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 《脫單指南》#1 觀念與價值觀的建構

wenyi
·
·
IPFS
·
觀念與價值觀的建構

看本書我整理了有關「如何戀愛」的重點:觀念與價值觀的建構;開始行動;如何約會;如何分手;在一起,然後…。

本書一開始先解釋為什麼現代人談戀愛比以前更難。原因有很多,比如,交友軟體上過多的選擇、社交媒體的攀比、缺乏好的親密關係榜樣,或為了做出〝正確的〞選擇而有過多壓力等等。首先將「為什麼會單身」這問題導向現代對婚戀文化的劇烈改變,我覺得是先讓讀者卸下重擔,不再因為單身而責怪自己,並且明確的指出有各種方法、工具、研究和案例等,說明這是能夠改變的。

然後提到三種婚戀傾向:浪漫主義完美主義自我懷疑。書中給了一個表單,讓讀者可以通過填寫那份表單來得知自己是屬於哪種婚戀傾向。

浪賣主義:對親密關係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他們希望找到靈魂伴侶,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 徹頭徹尾的童話。

完美主義:對伴侶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喜歡對所有選項反覆研究,希望在有絕對的把握後,做出正確的決定。

自我懷疑:對自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談戀愛。

因為我是「自我懷疑者」,所以在這章節做比較多筆記。

自我懷疑者會用一些聽起來很合理的藉口說服自己,比如「等我減了 X 公斤體重,我就去約會」、「等我讀完 X,我就去約會」、「等工作告一段落,我就去約會」。

書中提到:

「對自我懷疑者來講,他們心中有這樣一幅畫面:某天醒來,發現自己準備好了。但這畫面是虛幻的,因為生活並不是這樣。所有人都會在某些時候感到尷尬、難堪;大部分人在高壓下都會覺得緊張;很多人都有自己不願示人的難言之隱。然而,同樣是這些人,他們都出去約會、親吻,會墜入愛河、分手,會再次墜入愛河,然後結婚。最終,你還是要出去找對象,開始約會,你還是會不完美。其他人也一樣 — 即使是最後和你共度一生的那個人,也一樣不完美。」

所有事情都需要練習,約會也一樣。只是一個人坐在那裏〝做準備〞是學不到任何技巧的。提高約會技巧的唯一方法,就是真正去約會。

然後提供一些方法,讓自我懷疑者可以逐步開始約會。

  1. 設定截止期限:書中提到一個行為科學的研究 — 當期限較短,但仍然可行的截止期限會產生更多成效。當禮品券有效期是兩個月,只有不到 10% 的人會兌換。當有效期只有三周時,超過 30% 的人會兌換禮品券。所以「三周」書中提到,足夠完成準備工作,也不會太長導致失去動力。

  2. 做好準備:下載交友 APP;準備幾套可靠的約會服裝;考慮去上溝通課,學習如何認真傾聽,如何與他人融洽相處。注意自己和他人聊天是更多的關注自己 (我的感受是甚麼?),還是在認真傾聽,對別人講的東西好奇 (這個人要說的是甚麼?)。

  3. 告訴其他人:書中提到一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 — 兩組學生馬上會迎來一次困難的考試,要求其中一組告訴同組人他們的目標分數是多少;另一組則彼此保密。研究發現告訴別人目標的人會花更多時間用功,他們達到目標並取得目標分數的可能性比另一組高出 20%。公開宣布目標,更有可能專注於這些目標,更有動力行動。

  4. 投入到新身分:提到一個「人們可以通過強化某種身分來改變行為」的研究 — 研究人員在選舉周對選民進行調查,問一組人:「對你來說,去投票有多重要?」,問另一組:「作為選民,即將開始的選舉對你而言有多重要?」。在問題中強調選民身份的人投票行為提高了 11%。所以強調自己是約會對象,拋掉自我設限的身份,改變對自己的看法。

  5. 從點滴做起:簡單來說就是實際在行程表上為約會留出時間。

  6. 對自己保持同情:約會很難,自己可能會受傷,或傷害到別人。當約會沒有像期望那樣發展時,試著用對好朋友說話的那種口氣對自己說話。當好友沮喪時,你肯定不會落井下石,你還會試著鼓勵他:「別難過嘛!只是一次約會而已。你能邁出這一步就相當不簡單了!」學會做自己的啦啦隊隊長,學會用同情的口氣對自己說話。

還有第七項是在講和前任切斷關係,這對我來說不是問題就沒紀錄拉!


到了「尋找終身伴侶而不是舞伴」這個章節,作者提到她的前任,外在條件姣好,熱情、隨興、詼諧,但不可靠。一開始會有這種傾向是正常的,因為我們在想的是這個人在照片看起來很棒,讓你整晚都充滿歡樂,讓你在朋友面前有面子。但你會想嫁給這種人嗎?你的伴侶會不會幫你照顧年邁的父母?會不會參加小孩的家長會?會不會在你拉肚子的時候照顧你,幫助你恢復健康?

