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 #12|老闆,我想找一本紅色封面的書!

閱讀筆耕
·
·
IPFS
·
說到紅色的書,大家馬上聯想到的是哪一本呢?我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是向來有「OO經典紅皮書」之名的⋯⋯

嗨!我是本週【創作者經濟IMO】電子報的主編閱讀筆耕,目前和 @雨果.Hugo 每雙週輪值一次編輯,帶你一起回顧本週精選文章(每週一上午六時派報)。也歡迎大家一起來「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即時交流。

👉 訂閱【創作者經濟 IMO】電子報 👈
👉 收藏本文的 Writing NFT 版本 👈

創作者經濟 IMO 週報 #12|老闆,我想找一本紅色封面的書!
這份電子報每週精選數則「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交流,鼓勵大家踴躍說出自己的觀點,所以取「IMO」(In My Opinion)作為名稱中的一部分。

我們關注各種對「創作者經營」有益的各種話題,例如創作技巧(不侷限於寫作)、心態及習慣養成、閱聽方法(輸入)、筆記方法(輸出)、文案、SEO、社群經營、數位行銷、數據分析、不同創作平台比較⋯⋯終而實現創作有價,結成「創作者經濟」的果實。

感謝上誼文化提供一本《農夫月曆》繪本,只要你是【創作者經濟IMO】電子報的訂戶,快來填寫抽獎表單,9 月 29 日 22:00 截止報名。

👨‍🌾 韓國繪本作家金善珍,將記憶中父母務農的身影化作手繪札記。
👨‍🌾 溫暖的筆觸,勾勒出生動的農村風景,以及農人夫婦和一隻小狗的幸福日常。

老闆,我想找一封多元觀點的電子報:


🟥 老闆,我想找一本紅色封面的書!

圖片來源:我的書櫃爆炸了 LINE 社群

閱讀筆耕 🙋 IMO:異中求同的策展手法

我和 雨果.Hugo 在編選電子報的時候,收錄完當週文章,總是在想要用什麼樣的脈絡把這些看似不相關的文章「異中求同」給串連起來。一般來說,負責穿針引線的關鍵字就會是當週電子報的標題。

不過有時候真的很難找到這個「紅色」啊(笑)!只好以頭條來當作標題了。

持續打磨身為「策展人」的基本功。

PS:說到紅色的書,大家馬上聯想到的是哪一本呢?我腦海裡第一個浮現的是向來有「文案經典紅皮書」之美名的《文案大師教你精準勸敗術》。
 

雨果・Hugo 🙋 IMO:驚喜包的概念

如果我在書局看到這樣的陳列書籍,我一定會覺得非常新鮮,也會想上前翻閱每本書。另外,我個人認為顏色選定紅色,視覺效果是非常好的,既醒目又熱情,擺在入口處彷彿盛情迎賓的老朋友。

前陣子我在整理手機的 APP 時,也很苦惱怎麼整理才會更方便查找,目前使用上最滿意的分類方法剛好就是以顏色區分,同一色系的 APP 就統一集中放置某一區塊,這樣找起來其實挺直覺快速的。

不過我認為書局這樣的擺設卻不是為了方便讀者查找,而是要營造一種驚喜感,這很像是在抽驚喜包的概念,對讀者來說,一個紅色囊括中外名家的作品,也產生一種幫助讀者跨出閱讀同溫層的附加效果。


🟦 錫蘭影片點閱破百萬,然後呢? by 黃哲斌

對於一般新聞讀者,首先是擺脫「只透過社群平台看新聞」的慣習⋯⋯至少「找出一個值得信任的媒體」,因為,臉書演算法不會推薦好新聞給你。

🟦 台灣媒體的下限能有多低? by 歐馬克

也跟你分享我已經十幾年不看新聞了
在臉書與其他社群,所有的新聞媒體都被我屏蔽和封鎖
政論節目與談話節目也都是不看的
你完全不用擔心這麼做會錯過什麼重大的消息
因為那些節目中的內容大部分都是垃圾
啟發性超低
對個人成長也毫無助益
這些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事

@Robert 🙋 IMO:一根藤上兩個瓜

雖然被台海隔開的兩塊土地,但我看台灣媒體很多的操作手法和這邊真的很像,和文革的套路思路都差不多,完全沒有新聞倫理,也不作事實查核,帶風向+抹黑。

這邊一聽到批評就覺得是境外勢力亡我之心不死,那邊喜歡說什麼同路人。不論是紅的還是綠的,手法都差不多,這都是從哪長出來的一根藤上兩個瓜。
 

雨果・Hugo 🙋 IMO:追蹤「相反」立場的言論

演算法會根據使用者的喜好投餵資訊,這是不爭的事實,完全避免使用社群媒體是一種選擇,但如果我就戒不掉社群媒體呢?不如選擇跟演算法和平共處吧!

