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外遇這件事】
〖外遇是一種社會現象〗
外遇的議題一直存在於社會中,從歌曲、電影、電視劇等藝文創作演繹出潛藏的內心戲,到雜誌、新聞與社會運動都可以發現其蹤跡,讓這個被社會眾人隱晦不提的議題,開放廣泛地被認識及討論,讓大眾開始正視這個現象。
海外約會交友APP《JustDating》的調查發現,高達3成的台灣人都有過出軌經驗,其中有7成出軌屬於肉體關係!(ETtoday健康雲,2017)全球最大外遇網站「Ashley Madison」在其2020年市場調查報告指出,台灣去年相較前年的每月平均註冊人數成長高達35%,會員人數更高居亞洲第一。不同於大多數國家會員男多於女的情況,台灣以1:1.1的男女比例,出現女性註冊人員微幅多於男性的狀況。該網站有高達92%的會員並不考慮離婚,更有84%的人認為外遇反而是一種自我療癒的方式。(朱冠宇,2021)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曾做過一份「全國婚姻外遇狀況調查」,訪問1129位已婚男女,報告中4%的人承認自己有外遇,同時女性指出丈夫有外遇行為的也是4%,可以推論發生的比承認的多,現在看到的數據都是冰山一角,從上述的兩個網路數據,可能更展現了台灣人對多元文化與婚姻制度相對開放的態度。
〖外遇可能帶來的負向影響〗
簡春安(1994)近一步提出,外遇可能引發的危機如下:心理上的傷害、生理上的影響、事業上的危機、對名節有損、對子女未來關係的影響、外遇關係常以恨收場。
Zola(1981)認為,當配偶發現另一半有外遇時,大多數會感到震驚、憤怒、被傷害、被羞辱。而關於外遇者事件中配偶的調適歷程,武自珍(民83)分析外遇者的配偶認知不斷地評估整個事件和羞辱。而經歷的過程大致可分成以下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震驚且難以接受事實,邏輯無法正常運作,情緒及思考混亂的狀態,可能會出現行為困惑、到處查證及無法反應的現象。第二階段:常見的情緒有氣憤、羞恥、忍耐和矛盾。第三階段:在行為和情緒上會逐漸恢復平靜,可以冷靜思考。Olson、Russell、Higgins-Kessler與Moller(2002)指出外遇關係造成傷害經驗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雲霄飛車期(Roller Coaster),強烈的負向情緒反應,既生氣又自責,在關係的去留之間擺盪不定。第二階段是延宕償付期(Moratorium),情緒趨緩,有的可能會選擇分居冷靜,或找家人朋友等其他的支持系統,開始思索外遇的線索與過程,但不會有真正促進關係的溝通。第三階段是建立信任期(Trust Building),開放的面對與討論關係問題。
《外遇的男女心理》(高蘭馨,柯清心譯,1998)一書中指出,外遇會帶來生理遇心理衝擊,受傷的伴侶可能會經歷9種不同的失落感,這9種失落感都是源自一個遠超過失去伴侶的失落,那是一種更深沈的「自我」的失落,迷失了自己的價值與生命方向。因此,Gordon、Baucom和Synder(2004)認為外遇是最難以治癒的傷害。

〖外遇其實也有正向影響〗
以社會現象而言,外遇是一個大眾都知道的秘密,普遍的發生在生活周圍,卻又彼此諱莫如深。外遇衝擊著傳統婚姻制度與價值觀,會帶來如上述的諸多危機與負向影響,看起來百害而無一利,但是一個事件不可能只用偏頗的一面去看待,近年來也開始有不少研究指出外遇帶來的好處與正向影響。
根據統計,「有外遇的法國男女,有百分之十四的男人認為這種行為妨礙夫妻生活;但有百分之二十八的男人認為外遇對夫妻生活有益,而最令人驚訝的是有外遇經驗的法國女人,有少數認為外遇會改善夫妻關係。」(詹悟,1997)。李昂(1993)認為:「好的外遇可能像潤滑劑,使已經疲倦、厭煩、公式化的婚姻生活,因為第三者的介入和外遇的刺激,重新又回復在生氣。有外遇的夫或夫妻,嘗試一次奇妙的外遇經驗(當然是短暫的,已結束的),重新找回體驗夫妻間長期培養起來的感情的可貴,自然這就是外遇的正面意義。」Hunt(1996)曾經對於外遇的結果表示外遇造成的四種情況:一是外遇會對婚姻造成嚴重的傷害,二是外遇完全不會造成傷害,三是外遇帶來的滿足反而對婚姻有益,四是外遇雖然破壞了婚姻卻喚醒個人的能力。

〖事件沒有絕對的好壞,你可以決定它如何運作在自己身上〗
讀完以上的研究文獻,鼻子覺得外遇跟車禍一樣,一個碰撞在肉體,一個碰撞在心裡,被碰撞到之後,你可以選擇一直責怪兇手要求賠償,還是願意溝通和解?你可以選擇沉溺在自己很衰的情緒中,還是要視為消災轉運或是覺醒的契機?你可以咒罵對方開車技術不好,還是要回頭檢視自己是否也有疏失,或是不具足哪些能力?
發生碰撞了,痛是肯定會痛的,碎是肯定會碎的,允許自己一點時間徹底地哭,接受他人的攙扶,哭完了、傷口處理了就從地上站起來,好好面對與處理事情,該送醫就送醫,該和解就和解。(這裡輕描淡寫的每一句,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如何徹底哀悼?如何求助並接受他人的協助?如何處理傷口?如何重新站起來?如何回頭面對與處理?.......都是學問,以後慢慢聽鼻子說吧)
重要的是,碰撞後跌坐在地,不需要一直趴在地上哭,還一直拒絕路人的幫助,哭太久了會以為是你碰瓷人家呢~
碰撞後,重新站起身子,成為自己王國的主人,為生命中的碰撞事件負起屬於自己的責任,如果可以在傷痛中療癒,可以在破碎中重新整合,讓自己的國土可以得到修復與滋養,讓自己的國土可以更健全完整,將無常與碰撞都視為生命的提醒與覺醒的契機,把握每一次碰撞後可以成長的機會,如果可以做到這樣,有一天你會回頭感恩當年的意外碰撞。
*文章部分引用「配偶婚外情之離婚女性的個體化歷程之經驗研究」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