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筆記

光影筆記

鋼哥

每次看電影前都有很多問題,看完電影後反而有更多問題!

光影筆記

光影筆記

每次看電影前都有很多問題,看完電影後反而有更多問題!

30 篇文章
更新

🎥🎞️📝《留學生》短片揭露外籍學生困境|在學生與勞工間掙扎、被忽視的留學夢

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導演黃勇嵻創作了短片《留學生》,描繪了來自越南的留學生如何被迫在「學生」與「勞工」的身分間掙扎求存。

🎥🎞️📝《金孫爆富攻略》| 看似獨特,卻是華人家庭共享的祖孫情誼

《金孫爆富攻略》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看似只發生在泰國的單一個案,但事實上卻是每個華人家庭都會遇到的現況。

🎥🎞️📝《艾諾拉》不是一部賣肉的電影|反而是灰姑娘卑微求生的日常寫照

不論是在夜場招攬客人,或是跟伊萬的炫富行程,Anora 終究是在不同的空間裡紙醉金迷,一切的親密和愛情都只是用鈔票堆出來的幻影。

🎥🎞️📝《狂人法則》帶你看見狂人川普的發跡歷史|電影寫實到川普本人都揚言要提告?

劇情講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 1970 年代至 1980 年代的紐約房地產行業闖蕩的經歷,以及與律師羅伊.科恩之間的師徒關係。

🎥🎞️📝堪稱男版《懼裂》的《非常男人》如何顛覆大眾對容貌焦慮的刻板印象?

本文整理導演 Aaron Schimberg 和演員群的各訪談,梳理出《非常男人》角色之間的隱喻、電影的符號象徵,以及導演如何回應傳統電影對身障者的刻板印象。

🎥🎞️📝 《餘燼》 電影短評|過去的歷史創傷,不該作為個人的復仇動機

有感覺得出來導演(鍾孟宏)想要還原歷史的「真相」。但是,透過小莫(白色恐怖受害者的遺族),將過去所有的關係人串起來,其實真的稍嫌牽強。

🎥🎞️📝《懼裂》| 導演親解電影符號、隱喻:為什麼走廊是橘色的?浴室的象徵是什麼?怪物代表個人的解放嗎?

本篇整理導演針對《懼裂》電影的重要象徵以及隱喻,Coralie 亦有親自解釋:為什麼走廊是橘色的?浴室的象徵是什麼?怪物代表個人的解放嗎?結尾的清掃車是必要的嗎?

🎥🎞️📝《荒野機器人》| 一個學著當媽媽的 AI 如何回答:我是誰?從哪來?該去哪?

《荒野機器人》將羅茲設定成一個只為了完成工作目標的機器人,在照顧亮亮的過程中,羅茲也逐漸以自身的行動回答:我是誰?從哪來?該去哪?

🎥🎞️📝《誰偷了垃圾桶》| 從貪瀆腐敗的社會中意外萌生的私刑正義

《誰偷了垃圾桶》將劇中設定成接受賄賂的印度社會,或多會少也反映了印度的現狀,也因此馬哈拉賈以及瓦拉達拉傑督察,兩人之間的正面與負面行動反而能相輔相成。

🎥🎞️📝《李二毛的雙重人生》| 中國底層的 17 年跨性別之路,成為一個女人,為什麼這麼困難?

成為女人是她唯一的生活動力,但最終也因此壓誇了她。一紙藍圖,卻花了一輩子也實現不了。

🎥🎞️📝《角頭:大橋頭》| 票房順風,輿論逆風

《角頭:大橋頭》作為台灣長壽的電影 IP,近期的輿論也頗有言詞。對我而言,真正纏著多數觀眾內心的,仍舊是生澀且直面的粗話台詞,以及過於外顯的霸氣與衝動。

🎥🎞️📝《年少日記》| 時間會過去,痛苦會延續

時間雖然終究會過去,但是痛苦不盡然會因此消散,可能會在另一個人的生命裡延續。

🎥🎞️📝《破浪男女》| 沒有什麼是打一炮不能解決的?

電影雖然主打情慾的畫面,然而,卻不會帶有男性凝視的強逼與服從。四個角色之間的性愛,反而敦促著觀眾直面回應,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性愛,在關係中缺失的我們可以獲得什麼?

🎥🎞️📝《夏日的文化洋行》| 吟唱台灣的聲音,譜寫家鄉的記憶

文夏一個人的影響力足足跨越了一甲子,如果將文夏比喻成台語歌壇的開篇,後繼出現的台語歌曲都可以視為註腳。

🎥🎞️📝《但願人長久》| 不是所有關係都可以和解

「不是所有關係都可以和解,只是我們可以嘗試去理解那個不容易,就算他再不好,我們也曾經有很好的時候。」

🎥🎞️📝《夢想集中營》|當我們對無法容忍之惡習以為常

霍斯一家與慘絕人寰的集中營僅一牆之隔,一家人如何對尖叫聲、槍聲、哭聲習以為常,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學的理性」實踐「邪惡的平庸」。

🎥🎞️📝《再見機器人》| 即使在分離之後,我仍舊有你的影子

兩人之間的羈絆無法輕易斷離,當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偶然撞見你之後,那個十字路口對你我的意義就不再一樣了。即使在分離之後,我的人生裡仍舊有你的影子,而你的人生裡也必然會有我的餘溫。

🎥🎞️📝《富都青年》| 超越語言的非語言

透過《富都青年》,我們可以重新思考,那些同樣也生活在馬來西亞,卻被刻意忽視的無國籍者、在富都苟延殘喘的靈魂,也是馬來西亞的子女嗎?

🎥🎞️📝《五月雪》| 以在場的凝視對話不在場的逝者

《五月雪》的阿英透過自己的行動和反抗,保留對已故親人的記憶,以及 49 年來不曾停歇的哀悼。

🎥🎞️📝【電影短評】之前的我們 |一段關係的修成,也必然暗藏著一段關係的離去

《之前的我們》以人生抉擇溫柔地回應了,一段關係的修成,也必然暗藏著一段關係的離去。正如諾拉、亞瑟、海聖三人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