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朋友組裝電腦
首先講吓我自己,我自己本身唔係好多時間會玩遊戲,本身有一部2014年自己組裝,之後不停改裝嘅電腦,雖然目前使用的PC只係i7-4790K CPU加MSI R9 390 Gaming顯卡,但係我又唔係玩3A大作,所以仍然綽綽有餘。加上我自己有MacBook Pro同 Mac mini,所以日常使用絕對不是問題。雖然我都會用電腦玩遊戲,什麼花最多時間玩嘅就係一個網頁遊戲:《艦隊これくしょん -艦これ-》,基本上只要一個好普通嘅瀏覽器已經可以玩到(不過好似IE真係玩唔到),加上我主要都係iPad上面玩音樂遊戲,所以基本上問題不大。但係我朋友嘅處境就啱啱相反,佢想要一部性能強大,並符合預算嘅手提電腦,而且佢嘅預算有$16,000。雖然$16,000好似好多,但係其實市場上嘅選擇無想像中咁多。
我仲好記得佢年廿八夜晚打俾我,同我講佢本身用緊果部手提電腦唔掂,想我幫佢搵一部新嘅代替。因為佢而家本身用緊果部都係我同佢讀高級文憑嘅時候有一日食午飯就走咗出去旺角買嘅,所以佢就拜託我幫佢搵個一部新嘅。雖然我地兩個都係讀電腦工程,但係佢係對於電腦硬件完全唔熟悉,只係對於工藝上面比較熟練,而我就係比較熟悉電腦硬件方面,所以佢有咩都係問我。講返正題,咁因為始終年尾我都好忙,初一初二初三雖然唔使拜年,但係我始終係一個好迷信嘅人,所以我都係初四先至幫佢開始搵手提電腦。本來真係以為$16,000好多錢,可以買到最新嘅CPU,但可惜嘅係始終係新出品嘅產品,最低都要成$35,000先至可以入手,完全超出佢嘅預算;如果要符合佢嘅要求(價錢方面),如果求其選擇買一部符合預算嘅手提電腦,其實同佢依家使用中嘅唯一分別就係CPU升級,顯卡都仲係無改變,甚至乎有部份係降級,加上呢啲電腦嘢有新最好買新,所以我又花咗額外兩個時間去說服佢不如砌枱機,反正相同價錢,差唔多可以你手提電腦好一倍嘅性能。最後佢唯一一個要求就係要ITX機箱,可以順暢玩3A大作,所以都正式開始咗我呢個砌電腦之旅。
雖然我就無一直留意電腦硬件市場發展,但係一直都有係YT上面睇唔同嘅開箱評價,咁所以都唔係太脫節。不過實際上黎又係另外一回事。
CPU
作為一部電腦最重要嘅部份,CPU嘅選擇絕對係決定咗成個電腦嘅一半。市場普遍上主要係有AMD 同 Intel兩大平台,至於 Raspberry Pi 呢一類怪物來講,因為對於佢黎講絕對係唔足夠,所以就完全不作考慮。
開頭嘅時候其實我都會有諗過AMD,因為價錢上面絕對比Intel優勝,而且可以超頻,但係始終佢主要作用係遊戲需求,所以都係返去考慮Intel。正如頭先咁講,科技呢一類已經有新就梗係買新,使用期限可以比較長遠。但係尷尬位出現了,雖然Intel 推出了12代的CPU,但係始終係新技術,加上CPU的針腳位有所增加,必須購買新一代的主機板;相反如果使用11代CPU,雖然性能比10代更差,但係主機板有更多更便宜嘅選擇,而且兩代價錢差距不是太大,所以我都陷入左迷思。不過我又咁樣諗,始終第12代CPU支援DDR5 同 PCIe 5.0,雖然而家因為未普及而非常昂貴,但係枱機嘅好處就係可以隨時升級,如果計及將來升級嘅成本,12代CPU可升級嘅程度絕對比11代優秀,而且將來當DDR5 同 PCIe 5.0普及之後,價錢一定會有所下降,所以我都係決定幫佢選擇12代CPU。