演算法既聰明,卻也笨,因為它只能依據你的反應來回應,卻無法得知你的真實立場。

所以,即使你喜歡看特定的媒體及特定人士的意見,不妨開始去追蹤「相反」立場的言論,你會獲得兩種截然不同角度切入的觀點,這有助於打破厚實的同溫層,演算法也會因應調整,給予同溫層外的訊息。
 

閱讀筆耕 🙋 IMO:讓傳達過來的都是在意之事

黃哲斌的帖子中推薦了「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管道,讓我們從中找到至少一個值得信任的媒體。

我想到了一本書叫做《拒看新聞的藝術》,這本書的作者不看新聞的原因是因為雜訊很多;另外,他也認那些最熱議的消息,就算不主動去攝取,也會藉由其他方式(例如:從親人、朋友、同事的閒聊中)傳達到自己耳裡。

而逛完「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的網站後我有個感觸,儘管那些最熱議的消息最終會「不請自來」傳達到耳裡,但是——客觀上最熱議的事 ≠ 主觀上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消息還是得自己去挖掘!

我們必須打造/優化一個不被社群干擾(不受演算法擺佈)、可以自定義清單的跨平台資訊搜集渠道,有許多工具可以協助達成此目的,讓傳達過來的都是你最在意的事,而非熱議之事。


🟩 駭人聽聞的背誦教育 by 廖玉蕙

一位文友在臉書上 PO 文,說:升上七年級的女兒到凌晨一點還沒睡,只為「一字不差」地完整又完美的背誦國文課本裡的「注釋」。學校老師規定,國文小考要考注釋,而且必須連同標點符號、注音、字句⋯⋯

閱讀筆耕 🙋 IMO:界定自己的戰場

我注意到這篇帖子裡,廖玉蕙特別強調她對背誦「註釋」的厭惡,但她並不反對背誦其他「好文本」。因此,如果留言區有人拿「背誦明明就很有用」這件事情砲轟她,那就是失焦了,明明戰線架在山海關,你卻跑去了玉門關。

這是論說文下筆之前,非常重要的一個準備功夫——界定好自己的戰場在哪兒?讓我們來看看廖玉蕙主動拋出了哪些 attack,她再用哪些論述去 defend。

可解構為 Q&A 的形式:

⚔️ 那些「寫得好」的注釋,具有精煉準確的特質,有利學生的學習。值得背起來。

🛡️ 語詞的詮釋應該是非常多元的,好的註釋也絕不止於一種,何況還不乏荒腔走板的註釋,有甚麼值得記誦的價值?又哪值得「一字不漏」的背誦?

⚔️ 背誦對「語感」培養的重要。

🛡️ 要說「語感」的培養,恐怕「朗讀」會更有效,讀出聲音的節奏感,好的「文本」絕對比「註釋」更適合拿出來朗讀甚至背誦

(所以,廖玉蕙不反對背誦,她是反對「背誦註釋」,她界定了自己的戰場)

⚔️ 學生程度良莠不齊,背誦才有利評分的公平;背誦對程度不好的學生可以跟上腳步。

🛡️ 每個人的資質不同,有人記憶力特好,很會背書記人,但對記憶力較弱的學生,背誦往往無異酷刑,但無損於她對辭意的領會

⚔️ 有人喜歡背誦也受惠於背誦,所以,將心比心,認為「背」就對了

🛡️ 主動學習和被動的要求,效果是差很多的。一字不漏的背誦,和因為喜歡而想把它背起來的,也不是同一回事。

 
雨果・Hugo 🙋 IMO:善用工具、活用詞彙

我在中學的國文考試中,並沒有經歷過需要一字不漏地寫出註釋才有分數的狀況(偉哉國文老師),我以為意思寫對了就能拿分是很正常,這次新聞報出來,才驚覺仍有老師認同一字不漏背誦註釋這件事。

我認為活用的重要性大於背誦,而為了考試得分單純死記註釋,顯然對於活用詞語沒有幫助,倒不如讓學生把背誦的時間用於網路(善用工具)查找相關詞語用法,鼓勵學生在作文中使用!