當然第一次遇到某個人不會問這些問題,但如果是在找長期伴侶,就要想這個人在人生的逆境以及順境,是否能陪在身邊。你需要一個可信賴的人;一個可以一起做出決定的人;一個終身伴侶。

然後提到某些要求的重要程度,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小很多。

  1. 金錢:「你從金錢中能夠獲得多少快樂,首先取決與你周圍的人有多少錢。換句話說,真正重要的不是你房子大小本身,而是相比於鄰居,你房子的大小。」金錢很重要,但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重要。在未來親密關係要考慮它,但不要把財富放在所有要求之上。

  2. 長相:當我們墜入愛河,我們會對另一個人上癮,性慾會非常強烈,然後開始消退。生物人類學家發現,古柯鹼和愛情在大腦中激發的是同一個區域。迷戀會消退,性慾會消退,真正重要的是這個人吸引你,而不是這個人長得最好看或周圍人對此人長相的評價。

  3. 和你相似的性格:對一段親密關係的滿意程度和幸福程度,與伴侶之間性格的相似程度沒有相關性。書中提到一個真人秀節目,裡面有一對性格相似的組合,因為兩人太像,總是吵架,他們在許多事情束手無策。最成功的組合是互補的一對,他們沒有相同的特質,當他們錯過航班,另一個人會找另一條綠線並舒緩對方的恐慌。所以找一個能互補的人,而不是性格一樣的人。

  4. 共同愛好:擁有不同興趣,不代表對方是個糟糕的伴侶。對於伴侶不適合的角色,可以找朋友或親人代替,長遠看能讓自己更快樂,自己的需求獲得滿足,也讓伴侶更快樂,因為他可以專注在自己感興趣或擅長的角色中。讓伴侶帶各種帽子,身兼數職,這是不現實的。沒有必要找有共同愛好的人,喜歡不同活動沒有問題,只要給彼此留出足夠空間和自由,各自探索各自的愛好就可以了。

以上要求是多數人認為最重要,甚至是在篩選伴侶的關鍵因素,但本書提到並沒有這麼重要。接下來是人們經常低估的品質。

  1. 情緒穩定、心地善良:書中帶到 2017 年 TED 演講:「善良的人是最好的伴侶。他們為人慷慨,善解人意,願意成為你的後盾」。心地善良和情緒穩定是最被低估,但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品質。可以透過「如何對待服務員」、「會在大眾運輸上讓座嗎?」、「對新進同事有耐心嗎?」、「對自己的朋友和父母有同情心嗎?」等等來了解伴侶是否善良。而情緒是否穩定可以看他們是如何應對壓力,是花時間深思熟慮做出回應,還是衝動做出即時反應。

  2. 忠誠:需要尋找的是處於人生低谷時,伴侶會出現在你的面前照顧自己。要尋找的是不管獲得什麼大獎還是住進癌症病房,都會陪在你身邊的人。

  3. 成長型心態:擁有成長型心態的人相信,他們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和技能。他們喜歡學習,把挑戰看成激勵,把失敗看做一個信號,證明他們還需要拓展自己的能力。人生總會出現各種問題,當它們出現的時候,你需要一個能應付這一切的伴侶,而不是一個束手無策的人。可以透過如何應對挑戰和挫折、如何看待學習新技能、如何對待他人的成就、用甚麼口氣與自己說話等方式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是成長型心態。

  4. 能夠把你最好的一面激發出來:和這個人在一起的時候,或剛分開的時候,注意自己的感覺。你覺得精力充沛嗎?還是覺得洩氣?無聊?快樂?充滿渴望?覺得自己很聰明?愚蠢?選擇那個能激發出自己最好一面的人。或聽別人的看法,問:「你覺得我和他在一起的時候,我怎麼樣?」。

  5. 懂得合理爭吵:爭吵或分歧無可避免,一定會發生。目標不是找一個不會爭吵的人,而是找一個懂得合理爭吵的人,去找一個不必擔心因為爭吵就會結束親密關係的伴侶。要注意平常如何爭吵,能夠把自己觀點講清楚嗎?覺得對方有在聽嗎?伴侶是否在嘗試修復,避免矛盾升級?

  6. 一起做出艱難決定的能力:對親密關係作壓力測試很重要。要想知道和某人一起做決定是甚麼樣子,可以從比如,嘗試一起做一頓複雜的料理;出國旅行;一起開車,車在路上出問題;在同一個周末被邀請參加不同婚禮;在兩個同樣好或同樣壞的選擇中做決定時,你們會有甚麼反應?當事情出了差錯,自己或對方會在多大程度上責怪伴侶?

以上是開始行動前的一些觀念建設。有了這些觀念,就可以較有目標的找對象。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wenyi日常 / 心得 / 設計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