雖然就決定咗12代,但係下一個問題就係選擇i7定i9?雖然仲有i3同 i5選擇,但係顧及遊戲性能,i7同i9絕對係比較優勝。如果唔使考慮價錢,我一定諗都唔使諗就買i9-12900K,但係始終有預算上限,所以就揀咗平$2000嘅i7-12700KF作為CPU。
同大家講少少常識先:i7-12700KF我相信好多人都以為只係一個型號,但係其實入邊已經說明咗好多資訊。 首先講咗前面先:"i7"係代表Intel Core i7處理器,其他分別係:i3、i5、i9,數字越高代表性能越高,當然數字越高價錢亦都越貴;之後"12"就係代表第12代處理器;12隔離嘅"7"係代表CPU等級,當然都係數字越高越好;7字隔離第一個"0"係代表對應CPU內部顯卡嘅型號;再隔離嗰個"0"係代表要用幾多電壓先至可以推動;"K"係代表可以超頻;而"F"係代表沒有內顯,必須透過顯卡顯示螢幕。另外一個好多人成日見到嘅就係"H",主要係用係手提電腦上面。
CPU冷卻系統
既然有咁好嘅CPU,咁當然發熱量都係唔可以忽視。如果散熱做得唔好,除咗會影響表現之外,長遠更加會傷害整部電腦,所以考慮完CPU之後,就要考慮如何冷卻CPU。
市場上普遍嘅冷卻系統主要分成兩種:水冷和風冷。兩種冷卻系統都仲有分支,分別係:一體式水冷和開放式水冷、下吹式風扇同埋塔扇。不過好彩,開放式水冷同埋下吹式風扇係可以唔使理會。開放式水冷,顧名思義就係可以自由設計整個電腦水流動的方向,如果有良好嘅動線規劃絕對可以媲美一幅藝術品,但可惜嘅係我係用ITX迷你機箱,所以尺寸問題已經可以忽略;至於下吹式風扇,就係大家購買CPU時附送的風扇,不過好似第10代CPU之後就沒有附送,因為自從10代CPU發熱量開始過大,原廠附送的下吹式風扇已經不足以用來降溫,所以某程度上是減少了電子垃圾的出現。
最初嘅時候其實我都係諗住買塔扇,因為迷你機箱塔扇比較適合,唔使再花時間研究水冷水管走線方向,而且唔使擔心水冷液洩漏問題,更甚嘅係相同情況之下,120mm嘅水冷表現比塔扇更差,所以本身都唔諗住安裝水冷。但係正如我一直都咁講,你想同現實總係相差好遠,啱啱先講完唔會買水冷,但係選擇零件嘅時候因為商家做緊優惠,買GIGABYTE嘅主機板,可以用$500價錢選購GIGABYTE 240mm一體式水冷,需要會增加安裝難度,但係可以大幅減少噪音,加上同塔扇價錢相差不大,同朋友商討之後決定選擇購買水冷。
又到呢個課外小知識時間。一體式水冷主要分為120mm、240mm同360mm,簡單啲講就係可以裝到幾多把12cm嘅風扇。當然數字越大,散熱性能越好,但係所佔嘅地方亦都會更大,而且價錢亦都會更好。但係請留意,如果以目前12代CPU來講,120mm嘅一體式水冷散熱表現絕對比塔扇差,所以如果想用12代CPU,最少必須考慮塔扇或240mm或以上的水冷。另外,這些只是標準尺寸,有部份廠商會製作340、380mm呢一種奇怪尺寸嘅水冷,所以購買之前請先確保機殼能否安裝特別尺寸的水冷。
主機板
正如我上面咁講,我朋友唯一一個要求就係要一部迷你電腦,咁所以主機板選擇就只有ITX。但係始終12代CPU算係一個市場上頗新嘅產品,主機板嘅選擇已經唔多,加上仲要係ITX,選擇又小又貴。正如我上面咁講,因為選購GIGABYTE主機板可以用優惠價錢購買GIGABYTE的一體式水冷,所以自然就係選擇GIGABYTE主機板。
