」。媒體形容,今年是她距離總統寶座最接近的一次。
2017年勒潘慘輸馬克宏,許多分析家認定她已經走到參選之路的盡頭,未來的角色頂多就是扮演法國極右派的造王者。今年選戰伊始,馬克宏顯然沒把她(或者任何對手)放在眼裡,遲遲才正式宣布參選,拒絕出席電視辯論會,第一輪投票(4月10日)前7天才舉行第一場(也是唯一的一場)造勢大會。
結果勒潘聲勢一路勁揚,強勢挺進第二輪決選;馬克宏險象環生,再也不敢托大,趕緊放下身段催票。4月24日決選投票前夕,馬克宏的民調小幅領先勒潘,德國、西班牙與葡萄牙3國總理甚至甘冒「干預鄰國內政」的大不韙聯名投書《世界報》(Le Monde),呼籲法國選民支持一位「捍衛民主、相信法國能與歐盟共存共榮的候選人」。
關鍵詞:去妖魔化、荷包議題
與選舉勝負同等重要的是,勒潘如何做到讓個人政治生涯翻轉、讓歐洲各國領導人屏息以待?
兩個關鍵詞:去妖魔化(dédiabolisation)、荷包議題(pocketbook issues)。
國民聯盟的前身「民族陣線(Front national,FN)」由勒潘的父親老勒潘(Jean-Marie Le Pen)在1972年創立,是當今歐洲最老字號的極右派政黨之一,標舉法蘭西民族主義與基督教白人種族主義、保守派社會政策與經貿保護主義,主張嚴格限制來自第三世界的移民,敵視伊斯蘭教與猶太人(勒潘一家是天主教徒),強烈質疑北約、歐盟與歐元體制,努力為二戰法國納粹同路人維琪政權(Régime de Vichy)平反。
儘管如此偏激、邊緣、毒性劇烈,老勒潘與FN始終能在法國社會維持一定的聲勢,5度參選總統,2002年甚至挺進第二輪,舉世震驚。那年,法國左、中、右派選民大集結,構築「共和國陣線(Republican Front)」,許多人「含淚投票」給保守派時任總統席哈克(Jacques Chirac),就是要擋下極右派洪水猛獸——老勒潘。
老勒潘有3個女兒(9個外孫也全是女性),勒潘是老么。她8歲那年,家中被人放置炸彈並引爆,雖然全家無恙,但她因此初嘗政治的險惡滋味。16歲那年,母親與父親決裂後離家,後來為法文版《花花公子》(Playboy)拍裸照來羞辱前夫,讓她心靈飽受創傷。
接受父親栽培,也努力走出父親的陰影
勒潘攻讀法律、當過律師,終究要繼承父親的衣缽。她18歲加入FN,20歲當選地方議員,2011年43歲時終於接掌FN。勒潘一步一步接受父親栽培,但也努力嘗試走出父親的陰影。
早在出任FN主席之前10年,勒潘就提出為FN「去妖魔化」的主張,期望FN能擺脫極端(妖魔)形象,成為一個有執政機會的大型政黨,或者批評者所形容的「一個人模人樣的極右派政黨」。2002年總統大選,老勒潘第二輪得票率只比第一輪高出0.9%,可見FN已走入死胡同,去妖魔化是唯一的生路。
勒潘從政策與人事兩方面著手。政策方面稍稍向中間靠攏,與納粹、法西斯、反猶太思想畫清界線(但仍然為維琪政權罪行開脫),不再反對同性伴侶婚姻與人工流產合法化,不再主張恢復死刑,勒潘自己甚至以「女性主義者」自居(只不過反對戰鬥性太強的「新女性主義」)。
去妖魔化工程的極致:大義滅親
在人事方面,勒潘清理門戶,趕走黨內一些種族主義色彩太過刺眼、抗拒「去妖魔化」的幹部。2015年4月,老勒潘受訪時再度聲稱納粹死亡集中營的毒氣室只是「歷史的枝微末節」,二戰時期充當納粹走狗的法國陸軍元帥貝當(Philippe Pétain)是英雄偉人。風波愈演愈烈,一個月之後,勒潘大義滅親,將自己的父親、FN創辦人兼榮譽主席開除黨籍。
勒潘在2012年總統大選初試啼聲,第一輪拿到17.90%選票,雖然屈居第三未能晉級,但已超越父親過去5次參選的成績,「去妖魔化」成效已然浮現。
2017年勒潘再披總統候選人戰袍,第一輪一舉突破20%大關,與馬克宏二輪對決。那年第一輪的第三名是右派共和黨的費雍(François Fillon),而且前一年6月英國脫歐(Brexit)公投過關,11月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右派/極右派民粹浪潮有席捲歐美之勢,其實勒潘第二輪勝算不低,但「共和國陣線」效應再度發威,勒潘在電視辯論會表現太差,財經議題尤其不知所云,結果還是慘敗,只不過33.9%的得票率仍然遠勝父親2002年的戰績。
「選舉女王」也是個「愛貓的單身女人」
二度扣關失敗的勒潘,被不少分析家判處政治死刑,但她在大選落幕不到半個月就宣布競選國會議員,而且順利當選,維繫了東山再起的能量,稱她為法國的「選舉女王」並不為過。2018年,在她倡議之下,FN改名「國民聯盟(RN)」,重新出發而且持續壯大。
其實2017年大選時,勒潘不僅「去妖魔化」,更進而「去FN化」、「去勒潘化」,從造勢活動到官網設計,觸目所及都是「Marine」,見不到「FN」也見不到「Le Pen」。選戰的主視覺意象也不是FN取材自義大利法西斯政黨的紅白藍3色火焰,而是一朵又一朵藍色的玫瑰。非常女性化的名字「Marine」配上優雅的藍玫瑰,勒潘的用心不難體會。
來到2022年選戰,各方咸認會是勒潘與馬克宏的二度對決。勒潘繼續推進個人與RN的「去妖魔化」,屢屢以「愛貓的單身女人」形象示人,服飾色系越來越粉彩,受訪時會談及童年創傷與父親陰影。
【本文未完,全文見《世界走走》:閻紀宇專欄:「法國第一任女總統」一步之遙,她做到了什麼?】
131.疫情是全世界女孩的危機,這是我們在烏干達所見證和努力的
133.孫小椒專欄:從「收容烏克蘭美女」到「俄羅斯前妻」:女性在父權國族敘事中作為本體和喻體
134.陳偉棻:一個遊牧者的入境大廳
137.賈選凝專欄:你不會因COVID而死,其他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139.疫情旅行筆記(二):在英國、葡萄牙、印度,外國旅客意味著什麼?
141.閻紀宇專欄:「法國第一任女總統」一步之遙,她做到了什麼?
《世界走走》是一家新起步的、希望做成具有性別意識的國際新聞媒體,冀以跳脫二元的嶄新視角,詮釋各地的迷人故事🌎
即日起,我們會在「世界走走 Sehseh.world」繼續與大家見面。未來深度文章僅於新站刊登,晚報、週報與手帳則會繼續在Matters發送,點擊下方連結訂閱電子報,不錯過走走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