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情緒操控了嗎?其實你可以不用委屈自己:《好好的自己,別改歪了》

許多成功人士總在演講的時候告訴大家現有的成就是靠職場上的刻苦耐勞得來的,甚至還有為數不少的人表示即使無薪也要抱持著學習的心態去面對,因為唯有讓人感受到你為公司犧牲奉獻的誠意,才能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拔擢升遷。
每次聽到這些類似的言論,我總認為這是站在資方角度壓榨員工的說法,以看似「勉勵」的話語作為包裝,實則期望每個員工都如同奴隸般乖順地配合公司的要求以達到操縱的目的。
韓國作家艾莉莎在《好好的自己,別改歪了》這部作品裡提到自己大學畢業前即進入職場,但在就職的期間患上了恐慌症和憂鬱症,原因在於遇到情緒操縱與職場霸凌,雖然一開始對於不合理的要求有所質疑,但無論是職場同事或主管總是會告訴你這是「常態」,如果你因此感到委屈就是太過敏感或脆弱,也因為對於職場生態缺乏經驗,於是默默地接受這些自尊心攻擊,每當自己感受到不舒服的時候,便會更深信自己不懂人情世故或缺乏專業能力,同時也因為害怕自己離開現有的工作便會失業,更深陷於職場的情緒操縱而難以逃離。
我過去在職場的所見所聞與艾莉莎在書中提及的非常相似,比如組長在主管面前否認自己下達的指令,或是原本已經不需要加班的主管或組長把自己份內的工作分派出來給已經被工作量壓垮的基層員工,還有工作效率差或錯誤率高的資深同事反而可以領更多的薪水卻只做簡單少量的工作,許多職場上的不公平及惡意壓榨都是人性醜陋的展現,但多數人即便苦不堪言也因為受制於生計而不得不堅持下去,甚至對於新進的同事也展開相同的情緒操控手段,圖的只是讓自己能更輕鬆一點,畢竟當初也是苦撐過來的啊!
「吃苦當作吃補」、「我剛進公司的時候也是這樣」、「想要有所表現就不要想著下班時間」等類似的話語時常環繞在我們的耳邊,也讓剛進入職場的新鮮人誤以為這是必經過程,等到身心開始崩壞才驚覺這一切都是情緒操控,倘若我們一直擔心自己能力不足恐難以找到下一份工作,就很可能在惡性循環的迴圈裡出不來,或許可以仿照艾莉莎在書中提到的翻轉方式,讓這些威脅羞辱的言語成為刺激自己成長的動力,透過不斷精進自己的能力去增強自信,最後揮揮衣袖瀟灑轉身離開,反而開拓屬於自己的另一片天。
當然,這本書並非要我們非得離開職場,而是告訴我們如何判斷人際關係中的情緒操控,別因為他人的冷言冷語或刻意貶低而屈就自己,只要我們還保有健康的身心,就一定能活出真實的自我。
這是一本令我非常有共鳴又激勵人心的書籍,相信也能讓早已對生活沒有熱忱的讀者們重燃自信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