雖然是鹹魚青菜各有所號,但係始終仲要預留預算比顯卡同埋供電,所以就唯有選擇最平嘅B660I 主機版。雖然係ITX主機板,但係用料已經比好多平嘅M-ATX主機板優勝(不過又咁講,而家大部份嘅紀錄都係用ITX主機板上面誕生)另外,12代雖然可以選擇支援DDR4 或 DDR5 記憶體的主機版,但始終目前市場上DDR5記憶體嘅產品仍然屬於少數,價錢仍然偏向昂貴,所以就選擇只支援DDR4的主機版。啊,如果有少少電腦常識嘅人,可能會問我做乜買可以超頻嘅CPU配一塊唔可以超頻嘅主機板?其實無他嘅,都係價錢,加上我同我朋友講完佢都唔知咩叫超頻,所以當係一個隱藏功能Www
成日見到ITX、M-ATX、ATX、E-ATX呢啲主機板選擇,但係唔知有咩分別?其實最大分別就係尺寸同埋擴充性。ITX嘅擴充性比較細,大部分只可以插兩條記憶體同埋一張顯卡;M-ATX同ATX就係普遍人使用嘅主機板,擁有良好嘅擴充性,大部份都可以插四條記憶體同埋一張顯示卡,而且還有額外空間安裝其他擴充設備,例如擷取卡同Wi-Fi卡等等;而E-ATX就擁有最大嘅擴充性,最少可以插八條記憶體同埋四張顯卡(前提係要你有錢) 另一個大家成日見到嘅就係主機板型號,前面嘅英文字母就係代表用料,當然越好嘅用了價錢亦都越貴,但係亦都可以超頻同埋有穩定嘅供電,雖然最平嘅主機板亦都可以確保有穩定嘅供電,但係就唔會有最高級主機板嘅供電穩定性。另外後面嘅數字就係代表對應嘅晶片組,基本上每出新一代嘅CPU就會對應新一代嘅晶片(呢一方面我都唔係好熟,所以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就去搵Google大神問問)
記憶體(RAM)
自從DDR4開始普及之後,就產生咗一個純粹美觀但係無實際作用嘅副產品:RGB燈光,又名電子花車。如果能夠配合其他設備,例如主機板,CPU散熱器、機箱風扇等等,燈光設計絕對可以媲美一場精彩嘅煙花匯演,但另一方面來講亦都其實係一種光污染。但係好彩,我朋友對於電子花車完全無興趣,甚至乎強烈反感,所以我在選購嘅時候都可以不用考慮RGB版本的記憶體。正如其他電腦零件一樣,價錢越貴,性能越好。但係始終總有上限,因為仲要預留金錢選購顯卡,所以我只是選擇了兩條16GB 3200MHz嘅記憶體。
記憶體容量數字越大,代表每秒可處理容量當然係更快,但係要留意番主機板是否支援32GB或者以上嘅記憶體,因為要2020年後推出嘅主機板才開始部份支援32GB以上的單枝記憶體。至於後面MHz 也是相同道理,數字越大,每秒可處理嘅數量亦都越大,但係現實就係荷包嘅厚度決定一切。不過老實講,除非你係要用AutoCAD呢一類工業用繪圖軟件,否則其實32GB或者64GB已經足夠,而MHz方面,除非係選用DDR5或者高階嘅DDR4,否則3200MHz 或者3600MHz已經足夠,因為正常使用,就算係玩3A大作,都好難睇得出分別。
顯示卡
如果一提起顯卡,相信大家好自然就會想起掘礦。而所帶來嘅副作用就當然係顯卡價格暴升,即使去到2022年嘅今日,顯卡嘅價格依然係持續穩定上升,咁所以與其繼續等落去,不如早日入手,早買早享受。當然你亦都可以選擇二手,但係始終唔清楚上一手用家嘅用途,所以極度不建議入手二手顯卡。