🟧 關於博愛座,我的兩個親身經歷 by 誰說編輯不讀書(@Jin

真的,這個社會沒有你想像得糟糕!我們都能成為那個雪中送炭的人。

閱讀筆耕 🙋 IMO:事情比想像中美好

我想起了《真確》這本書。

書中有一個橋段在談「概括型」直覺偏誤,簡單說是一種「刻板印象」, 例如媒體時常取材「工程師被詐騙」「事後愈想愈不對勁」「三寶交通事故」「老人家情勒年輕人要禮讓座位」做為報導,而且標題總是很吸睛。久而久之,就會對特定族群有了成見。

有了求真習慣,我會再三警惕自己:當心別把特例當通則

我們的媒體也許自由,也許專業,也許追求真相,但獨立報導不代表能呈現真相:即使每則報導本身完全真實,我們仍可能因記者對報導的選擇而產生錯誤認知。媒體不是中立,無法中立,我們也不該期望媒體中立

謝謝 Jin 的分享,讓我們看到同一個主題,媒體不會報導的另一面。讓我們發現,事情比想像中的美好。
 

旅讀從心 IMO:處處都是博愛座

博愛座的話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提出來。

先來查查博愛座最初設置目的,是「紀念總統蔣公逝世週年,在北市各線公車上普設博愛座,以表示對蔣公追思之忱⋯⋯希望市民乘車時能主動讓座老弱婦孺,以發揮蔣公仁慈博愛的精神。」出自民國 65 年 4 月 2 日聯合報

  1. 若以表達追思之忱為初衷,追思應屬當時極權時代的產物,前總統蔣中正的功過仍待後代公評,若是以追思為目的,相信很多人會直接說廢除吧。

  2. 若是以發揮仁慈博愛的精神為目的,希望乘車時能主動讓座給老弱婦孺。我覺得博愛座的設置算是一種過渡措施,以有別於普通座位的設計,提醒我們(不只是坐在博愛座的人)可以讓座給有需要的人。以老弱婦孺為倡導呼籲,也是一種宣傳的效果,同時便於大家簡單區分,重點應該在於誰是真正需要座位的人。

  3. 如果民眾能養成這樣的觀念,不以身分、年齡,而是以真正需求者劃分讓座對象,也不以乘坐座位是否為博愛座為考量,那麼處處都是博愛座,都可以發揮仁慈博愛的精神,這樣的確可以廢除博愛座設計。

我其實相信很多人都願意讓座給需要的人,但囿於大家有點害羞,有時候不好主動詢問(因為對方如果只是月餅吃多了點,而不是懷孕就 GG 了);或是默默自己讓開,結果被其他不需要的人捷足先登(這個時候真的很翻白眼)。這時候覺得「祝你好孕」貼紙真的很棒,或是需要的人勇敢也有禮地先說出來,相信最後的結果常常都是溫暖的。


🟨 跨出同溫層的好書清單,希望給大家更多啟發 by 閱讀前哨站(@Waki瓦基

圖片來源: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粉絲專頁

雨果・Hugo 🙋 IMO:學習高 EQ 人士的情緒處理模式

有關這篇貼文的來由,詳見原始貼文圖檔的說明,這邊不再贅述。

簡單來說,這份公開放送的文學、哲學類書單,是源於瓦基開闊的胸襟。雖然瓦基提到,這位讀者點到的問題(較少分享文學、哲學這一大文類書籍)確實曾讓他感覺有點受到冒犯,但他並沒有在情緒高漲的當下回應,而是讓自己沈澱兩天後,以謙卑有禮的態度回信請教讀者推薦書單。

懂得等高漲情緒冷卻後再做決策,是高 EQ 的人會有的行為特徵

另外,我也相信這位讀者是站在一個純粹愛書人的角度來給予瓦基建議。我認為這位讀者的視角會比較中立客觀,因為他原本沒接觸過瓦基的自媒體,而是後來參加讀書會安排閱讀瓦基的書,他才認識瓦基。
 

閱讀筆耕 🙋 IMO:以好奇心取代「公審」

我們常常在新聞中看到,某某店家/KOL 遇到了客人或粉絲的「指教」後,他們採取了「公審」的應對方式。多數情況下,只要邏輯不要出大包,底下的網友(追蹤者偏向同溫層)多數會聲援、力挺這位店家/KOL 的。

仔細想想,這種「公審」抒發了自己的怨懟,但真的是最有助益的作法嗎?另外,會不會有多數暴力的情況呢?

