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非所值的莫奈藝術展

張少貞
·
·
IPFS
·
Art tech是近年藝術圈潮流,但請勿以此為噱頭,認為只搞個足以滿足社交媒體需要的科技藝術節目,有足夠噱頭找贊助及合作團體已算是藝術工作。
莫奈展外觀,是,就是個帳幕

想起來仍有點肉刺。316港元(40.5美元)一張票,個多小時消耗了。忘記那些花巧形容,或看似追上潮流的「沉浸式體驗」(immersive experience),簡單形容,「尋找足印.莫內」是把莫奈近二百幅作品,透過科技在帳幕流動呈現,希望令觀眾投入莫奈世界,更能和他創作時的感受作品接通,觀畫不再是平面感受。

不過,此展的最大看點也就僅比利時Dirty Monitor的科技創作而已。地點是戲曲中心(柯士甸站出口)外面的文化廣場,帳幕應是為此展而臨時搭建,甫看上去有點簡陋,惟提醒自己別妄下斷語,看清楚再說。

現場展版資料反映,主辦單位不認真辦莫奈展覽。

現場展版講述莫奈的足跡,以及簡述其人生,但印象派(impressionism)是什麼、藝術上的革新意義、莫奈緣何成為印象派開創及代表人物,展版資料欠奉。初次認識莫奈或印象派的人,不會從這觀賞汲取多少養份,除非自行搜查。然而,一個個人票收費316元(入場288元,VR體驗另加28元)的展覽,訪客要求較高是合理的。若不求深度,只求打卡和有啲嘢玩吓消磨,另計;但求找一些家庭消閒活動,親子家庭優惠套票(2成人+1小童)231元,可以考慮。

最令我看不過眼的,是展版文字粗疏。英文文法錯處不少,看得我大皺眉頭,中文也不乏語病,有些地方,我甚至不明白想講什麼。在我眼中,主辦者辦事不認真,不誠心推廣藝術,認為只搞個足以滿足社交媒體需要的科技藝術節目,有足夠噱頭找贊助及合作團體已過關。

「At the following Salon」,中文版是「在繼年的Salon」,真的是個意思嗎?

1877年和1878年的英文,應重寫。

我猜,應先有英文版,中文版為翻譯,但英文版不似原文,像不知從哪裏譯來(AI或Google Translate?),然後再譯為中文,讀上去很奇怪,有時比對中英文內容,也非完全一致。

另外,我初相識Monet時,他是莫奈,這個展,他變了莫內。思考原因,是廣東話和普通話發音之別?主辦者選擇了後者,和贊助的中国地產商有沒有關係?

「沉浸」後,我有點後悔,寧願把三百多元支持外國的博物館,如大英博物館、V&A、Tate Britain;或者買香港博物館全年通行證,一個人一百元,還有餘錢;或者看M+一個展覽,好像只需二百元左右。

已告訴朋友,想沉浸式體驗Monet,看是次展覽的官網已知一二;網內也可找到主辦單位資料。En Voyage with Claude Monet (envoyage-monet.hk)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