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異鄉的第一個過年💨
從小到大,全家人不論離家多遠,工作有多忙碌,除夕這天,一定會回家團圓吃年夜飯。
去年十一月時,因為來不及訂到防疫旅館,所以把2月的回程機票改成7月。一開始有點難過,後來看到比利時的確診率節節攀升,就好險自己沒能回去,以免造成大家的困擾。
當我上周以為我們應該跟omicron共存了,結果居然只是抄底的數字,這周最高的一天已經快到七萬,但是我身邊的許多人,還是正常過日子,一樣外出用餐,室外不戴口罩,覺得他們的心真大。🤣
最近開始回想這半年的日子,發現離家遠了,自己的思想也慢慢在轉變。
結婚後,我很恐懼去先生家過年,因為害怕面對與原生家庭不同的相處模式,卻又不得不參與許多事物。其中讓我最困擾的兩項,一是婆婆與人溝通時,慣用的激動語調,總讓我有點吃不消。二是不了解先生的親戚,喜歡使用各樣情緒化的字眼,指責先生回家次數過少是未盡孝道(我想應該是因為先生太優秀,沒什麼好罵的,只好沒事找事罵)。當我第一次面對這些成為"媳婦"的身分才會有的情緒時,我的做法是選擇安靜。但我知道,我沒有心如止水,我仍舊在意別人說話的用字遣詞、聲音語調以及其中伴隨的情緒,所以心裡想的都是我要如何使用文明的話語,來把別人擊倒,讓人自覺羞愧。
直到在這裡生活,半年下來,能說話聊天的對象不超過10個人(因為疫情我不太敢出門),才慢慢能去理解為什麼先生的婆婆和親戚會使用這樣的溝通方式。感覺是脫離了當事人的情境及情緒,就能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看事情。🤣
所以從今年開始,我和先生每周打電話回家的頻率大增,也開始用Line打字溝通一些我們內心真正的想法。面對公婆情緒性的字眼,或是催促生孩子的話,能冷靜回應,具體說出那些話對我們的感受,還有我們未來具體的規劃及原因。經過幾周後,有天突然發現公婆變得越來越可愛😆使我內心對於身為媳婦身分的恐懼感,急速下降😊。
大推 郭葉珍老師的FB,每次看到老師的發文,都感覺 啊!又學到一課!
祝大家🎊新年快樂🎊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