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編絮語

M編絮語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M編絮語

M編絮語

17 篇文章
更新

作者崩壞,出版社該負什麼責任?

在這個時間點發文,讀者應該毫不意外我要講的便是近日寶瓶文化出版的《你所說的都將成為呈堂證供》作者條子鴿的炎上事件。此事背景略敘一二,是條子鴿在9月4日的貼文,透過一個取締交通違規的故事,影射謝長廷護子施壓警察,令其收到申誡的事情。後來在謝長廷正面回應,各界人士查證的情況下,這個臉書故事被指造謠、捏造。

終於架了自己的部落格

暫別創作兩年,現在回到工作前線,終於下定決心自己投入部落格架站,重新出發。延續在Matters的ID,以「編輯的事說來話長」繼續筆耕出版與編輯相關文章,還請舊雨新知不吝支持。

從Readmoo讀墨2021年度百大暢銷書看電子書價

擷取Readmoo讀墨的2021年度百大電子書暢銷榜數據,比較電子書價格與紙本書價格、頁數及字數之間的關聯。

電子書時代下,讀者對圖書改版的心態變化

讀者買了電子書後,突然發現出版社要出「新版」了?難道出版社不該免費幫我更新書檔嗎?

遙想一間未來書店:內容、互動、分享與共創

前幾天看到朱家安分享了Readmoo與引書店合作的線上策展企劃「閱讀的必然場景」,順著這個契機再次琢磨紙本書與電子書的問題,也就是數位閱讀以及出版轉型的大哉問。在朱家安的討論中,提到了閱讀的注意力模式,也就是面對內容中的「超連結」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注意力:是幫助我們理解?

出版社是什麼?陸書送審、價值觀、與知識傳播

由於是在學校設立的出版社工作,和人介紹時,人們總是反問:「你們是社團嗎?」 (苦笑)關於出版社是什麼,許多大神、神獸都已經侃侃而談太多次;對每一個踏入這個產業的人來說,也都有各自的理解與解釋。這麼多人談「編輯、出版是什麼」,或許是因為大眾對編輯的工作誤解很深,進而對出版社在幹嘛也有了似是而非的刻板印象。

2020這疫年的閱讀氣象:看博客來與誠品的年末報告

連續看了三年博客來與誠品的年終報告,今年又會帶來什麼感想呢?單看榜單是不夠的,始終要輔以兩家後台整理出的獨家數據分析。透過公開的簡報,可以看出當年的大概趨勢以及關鍵字。但這些始終是「一年的總結」,但如何展望未來?對許多人來說似乎還欠了些關鍵的討論,因此也有越來越多人不視年底榜單為一回事。

略記:書籍成本結構、折扣與圖書定價制的絮語

A Book Can Change Your Life by Penguin Books by Y R ad agency in Beijing, China.本文不談圖書出版轉型,僅略記這兩天對現狀的一些思緒。2020年對台灣閱讀產業來講,是個一波三折,又動輒得咎的一年。

沒有書店的世界

偶爾,在路過某個巷口的書店的時候,我會不經意地假想,書店沒有了,會怎麼樣呢?我匆匆路過書店,逃避似地因為不想面對工作,望門卻步,轉身離去。從書店門面望穿玻璃窗,可以看見裡頭搖曳著溫暖的光影,手寫的黑板字、從地上堆疊起的二手書、吧檯上陳列的咖啡壺⋯⋯這些一閃而逝的光景,會否終將成為一代人的追憶。

作者如何避免踏入合約雷區?

試圖解釋合約的編輯著作合約的精神在於保障作者與出版社彼此與確立具體的權利(我可以得到的)與義務(我得付出的)。為了讓合約可以有效運作,它必須儘可能設想到所有情境,並且白紙黑字地描述出來。過去出版社與作者兩兩站在「文化」的陽光下,選擇以「默契」、「信任」帶過那些咬文嚼字、市儈的繁文縟節,卻投射出了巨大的陰影。

出版社與編輯該如何面對抄襲?

有關抄襲的meme5/10日在臉書社群間開始議論《利他存摺:天天累積,給出去的終究會回來》( 許維真 Metta 著/方智出版/2020年))多處與《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物品是靈魂的碎片,整理是重生的過程》一書雷同(廖文君 著/方智出版/2019年)。

從掛名推薦與10%版稅風波,看出版從業人員的焦慮

在《馬男波傑克》中與出版社的一幕 出版社:「沒事的,錢錢們,高興去哪就去哪吧!」說實在這也是老問題了。會在2020年的現在又掀起出版人們的一些討論與憤怒,或許在於「都已經那麼多人解釋過了」,還有「作者」蓄意掀起議論,並刻意帶出「出版界其實很骯髒」的指控。

書,需要掛名推薦嗎?

這個問題就跟「書腰」一樣,可有可無,看狀況嘛。昨天(5/6)一位樂評專欄作者在臉書發布了一篇關於臺灣書市長期以來僅以贈書邀請「掛名推薦」這一檔事的苦水,批評了此一行之有年的「陋習」輕視了推薦人的心力與勞動。這篇文章自然在臉書引起了一些討論。

「习惯这档事」:與書有關的習慣與癖好

理想的書桌:書、標籤、蠟筆與貓距離最後一次出清書是大學畢業時,一併出清了一些覺得「不值得留下來」的書。有些是因為政治傾向改變與作者相左的因素、有些是價值觀改變、有些只是再也用不到了⋯⋯在那次出清後,重新整理了書櫃,並逐漸養成自己收書的原則與習慣。

展開書店講講:走進書店的複雜心理活動

攝於誠品銅鑼灣店我並不喜歡逛書店。走進書店,你首先會看到滿滿的大、平、台;而映入你眼簾左右側的,或許是垂掛的布條、新書廣告或大片的「暢銷榜」。置於平台與暢銷榜的秀面書們,或站或躺,爭相競逐你的注意力。這些暢銷書與新書代表著現在流行的議題、趨勢與資訊,隨著印刷出版,沉甸甸地整齊地排...

看《別對映像研出手》,論書籍出版後編輯的內心活動,兼Matters新人打卡

2020年1月新番動畫 《別對映像研出手》結局一幕這一季備受好評的《別對映像研出手》迎來感性大於熱血的結局。比起劇情中段的高潮迭起,在季末的幾集中難免有點雷聲大雨點小的遺憾。但最讓我感觸的還是主角淺野最後的台詞:「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多得很呢!

構成我的五本書

看到許多人在玩「構成我的五套漫畫」,卻赫然發現自己跟不了風⋯⋯(汗)。或許是家庭環境的關係,漫畫幾乎被當作家中的違禁品,因此很難有系統的認識太多漫畫作品。反倒是因為出生在電視兒童的時代,影響自己最多的是電視卡通與動畫。但要說到真正「構成自己」的,或許還是書吧。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