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063《史記》卷四〈周本紀〉03:你知道司馬遷發明了什麼嗎?

鱷魚把拔
·
·
IPFS
·

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務,不窋以失其官而犇戎狄之間。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劉立。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修后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道之興自此始,故詩人歌樂思其德。公劉卒,子慶節立,國於豳。

──────────────────────

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去世後,由他的兒子不窋(ㄓㄨˊ)繼位(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晚年適逢夏王朝政治衰敗的時期(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因此夏王朝宣布廢除「后稷」這個官職,不再務農(去稷不務),不窋因此失去官職,並帶著部落流浪到戎狄地區(不窋以失其官而犇戎狄之間)。不窋去世後,「周」部落繼續由他的兒子「鞠」,以及孫子「公劉」相繼領導。

這段看似毫無問題的敘述,時間上卻難以契合!因為堯舜時代的「棄」與他的兒子「不窋」,這兩代人怎麼可能從堯舜到夏王朝的衰敗期呢?!況且,司馬遷筆下的堯舜都活了百歲左右,其間還有大禹、帝啟等等人物,除非「棄」活了兩百歲,否則他跟他的兒子不可能經歷過堯舜禹這些時代,然後還能活到夏王朝的衰敗時期。那麼,到底這段敘述的問題出在哪裡呢?

適逢前幾天聽到一段演講,我才知道對中華文明來說,司馬遷最大的貢獻,其實是發明了「時間」。司馬遷「發明時間」?或許看來有點荒誕,但其實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上古時期的每個部落都有各自的傳說與譜系。夏民族有自己的歷代譜系,商民族也有,周民族當然也有,這些各自的家族歷史在那個沒有統一紀年的時代裡,就像是身處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一樣,各自上演著自己的傳奇故事。

這些各國的史料經歷過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火,以及秦帝國的焚書之後,擺在司馬遷眼前的是堆雜亂無章的各家族、部落的歷史。因此,為了排序每個事件的先與後,司馬遷一定用了很多心力,最後才幫我們整合出這段從五帝到三代的歷史。雖然,其間難免會出現有些「時間」是接不上的情形。

由此來看,確實是司馬遷發明了一個「時間」來串聯起在他之前的所有歷史。我們今日之所以知道五帝後面要接三代,三代後面有春秋戰國,這都得歸功於司馬遷的整理。

換言之,我們才可以理解為何司馬遷會寫出這段應該錯誤的內容。我想,或許「棄」與「不窋」之間,還有很多世代是司馬遷也查不到的資料吧!

言歸正傳,「棄」的曾孫子「公劉」雖然生活在戎狄地區,但仍舊延續著「后稷」這個官職的職責(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修后稷之業),不僅繼續從事農業生產,也四處考察每塊土地適合種什麼(務耕種,行地宜)。並從漆水、沮水,渡過渭水,伐取木材以供使用(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讓出門的人有旅費,定居的人有積蓄下(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公劉所居住的戎狄地區的人們也藉此改善了生活(民賴其慶)。百姓都感念他的教導下,很多人因此移居過來歸附他(百姓懷之,多徙而保歸焉)。周部落的興盛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周道之興自此始),所以詩人們為此創作音樂歌曲來懷念公劉的功德(故詩人歌樂思其德)。之後公劉去世後,兒子慶節繼位,在豳(ㄅㄧㄣ)地建立了國都(公劉卒,子慶節立,國於豳)。

透過司馬遷的記載,我發現了一個小細節,那就是周民族真正的始祖,會不會其實是「公劉」?因為到目前為止,周民族的人物中事蹟比較明確的,應該就屬公劉。除了跟祖先一樣擅長耕種外,還會透過伐木來為人民謀福利,因此得到人民的歌頌。相較之下,周民族傳說中的始祖「棄」,是否真的曾被堯舜誇獎?反而比較可疑。而且,司馬遷還特別提到「周道之興自此始」,是否表示其實公劉才是周民族的第一人?畢竟,後來建立周王朝的這個民族,應該很難接受自己的起點是位於戎狄之地的。因此,前面的那段「棄」到「不窋」的故事,會不會其實是周人自己想像出來,用以美化自己的出身的?但因為古人的時間觀念不強的情況下,才會導致司馬遷試著統一每個民族的歷史時,出現對不上時間的錯誤呢?

仔細想想,公劉之前的人物都不太真實,像是:「鞠」毫無事蹟可言,「不窋」是因為夏王朝廢掉「后稷」這個職位才逃到戎狄之地,但這段歷史在〈夏本紀〉中根本找不到。至於「棄」,除了擅長耕種外,其他內容都很不真實。所以,我可以大膽地假設一下:其實周民族本來就發源於戎狄之地,後來出現了一位擅長耕種,且對人民也不錯的「公劉」,後來甚至取代商朝,建立周王朝。為了掩飾自己曾經是戎狄的這段歷史,因而編出了自己的先祖其實曾經是堯舜時代的農官,甚至祖先還是因為踩巨人腳印而出生的。但因為編故事的功力太差,才會導致錯誤不斷的情形。 沒想到這樣解釋似乎也滿合裡的,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最大收穫。

原文連結鱷魚把拔談天說地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