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工智慧助手寫作

leetron
·
·
IPFS
·
人工智慧撰寫的文章雖然存在準確性和偏見方面的問題,但它們仍然可以被視為有益的合作者。我們應該將它們當作進一步探索的指南,並利用它們的研究來幫助發展自己的觀點。這樣,我們可以與機器和諧地合作,製作出迷人的作品。

Steven Covey的書"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西遊記"更是一部在華人世界人人耳熟能詳的古典名著。那你有沒有想過"從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的觀點來看西遊記"呢?請看下面兩篇相關的原創文章:

《第一篇》: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講述唐朝玄奘大和尚到西天取經的故事。 《七個成功習慣》是美國作家斯蒂芬·渥普森的著作,提出了七種有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如果從《七個成功習慣》的觀點來看《西遊記》,可以發現玄奘大和尚在故事中恰好體現了這七種成功習慣。

以結果為導向(Be proactive):玄奘大和尚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取經,他主動採取行動去實現這個目標。

建立優先次序(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玄奘大和尚在旅途中不斷思考自己的目標,並根據目標建立優先次序,避免被不必要的事情分心。

先做最重要的事(Put first things first):玄奘大和尚在旅途中,對於取經這個目標而言,最重要的事就是專心致志地學習佛法,他因此把其他事情放在次要地位。

思考、計劃、執行、核對(Think win-win):玄奘大和尚在旅途中不斷思考如何與他人協作,從而促成了許多有益的交流和合作。

真正溝通(Seek first to understand):玄奘大和尚在旅途中不斷嘗試與周圍的人進行真正的溝通,他聆聽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並努力去理解他們的觀點。

建立信任關係(Synergize):玄奘大和尚在旅途中建立了許多信任關係,他與周圍的人協作,從而促進了互惠互利的合作關係。

經常性自我改進(Sharpen the saw):玄奘大和尚在旅途中不斷自我改進,他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並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總的來說,《西遊記》中的玄奘大和尚就是一個體現《七個成功習慣》的典型人物。他設定了明確的目標,並主動採取行動去實現目標;他建立優先次序,把重要的事情放在首位;他與周圍的人進行真正的溝通,建立信任關係;他不斷自我改進,使自己能夠更好地完成旅途中的任務。

《第一篇完》

《第二篇》:

西遊記》是一部經典的中國小說,體現了史蒂芬-柯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中所倡導的許多價值觀和原則。在這段旅程中,孫悟空和他的同伴們展示了一種承諾,即專注於他們的最終目標,積極主動,把事情放在第一位,考慮雙贏,首先尋求理解然後被理解,與他人協同,以及磨刀霍霍。

孫悟空的旅程始於他受命護送玄奘去印度取回佛經。這一任務將柯維的幾個習慣付諸實踐。首先,孫悟空表現出對其最終目標的高度關注。他不允許自己被無關緊要的任務或自己與同伴之間的小爭吵所干擾,而是一直致力於幫助玄奘完成任務,無論出現什麼障礙。此外,孫悟空還非常積極主動地領導他們的探險活動。他經常為危險的障礙物找到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並積極努力尋找擺脫危險境地的方法,無論這些境地看起來有多麼可怕。

此外,孫悟空還表現出高效的時間管理技能,將緊急任務放在優先位置,而不是那些可能阻礙他們進展的休閒活動。例如,孫悟空沒有在路上停下來吃長飯或延長休息時間,而是確保盡快完成所有必要的任務,以便他們能夠盡快向最終目的地前進。此外,在整個旅程中,他和其他人物之間的任何分歧總是通過合理的討論來解決,而不是訴諸於肢體暴力;這再次反映了柯維的雙贏思維習慣,即尋找雙方都能從解決方案中獲益的解決方案。

最後,孫悟空還在整個旅行過程中練習自我發展,定期離開其他人,以便冥想和反思最近發生的事情;這加強了柯維的想法,即為了個人在精神和心理上的成長而磨刀霍霍。所有這些美德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按照《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所概述的原則生活的有力證明;使《西遊記》成為經久不衰的經典,即使在其最初出版日期的幾個世紀之後,其教訓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第二篇完》

這兩篇文章都不是我寫的。第一篇是這幾個禮拜快速竄起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寫的,第二篇是老牌人工智慧書寫軟體Jasper寫的。

這兩個軟體處理起中文來都沒問題,甚至對中文傳統章回小說西遊記的內容和內涵的理解也基本無誤。兩篇文章或許沒有令人驚艷之處,但至少都非常切題、中規中矩、言之有物。最重要的是你把題目給了二個軟體之後,他們遲疑了一兩秒之後,馬上就開始動筆,整篇文章花了一兩分鐘就一氣呵成。要是要我老人家寫一篇類似的文章的話,恐怕光是研究這兩本書就得花數星期或數月之久。而且你如果對這次AI軟體產生的文章不滿意,也可以隨時請AI軟體再寫一篇,它們絕對不會不耐煩。

當然AI產生的文章常常內容的正確性不見得可全信,很多論點或有以偏蓋全、不符合公認的社會價值與潮流的顧慮。不過我個人認為對一個人類作者,不用直接把AI寫手產生的文字照章全收,但可以把AI寫手當作一個博古通今、無所不知、隨時都在的好友。當人類作者想對某個課題發表意見時,可以先讓AI寫手就這個課題寫個十篇八篇文章,人類作者再把這些文章去蕪存精,同時整合進自己的洞見和論述,那就等於是成就了參照多方觀點的一篇好文。換句話說也就是把AI寫手當成研究和寫作的助手,合力完成一個作品。

《上面的最後一段是我寫的。下面是請Jasper幫我修改過的。你覺得是我還是AI寫的比較好呢?》

儘管人工智能撰寫的文章在準確性和偏見方面存在潛在問題,但它們可以被視為有益的合作者而不是對手。它們對所寫的主題提供了寶貴的見解,而這些見解是人類作家自己無法獲得的。與其完全依賴它們所寫的東西,不如把這些文章當作進一步探索的指南--利用它們的研究來幫助發展自己的觀點,然後再將其轉化為具有吸引力的文章,將多種觀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通過這種方式,人和機器和諧地合作,從頭到尾製作出迷人的作品。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eetronLeetron,中學時文科成績總比理科好,但大學和研究所時選擇了理科,也從事了理科相關的職業。理科有其美的一面,現在退休了,又想回來用餘生追求文科的美,特別是想用文字來表達科技領域中人文的一面。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識別寒冷氣候下心肌梗塞或猝死的警告信號

夏天、疫情

那個夏午和數學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