雖然3090已經推出市場一段時間,但係始終價格仍然高昂,係餘下唔多嘅預算情況之下,所以我選擇咗比較平嘅 3060。至於買咩版本?當然就咁睇最平嘅入門級,單風扇因為生意唔好所以不作考慮,三把風扇、Turbo 渦輪增壓版本就因為機箱大細問題未能安裝而不能考慮。雖然只有兩把風扇,散熱方面一定唔夠三把風扇優勝,但係好彩因為CPU已經改用水冷,CPU產生嘅大部份熱量都經過冷排離開,而大部份其他零件散熱均不大,透過水冷抽風的風扇已經可以冷卻,所以餘下嘅就只係得返顯卡嘅風扇散熱,所以即使沒有額外風扇排放熱氣,但係仍然不會導致機箱內部積熱。
顯卡呢樣嘢就真係因人而異,目前市場上最新最缺嘅就當然係3090,一張差唔多要接近一萬元,但係始終真係平有平玩、貴有貴玩,所以要揀一張合適自己嘅顯卡,始終都係要睇自己嘅需求而決定。 另外選購嘅時候,盡可能選購兩把風扇或以上而且要額外插電嘅顯卡,因為顯卡運算時期會產生超高熱量,兩吧或以上風扇先至可以順利將熱量迅速排走;以額外供電係因為如果長期倚靠主機板供電,對整個主機板嘅傷害很大,所以盡可能選購額外供電嘅顯卡除咗可以減低主機板負荷,更加可以令到顯卡運算時能力大增。
機箱
雖然我一直都話係呢一部係一部迷你電腦,但其實體積上都唔係話好迷你。朋友當初要求係想好似手提電腦咁輕巧,但係如果主機板加上記憶體其實已經厚過一部手提電腦,咁所以我同佢都搵咗好耐合適嘅機箱。我哋當初有諗過係淘寶購買K39超級迷你機箱,高度只有兩罐汽水,長度接近4分3張A4紙,厚度大約30cm左右,而且價錢只需159人民幣。但係因為網站標示整個包裝重量接近3KG,即使是採用集運模式,運費比機箱價錢更昂貴,而且無人知道集運嘅時候會唔會整爛機箱,所以唯有放棄繼續尋找。
經過多番商討之後,最後決定採用Cooler Master NR200P機箱,雖然比原本決定貴超過四倍,但係始終不用再考慮額外運輸的問題,而且是行貨,就算有問題也可以拿去維修,雖然我唔知道機箱可以如何維修。
機箱主要分為ITX、M-ATX、ATX同E-ATX版本,每一個版本均可以向下兼容所有主機板。不過選購嘅時候,如果可以,盡可以選購電源放在下面嘅機箱,因為咁樣當電源抽取空氣冷卻嘅時候,唔會抽取機箱內來嘅廢熱,減低電源因為長期處於高熱狀態而導致壽命減少。
硬碟
雖然SSD擁有良好嘅讀寫速度,同埋體積細小,絕對係現在組新電腦不可或缺嘅一部份。但始終SSD壽命比傳統硬碟短,所以原本打算SSD只是用來裝Windows 系統,其他資料放在HDD,但因為經過量度之後,安裝水冷同顯卡之後機箱已經沒有空間安裝傳統3.5吋的HDD,甚至乎是2.5吋的SDD 安裝也可能會遇上問題,所以便決定改為安裝PCIe 4.0 的SSD,發揮整部電腦最大效能。
因為唔可以安裝傳統硬碟,所以唯有選擇容量比較大嘅SSD。不過老實講,雖然市面上PCIe 4.0的SSD琳琅滿目,但係相可靠嘅其實真係得幾個牌子。咁所以最後我選擇咗Samsung 980 PRO 2TB 版本。雖然索價唔平,但係始終Samsung採用嘅係自家晶片同埋控制模組,相比其他牌子,更加有信心保證,而且更加有五年保養。
