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RedChe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舊文新發:你討厭的韓國瑜到底是誰?

RedCheng
·
·


作者註:寫於去年10月份


正文:

最近,其實也不是最近。大概在去年(2018)台灣六都選舉塵埃落定以後,對於韓國瑜的非議就沒有停下來過。逐漸地,在媒體領域中構築了一種聲浪“韓國瑜是可笑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而年輕人們也在互聯網上不斷地用旺盛的創造力,用各種媒介來娛樂韓國瑜,放大韓國瑜說的一些蠢話,做的一些蠢事。

但是,如果當某一種民意如果表現的足夠強勢,那就應該警惕——它有沒有可能是民粹的變種?有沒有可能只是媒體和政界合謀的創造的怪物?

在Youtube裡,諷刺、娛樂韓國瑜的視頻數不勝數,我看過不少有趣的。但讓我們仔細想一想,這些人創造這些內容目的是什麼?只是單純表達對於韓國瑜不滿嗎?我相信的確有這一部分理由存在,但我更相信有一大部分的動因,只是因為借助這個MEME罷了。

韓國瑜已經不是韓國瑜了,他被媒體成功塑造成了一種亞文化符號。

借助這個符號,你可以在更加廣闊的平臺獲得認可。舉個例子:如果娛樂韓國瑜的視頻主角成了葉林傳,抑或是侯友誼,請問這個視頻能達到“韓國瑜”作為主角的相同高度嗎?顯然不行。

對,你也許會說,因為本身韓國瑜就有較高的話題性,本來它就更加知名。

沒有錯,如果單純控制變數的將主角換成明顯不如韓國瑜知名的人,那探討“韓國瑜”是否是一個文化符號就成了偽命題。但我們不妨再來審視一下,韓國瑜的知名程度,到底有多少是本身作為“文化符號”而帶上來的。

是的,我的意思就是韓國瑜的確很有名,但“它”如今的名字,更多的就是因為文化符號而產生出的“名氣”,也可以說是一開始知名度帶來的負面的馬太效應。

現在,我們進入重點:你討厭的韓國瑜,到底是誰?

你討厭的這個人,和去年的北農董事長是同一個人嗎?不是的,你以為是同一個人,但其實你所討厭的只是一個名字,一個形象。就像去年這個時候大選時,高雄所熱愛的那個形象一樣,所謂的這個“形象”和本尊雖然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但我更願意說“形象”是“本尊”的孩子:它產出於本尊,卻超越了本尊,獨自成為個體,但卻總是被誤認為與本尊是一個整體。

沒錯,靠著韓國瑜女兒在網路上打造出的形象,那個不是韓國瑜,你現在在三立電視臺看到出糗的光頭不是韓國瑜,你在中天電視臺看到那個召喚出七彩祥雲的男人也不是韓國瑜,那是不同勢力所希望的“韓國瑜”,那是他們希望讓你理解的一個形象。跟現實裡的這個光頭本身,其實沒多大關係。

我更相信,如今討厭韓國瑜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人們願意看到他的出糗,來驗證自己的意識形態——“你看,我就說吧,他什麼都不會。”人們也願意看到他被冤枉——“你看,又是韓黑再造謠。”

實際上,我在前天的一個新聞裡,清晰地看到兩種意識形態的無謂交流,只是在不同立場的人,看到的內容會完全不同。應該是非凡電視臺,報了一個新聞:韓粉想罵謝振武結果跑去罵到了謝祖屋,去問韓國瑜辦事中心,結果韓國瑜的新聞主任說點進去看罵人的主頁,其實都是小號,是韓黑。

但最奇妙的是,新聞最後的總結和側重還是在說“韓國瑜的粉絲很狂熱”。

太神奇了,新聞可以如此大義凜然地忽視其中一個報導內容,然後做出完全不中立的結論和表達。仿佛中間採訪韓國瑜新聞主任的過程被完全抹去了。

這奇妙嗎?也不奇妙,因為媒體知道自己的定位,更知道受眾喜歡看什麼,他知道民眾更是意識形態先行的人群,他必須先服務人群。而迴圈就此開始:播放韓國瑜的新聞—受眾反映強烈—繼續播放韓國瑜的新聞—受眾反應強烈並且加深印象—期待看到韓國瑜的新聞。

簡單來說,韓國瑜成了媒體的春藥,每當沒有議題或內容時,來上一劑,受眾就高潮了。受眾是強勢也是弱勢,強勢在它間接控制了媒體要播放的內容,弱勢是受眾就像巴普若夫養的狗,一看到韓國瑜就流口水。

在年輕人當中,我不止一次聽到對於韓國瑜的刻板印象。有的是真的,有的是假的,但幾乎全部的內容——都是媒體喂給他們的。你要說他的愚蠢有什麼特別的嗎?我倒覺得還好,遲到、說大話、建設議程延滯等等,只是媒體願不願意寫罷了,因為寫了也不一定看。

但是韓國瑜不一樣了,不喜歡他的人喜歡看他的新聞,喜歡他的人更喜歡看他的新聞。當然,喜歡他的人更多是看那些澄清文,這兩類人,都被情緒和意識形態裹挾,只是在媒體的養料,或者說配樂中,在自己已經設定好的母題裡翩翩起舞罷了。


結尾:

寫於韓國瑜正在被罷免的此時此刻。直到現在,我遇到憤怒的同齡人(年輕人),我都會問他們:

“你討厭他什麼?”
“他落跑!市長不當去選總統!”
“法律有規定當了市長後不能馬上選總統嗎?”
“沒有。”
“那是不是法律的疏失呢?所以你對韓國瑜的憤怒是一種道德上的譴責嗎?”
“是的。”
“那還有什麼原因你討厭他嗎?”
“其實不太知道,就感覺很討厭他,周圍的人都討厭。”

我覺得兩岸並沒有什麼不同,如果你會新聞傳播,你就會知道用媒體控制人腦簡直比呼吸還要容易。

最後,我個人對他並沒有任何觀感,我正致力於讓自己幾乎沒有立場,所以我自然對這位韓先生沒什麼感覺,我只是知道現在民眾的情緒是很荒謬的,可以這麼簡單的選擇一個人,也可以這麼簡單的摒棄一個人,兩個選擇都沒有什麼具體的理由,兩個選擇都沒有經過深思熟慮,而且居然能長時間的如此。實在太有趣了。

最後的最後,今天是我的生日,祝大家今天開心。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