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孑然的日子

壹肆說
·
·
IPFS
·
因為熱愛自由,所以喜歡孤獨,因為要成為真正的自己,所以過著孑然的日子。

只有一個,所以是孤獨,應該算物理客觀的描述。可是人類在只有自己一個的時候,容易覺得寂寞,所以追加主觀的情緒。至於孑然是否該覺得被這世界冷落,從我的視角來看,這兩個狀態不能畫上絕對的等號。

畢竟有時候真的是我自己和這世界保持距離,那個有時候,是我開著預設值的所有時候。那些時候的我,就像惰性氣體,外殼電子層處於穩定狀態,通常不會參與化學反應,不會和其他元素建立鏈結。

雖然我的穩定和原子結構的穩定不同,它們是因為達到飽和所以穩定,我是因為周圍空著所以穩定。比起物質和人際關係,我的匱乏感落在時間和哲學概念,自由是難以用三言兩語定義清楚的奉為圭臬。

叔本華說,「一個人只有在獨處的時候,才能成為真正的自己。如果他不喜歡孤獨,那麼他也不會熱愛自由。」在我的腦袋裡,這個句型的路要倒過來,從後面往前說。因為熱愛自由,所以喜歡孤獨,因為要成為真正的自己,所以過著孑然的日子。

要是只看著自己以外的這世界,當視野裡的判斷基準不再是自己,所有的參考值都來自他人,原本不存在的缺憾開始毫無依據地出現,咆嘯著張牙舞爪,掠奪心裡的安然,將靈魂啃食得滿目瘡痍,再爭相等待被填補。

在完成任何外來的期待指令之前,先完成自己的期待。記得吃飯睡覺,別餓死自己,根據自己想要的模樣,安排每天要做的事。想想我對自己的要求就這些,說嚴格是不太嚴格,說寬鬆還是有一定程度的自律。

不擔心擁有的太少,害怕擁有的太多。與其計較數量,更介意身邊這些是否全都在意識掌握的範圍裡,如果根本不記得或是不知道自己擁有,何必頂著虛無的名分,囤積用不到的東西、不需要的南北。

獨居生活的第五遷已過周年,同樣的四面牆和門窗,差別在於關注的細節逐漸調整,開始有自己版本的認知,而且持續更新。不是追求方正格局的風水,是偏好感受空間不被切割的一目了然;不是嚮往仿木地板的高級,是冬天的瓷磚太冰。

將各種想法裝箱,盡量記得出處但那不是最重要的事,前提是要自己認同。看過、讀過、思考過,問過靈魂是不是這樣想。打包行李並非封印留存,隨時可以再精挑細選,重點是在每個當下都要確認整理,不要因為跟隨風氣而收藏,不要因為容易取得而將就。

活著所求的差不多是那麼幾個想望,一個立足之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子,一個舒心愜意的家,一個天地夾縫間的一生燦爛,一個不是常規標準的答案。這麼幾個想望,追根究柢是一個想望。

只有一個,所以是全部,沒有缺塊也沒有缺半。無論這世界如何定義,追加多少慌張,既然手掌的預設值是攤開,不用一直想著要握緊拳頭抓住些什麼。這條路來的時候只有自己,走的時候只有自己,已經是完整的自己,過著完整的日子。

Photo by Julian Böck on Unsplash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壹肆說某年某月十四日生, 寫有意思的真實回應。 在生活的縫隙停下來思考, 用散文說故事。 祈願活著不違本心, 有餘裕對這世界溫柔。 Instagram @eses_say Threads @eses_say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在看完之後
12 篇作品

中國的形象焦慮症。在看完《紅色滲透》之後

在午夜之前
27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