我好欣賞瓦基能夠先把「事實 vs 情緒」分離,並且抱持著開放好奇的態度,向這位網友請益。結果瓦基得到了「書單/為什麼推薦這些書單」有建設性的反饋,從中入手了幾本,也策展給更多人知道這些好書,這一連串後續化學反應是彌足珍貴的。

如果發現對方只是為了批評而批評,得不到有建設性的反饋也沒關係,我們可以對他說一句「謝謝你的意見」就好了。

試想,若是採取「公審」的作法,固然有很多網友會為你同仇敵愾,反而失去了後續這些契機,是很可惜的。

任何創作者在他的自媒體生涯中,可能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這時候可以回想起瓦基這個案例,相信就會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做。


副刊:創作者經濟與 Web3

🌐 專訪董啟章:為了自主,進入Web3 by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所謂自主就是如此,完全掌握知道自己發出去的東西得到甚麼效果。正如出版 NFT 書也一樣,賣書的數據與資訊一目了然,作者對於自己著作去向所能掌握的資訊,比起傳統出版方式都要豐富得多。

🌐 香港去中央圖書館 beta launch by 高重建

HKDCL 會優先處理公共圖書館的下架書目⋯⋯中文科老師宋礎安發起「從香港公共圖書館消失的書籍」調查,整理出「消失的書籍清單」,現有 324 本書,雖然實際數字肯定更多,但已經是民間最完整的清單。

閱讀筆耕 🧙‍♂️ IMO:作者與讀者在 Web3 自主

不論是董啟章老師和高重建老師,他們所做的,都希望能迎回「自主」的權利,包括了:

作者自主:掌握自己著作的去向。
讀者自主:不該讓「大台」決定自己看得到/看不到哪些書籍。

🌐 Dickie Bush 的 Twitter 增長技巧 by starzq.eth

  1. 僅允許「小失敗」:首先以較低成本「驗證概念」,然後再投入時間「撰寫完整內容」。

  2. 以 1000 種方式傳達相同的資訊。

Swift Evo 🧙‍♂️ IMO:左右開弓

在 Web3 的世界,如何增長自己的 Twitter 變成了其中一門專業學問,有如 Google Organic Search ranking 和 Facebook 的推廣一樣。

這篇文章講解了當中兩個很重要的技巧——「小試驗」及「1000 種方式」

兩套技巧有如左右開弓,以不同的方法,快速、有效而具長遠遞歸的形式不斷總結及完善屬於你 Twitter 的獨有增長法則。
 

閱讀筆耕 🧙‍♂️ IMO:理出你想法的最小版本

關於「小試驗」可謂是呼應《一人公司》裡的「理出你想法的最小版本」,然後找到一種能快速實現的方法,避免一開始就投入大量時間或金錢。

透過「小規模試水溫」,你會得到經驗、回饋,然後注意是什麼原因,讓那些不經意接觸的人變成了客戶?進一步著手改善、優化。


電子報的最末,要帶你回顧 9 月 22 日(五)Matters 創作者經濟討論區的語音活動,我們邀請到的嘉賓是自媒體「閱讀前哨站」、「下一本讀什麼」的站長瓦基。好奇瓦基開始創作以來,他採用了哪些筆記系統(知識管理系統)和搭配的工具,以及這些一路上的迭代、優化、踩過哪些坑、體悟出哪些心得?

🟨 IMO 人物誌:創作的底蘊!瓦基「筆記系統」一路上迭代、優化的過程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閱讀筆耕從 2020 年 8 月開始寫字 https://linktr.ee/penfarming 金融職人|文案編輯|雜食性閱讀者|Heptabase 愛用者 🌐 區塊鏈教育平台【鏈習生】團隊成員 🗞️ 電子報【創作者經濟IMO】主編 👤 臉書專頁【閱讀筆耕】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卡片盒筆記 ze7|靈感不是偶然,而是可以設計的系統:播種子與巡田水

創作者經濟 IMO 📣 週報 #79|不是做自媒體,是做自己「有興趣且能掌控的事」

閱讀筆耕|送你錢 SOLV 空投!幣安 Megadrop 積分任務手把手圖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