其實選購SSD時候我都係參考巴哈SSD選購指南黎到選擇,因為啱啱推出SSD嘅時候成日聽到好容易壞,所以我自己對於呢項技術都係有所保留。但係近幾年嘅科技進步,令到呢個技術逐漸成熟,所以亦都開始回復信心,而且呢一個牌子有好多用家表示可以安心使用,所以成部電腦呢一個部份,我覺得如果可以的話,盡可能用多少少錢買啲比較好嘅牌子,始終如果用一些不知名嘅牌子,可能好快就會令到所有資料消失。 另一方面,SSD嘅發熱量亦都不容忽視,如果主機板有提供散熱裝甲,咁當然就最好啦。但如果係一啲比較舊或者比較平嘅主機板可能就未有提供,咁所以盡可能都要加裝散熱,哪怕只係係街邊執一塊銅片,都已經比沒有加裝任何散熱設備好。不過即使今次主機板有提供散熱裝甲,我仍然在後面貼咗一張散熱用嘅銅片,雖然散熱作用唔知有幾多,但係總好過乜都無。
電源
我對於呢啲超迷你機箱來講,要用嘅當然就唔係普通嘅電源,而係特別嘅SFX電源。除咗特點係比一般嘅ATX電源細同輕巧之外,價錢亦都幾何級數上升。正常一體式750W 80 Plus電源可能講緊$300左右已經有交易,但係SFX因為特別精細,而且選購嘅人比較少,加上因為要遷就機箱大細,大部份都係採用全模組化設計,相同功效情況之下,SFX電源索價超過三倍,接近$1000。但始終市場上選擇有限,所以唯有選擇一直也是信心保證的 Cooler Master。(其實我唔係想幫人賣廣告,但係能夠選擇高功率嘅SFX電源實在唔多)
電源安全認證有分80 Plus至到80 Plus Titanim,分別就係在於電源轉換效率,越高效率價錢越貴,詳情請參閱維基百科。 另外,電源主要有分一體化、半模組化和全模組化。一體化電源就將全部線都有接駁,但係就唔可以增加或者減少接口,所以好多時見到電腦會用索帶索住一大堆唔用嘅接口;半模組化就係只提供必理要嘅電線(CPU供電、硬碟供電等等),其他就要自行安裝;而全模組化,顧名思義,全部線都要自己接駁,但係優點就係用果條就淨係需要駁果條,完全唔會有多餘嘅線,對於呢啲迷你機箱絕對係一大幫助。 大家買嘅時候成日都聽到"採用日系電容"呢一類形容,最大分別就係安全可靠性比其他地方出產的電容更為優勝,不過大部份高瓦數嘅電源供應器都已經成為標準配備,你都好難聽到唔係標榜採用日系電容嘅產品。
最後就同大家講一樣都幾得意嘅野。其實係組裝初期我亦都有研究過幫朋友將部份零件改為二手零件,從而節省價錢。電腦我覺得可以買二手零件嘅部份就只有CPU同埋記憶體,因為呢樣樣嘢會壞嘅機會率係比較低,雖然唔係話100%唔會,但係最少咁多年以來大家聽到呢兩樣零件會壞嘅機會真係好少。咁當然啦,亦都要先警告大家,二手零件風險超級大,如果沒有足夠經驗絕對不要嘗試,因為稍有差池,你可能將要面對無限輪迴除錯時間。咁所以為咗方便同埋盡快可以使用,咁所以今次就完全唔考慮二手物品。
原本我有諗過繼續講組裝過程,整個組裝過程其實同砌積木一樣,而且全部零件都有防呆設計,基本上只要有睇說明書好難會裝錯。但因為我同建議安裝方法有唔同,加上為咗遷就水冷走線,基本上裝咗一次之後清拆重裝,所以就唔攞出嚟同大家講啦,費事誤人子弟。不過安裝完成之後,我只係想講一樣野,就係呢啲迷你機箱,就算係120水冷都好,都唔好裝,而且我更加係要裝240水冷,因為走線問題犧牲好多位,而且安裝難度甚大,之後更加要長期留意水管情況,因為走線有少少違反地心吸力,有機會影響到水泵運作。
再次感謝你又睇完一篇廢文,當然啦,走之前繼續希望你可以慷慨解囊拍五下手,作為繼續支持我嘅原動力,下星期六再見,多謝大家。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