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系列之 涵容(containment)

寓森
·
·
IPFS
·

接下來的幾篇,我想試著說明幾個精神分析理論中,對於嬰兒心理成長重要的概念。首先我想說明前一篇「自戀序曲」中提到過的「涵容」這個概念。

*何謂「涵容」?
涵容的英文是containment,是「容納」、「包含」的意思。就像容器一樣,將內容物裝載起來,不讓它漏掉或是流出來。這裡的意思是,嬰兒的照顧者能夠像一個好的容器一樣,將嬰兒的心理感受,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感受,盡量的包含起來,讓嬰兒有機會在未來的發展中,重新將它們整合起來。理想的狀態就像是一個細胞的細胞膜一樣,確實又彈性地包容細胞內的物質,還保有一定的通透性。

*分裂與投射
在說明「涵容」的過程之前,有必要先說明一下這兩個概念。它們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心理防衛機轉」,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心靈用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的作用方式。分裂與投射是屬於比較原始的,不成熟的方式。人會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建立更成熟的防衛機制,慢慢放棄比較原始的防衛機制。但是當面臨巨大的危機,或是較成熟的防衛機制無法有效解決困難時,這些原始的防衛機制還是會在潛意識運作,控制人的行為反應。因為原始的防衛機制是不成熟的,往往是比較粗糙與有破壞性的,雖然保護了一些重要的感覺,卻經常在現實生活中造成更多的問題。
前一篇文章有提到「分裂」這個機轉。簡單說就是將好的與壞的分開,以保護好的不被破壞。這樣做也是為了讓嬰兒避開衝突的感覺,因為早期的心智無法整合複雜的感覺,會造成極大的焦慮。分裂是簡單有效的方式來簡化複雜的事物,但缺點是簡化後的訊息失去全貌,因此反應的行為勢必會有問題。分裂的防衛方式可能比大家想像的還要常出現在生活中,大多數的對立與互相不理解的根源都是來自於此,像是政治的對立、不同族群與團體間的對立,它畢竟是很原始的本能反應,強烈的情緒特別容易引發它的運作。
而「投射」的防衛機轉就是緊接著「分裂」之後被使用的,它將不好與危險的感覺,找到一個外界的客體,放在他身上變成像是外來的感覺,用這樣的方式來感覺自己內部是安全的、好的。精神病常出現的妄想與幻覺就是典型的投射,將內在不安與危險的感覺放到外界,變成是外界要迫害他。它和投射一樣常出現在生活中,兩者經常是一起出現。之前出現的壞的客體對象,又很容易成為下一個不好感覺投射的目標,這是歧視、偏見與霸凌重要的機轉。
回到嬰兒的內在世界。當嬰兒經驗到不好或是危險的感覺時,便是用「分裂」與「投射」的方式,將它丟到外界的客體上,此時通常是與他緊密相連的照顧者。他會想像一個壞客體會來靠近並迫害他,於是用攻擊的方式要他離開。所以我們會觀察到一個情緒受挫的嬰兒,常會拒絕甚至攻擊要試圖照顧和安撫他的照顧者。

*如何涵容?
面對嬰兒因為分裂與投射而出現的抗拒與攻擊,照顧者需要能暫時地允許嬰兒憤怒的情緒存在,用溫和與堅定的態度安撫嬰兒,讓他重新感覺到溫暖與安全,然後對於剛才的恐懼與不安不再害怕,不需要繼續將它們分裂與投射出去,嬰兒因此能再度回到一個比較整合的狀態。
這就是涵容的過程。
之後慢慢地,嬰兒開始察覺到只有一個照顧者,這個照顧者無法每次都能快速回應他的需要,但是他還是能在多數時候滿足他。接受的過程中他會感到憂鬱,因為沒有一個完美的照顧者。但是只要涵容能夠維持,沒有出現過於巨大的挫折,嬰兒會慢慢克服恐懼與憂鬱的感覺。他會開始嘗試在母親不在時,從周遭的環境中尋求慰藉的事物,比如奶嘴或是布偶來陪伴他,這就是所謂的「過渡客體」,等待母親能夠再度來陪伴他。這樣的過程有助於嬰兒發展處理情緒的能力,並嘗試去探索外界。
如果母親無法涵容嬰兒的情緒,以拒絕甚至憤怒的方式回應嬰兒,這時嬰兒會經驗到,彷彿將一個可怕的東西硬塞回他的體內,他感受到他的害怕是真實的,因此會更加去抗拒不好的感覺並將它丟出去,不斷重複這個過程。如果這過程不斷持續下去,最終嬰兒會放棄投射,但是分裂還是持續下去,形成一個內在分裂的自我,與一個外在分裂的世界。
我們當然希望照顧者能夠有好的涵容能力。問題是,照顧者會無法即時回應嬰兒需求,往往是因為照顧者需要忙其他的事情,或是已經處在一個疲憊或是心理困難的狀態,要他再去同理嬰兒的感受並且涵容,其實是很困難的。尤其是現代社會,父母都需要工作的情況很多;照顧者可能已經被工作耗掉多數的精力了,要再應付嬰兒的情緒需求真的是力有未逮。目前多數的情況是找保母或是祖父母幫忙。但是保母的照顧品質良莠不齊,好保母可遇不可求;祖父母可能因為年齡的問題,無力負擔細心的照顧,而教養觀念的不同也常常造成新的問題。

*家庭與社會的「涵容」
時代已經改變,我們不能再用「母親的天職」來要求女性犧牲自我的追求,嬰兒的照顧不該是一個人的責任。嬰兒需要照顧者的涵容,照顧者則需要配偶、整個家庭甚至社會的涵容。母親願意全職照顧嬰兒,我們應該心存感謝,給予她們最大的支持與回饋;要接受父親也可以是主要的照顧者,不要受限於僵化的性別區分;母親需要工作的成就感,父親及家庭要一起分擔照顧的責任,社會則要提供職場的彈性及良好的托育環境來支援。
嬰兒並不需要一個完美的成長環境,這不可能會有也不應該有;太過完美的環境其實會阻礙嬰兒能力的發展,就像氧氣雖然重要,純氧卻是有毒的一樣。嬰兒只要一個「夠好」的環境就可以順利的成長,這個夠好的環境需要全部的人一起來營造。早期發展的問題會造成成年後嚴重的心理困難,這在之後其實會讓社會付出沈重的代價,遠大於一開始我們需要付出的。
台灣的社會真的是需要很多的「涵容」啊!
最後要說明一下,「涵容」並不是毫無限制的「包容」與「逆來順受」,這會在下一篇文章「鏡映」中進一步討論。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寓森精神科醫師,喜歡思考與寫作,愛好騎單車;主要關注「自戀」與「無條件基本收入」的主題。目前沉浸在「拉康」中,正在關注 i 世代一題... 個人臉書專頁「納西斯花園」,個人網站 lincalvino.me 「自戀筆記」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自戀觀察室」8、i 世代的深層焦慮

「自戀觀察室」7、躺平,不行嗎?

「自戀觀察室」6、學校可能的角色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