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虛與自信
自信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讓人快樂,也給人他人的信任。不過在這個國際化的時代,這題目好像沒那麼單純了。沒有自信的後果,可能不是在歷經滄桑後遇到伯樂而大放異彩,而可能會把你全家餓死。
想像兩個人搶一份工作,甲君實力八十分,自信六十分;乙君相反,實力六十分,可是信八十分。
讓我們且先把傳統東方社會給我們的教誨拋開。同樣身處這個時代的我們,會押注誰能得到工作呢?
一、自信
台灣的社會環境自然會讓孩子不自信。不注重天賦和性向,不喜歡孩子提問,服從的孩子討人愛,意見多、想法多的,如果書讀不好,不就是問題兒童嗎?過度強調孩子的缺點,卻沒有給優點發揮的空間和市場,企業愛的是機器人,公部門需要的是殭屍,釘子冒出頭就被敲。這樣孩子會沒自信好像也正常,反正怎樣都被打槍。
再談家庭文化,孩子要做一件事,還不是自己說了算,每每要過長輩那關,一點獨立性都沒有,每個決策都麻煩,久了也會累會懶,不能為自己負責,也沒有成就感。長輩太擔心孩子,什麼事都替孩子持悲觀態度,追求最穩妥,最後孩子不再有意見,讓長輩一切代為決策者,屢見不鮮;自信之類,於是成為侈談。至於奴性也者,是否由是有溫床可趁,看官自由明辨。
就業市場與職業文化太過狹隘,不能接納多元,可是人本來就是多元的,這樣的現象可以先影響生計再影響家庭。這實在不是培養自信氣質的社會環境。
二、 謙虛與自信
我認為謙虛和自信應該要可以兼備。
我想把謙虛定義為「不自滿」,也就是永遠不認為自己已經登峰造極、沒東西可學了、從別人身上學不到東西了;甚至可以與「謙卑」互換,卑者,低也,不自視高人一等,不征伐,不欺凌,這些都是謙虛或謙遜的表現。
但是「自信」,則是對自己正面的評價,無論是認同自身特質、能力,或是當面臨機會時,不畏縮,敢於挑戰自己應能挑戰的,甚或對自己的言論負責,敢於出口、敢於行動,卻是基於自己十分明白的理由,這些都是「自信」。
這兩者在這樣的定義下,顯然毫不衝突。
我希望,藉由概念的釐清,減少混淆,來讓我們的社會突破一些困境。能力強,技能強,若無用武之地,也是一場空。對自我的錯誤評價,比起無能還要可怕或可惜。
共勉!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