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
電影

電影
電影
14 《從今以後》 - 「搖蕩於細膩與戲劇化之間,卻因而找不到落腳點的可惜作品。」
但是當導演想將筆墨放在家庭的每個人身上,就只能輕描淡寫地去呈現他們的困境,而難以更深入地去描寫每一位。

13 《無邪之境》 - 「摒棄文本,然後創造一種安靜下的暗湧。」
電影的尾聲開始首尾呼應,獵人的槍聲再次出現,這時男社員即時能察覺到那是槍聲,而且他的站位與巧是同一邊的,似乎是在暗示男社員已經慢慢成為了「這邊」的人,暗地裡好像是在否定善惡的二元對立,但相信在場所有的觀眾都不會預料到,電影將會有再一次大反轉。

10 《年少日記》- “Free Hug, Free Love.”
比起是一部社會性的電影,我或許會傾向將《年少日記》視作是一部私人化的作品。導演就好像是在透過這部電影與自己對話,與逝去的摯友對話,只是他把一個原點再作延伸,去嘗試討論關於教育制度與精英主義的議題,去與更多人連接起來而已。

02 《芭比Barbie》 – 「一場粉紅色的文化革命。」
因為老婆婆年華老去卻依然自在美麗,因為年輕人們高興地聊天,因為太陽穿透在樹葉之間形成了閃爍的光,因為人們在親吻著,因為媽媽在愛她的女兒。因為這世間上有許多美麗的風景與人物,我們來不及要欣賞,所以活著。

04 《怪物》- 「我們是神聖的怪物。」
是枝裕和與坂元裕二的合作完全沒有讓我失望,他們把各自擅長的部分剛剛好地融合了在電影當中,再加上坂本龍一極其感人的音樂,《怪物》成了是枝裕和劇情性與氛圍感最強,但又不失他個人特色的上等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