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學者的散文――陳煒舜《堇塘雜文錄:以寫療寫》
文|鄭政恆
陳煒舜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教授,而《堇塘雜文錄:以寫療寫》就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學者散文集。
《堇塘雜文錄:以寫療寫》分為師友憶舊、文化隨筆、影劇聲光三輯,從書中散文可見陳煒舜上佳的文筆,而幾乎每篇文章都附有作者的古典格律詩,更見學人的修養風采。
余光中在〈剪掉散文的辮子〉,如此形容學者的散文:「它包括抒情小品、幽默小品、遊記、傳記、序文、書評丶論文等等,尤以結合情趣、智慧、和學問的文章為主。它反映一個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靈,往往令讀者心曠神怡,既羨且敬。」梁錫華在〈學者的散文〉一文中說:「在整個散文的廣大世界中,是造詣極高,彈性較大,內涵較豐的。」這是學者散文的特色,也是陳煒舜散文的特點:有智慧和學問,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令人羨慕。當然,如果讀者對於中文系學者的世界,感到遙遠而陌生,這本散文集的一些作品就只可以敬而遠之了。我想這本書難免是屬於精英小眾的,但無礙其中的文學和文化價值。
「師友憶舊」一輯,刻劃了學術活動和學人形象,文章描述了陳煒舜所屬的學術圈子,文中有許多學者的名字,有些只是名單中的一人,有些則經過陳煒舜的濃墨細描。例如〈寧識杯中也真意――懷曾永義老師〉和〈閎中肆外足千秋――敬悼亦師亦友的黃德偉教授〉,都是緬懷學者的悼文。曾永義(1941—2022),生前是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大學特聘硏究講座教授、戲曲專家,他平生嗜酒,留下《酒党党魁經眼錄》,從〈寧識杯中也真意〉一文可見曾永義和陳煒舜的交誼,從曾永義帶人「酒党」一小段,半頁紙寫出曾永義豪邁的性情。〈閎中肆外足千秋〉寫前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主任黃德偉教授(1946—2022),人物面目相當分明。我與黃德偉教授只有一面之緣,當時黃教授在澳門定居,印象中頗為健談,對大學的人事安排自有主見,我們還談及詩集《火鳳凰的預言》和他的新詩創作。當然,黃德偉與陳煒舜是知心朋友,了解甚深,下筆情感強烈,非我的一鱗半爪可比。
「師友憶舊」一輯中,有一篇散文不可錯過,〈青史有情成道紀――段祺瑞《正道居集)因緣漫說〉談及《正道居集》的覓得、研讀、作註工作,可知陳煒舜專著《感世與自適:北洋元首的文學場域》中〈「國勢飄搖慮陸沉」――段祺瑞《正道居集》之感世宗旨探論〉一章,背後的學問工夫,更有趣的是陳煒舜的青島之行,原來青島有芝泉路(段祺瑞字芝泉)和段祺瑞主持建造的湛山寺,這趟青島文學散步帶來特別的見聞發現。
「文化隨筆」輯中文章全部出色,陳煒舜學養豐富,出入古今中外,令人羨慕,〈滔滔江漢映卿雲――試談北洋元首任內的詩作〉是陳煒舜學有專精的研究範疇,經過他的解說,我們才知北洋元首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段祺瑞六人都有詩文傳世。〈滔滔江漢映卿雲〉大概就是北洋元首詩作的精簡要覽,方便入門了解。〈重撫殘篇說大荒――余英時遺詩談略〉原刊網站「虛詞」,余先生去世後不久刊出,其時牛津及聯經版《余英時詩存》還未推出,陳煒舜的文章先聲奪人,而文中聯繫余先生力作《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也與二人曾任教的中文大學相關。〈遊園易悟有為法――二○○四年對聯置換事件一瞥〉為「文化隨筆」一輯壓陣,文中審視香港康文署轄下公園中的對聯,盡見陳煒舜的學養,香港讀者也倍感親切地道。
《堇塘雜文錄:以寫療寫》的第三輯「影劇聲光」,為陳煒舜的藝評、影評、畫評、樂評文章,全皆見陳煒舜豐富的知識內涵,〈榻向天方付夜譚――電影《Drive My Car》窺隅〉一文,審視村上春樹原著小說、契訶夫《凡尼亞舅舅》以及濱口龍介電影《Drive My Car》,以欲望為主線,看得仔細,確是上好評論。〈紅顏白骨都難識――《誰與誰共母》中母系與父系的平行與交會〉、〈三叉路口如何向――張愛玲小說與電影中的混血男女們〉等評論文章,觸類旁通,往往牽連不同藝術領域及作品,為讀者打開視野,非一般簡單的印象式評論可以攀比,但又絕不是學究論文般長篇大論。
陳煒舜的《堇塘雜文錄:以寫療寫》是相當典型的中文系學者散文集,但他以深厚的學問,出入古今中外,令這本書不太典型,甚至乎自成一格,《堇塘雜文錄:以寫療寫》允為出類拔萃的學者散文集。
(本文由藝發局提供。)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