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細語] 凝視台灣
IPFS
國慶日那天,我和先生原本打算去參訪淡水的滬尾偕醫館,但無奈,因為疫情關係,這已經是我們第二度專程前往,卻又沒開。無奈之餘,發現不遠處有個新的展覽館:
齊柏林 空間
2013年,[看見台灣]的紀錄片一上映,我便購票前往電影院觀看,我永遠都記得,在闃黑的電影院中,那一幅幅高大壯闊的台灣美景,將電影院照得明亮,這是我第一次透過這樣的視角,認識自己的故鄉,坐在電影院的座椅上,但身心遼闊,思緒飛揚,原來這就是我的家鄉。
之後,我還買了紀錄片的DVD收藏,那是我最愛的紀錄片。
因此,當齊導發生意外時,還失落了一段時間,覺得台灣失去了一個美好的人。
齊柏林為什麼叫做齊柏林呢?跟飛船同名,翱翔於天際。
踏進齊柏林 空間,這是常態展的第三批展覽,[映河],展出的是齊導拍台灣的大小河川,河流,是大地的母親,自上游而始,緩緩流向大海,途中乘載了人們的生活,及細碎的夢。
而後,一幅放大的齊導照片在這個空間中展示,說明處寫著齊導有懼高症,但他還是為了拍攝台灣,克服這項恐懼。那幅照片,是側身拿著相機,單腳跨出直升機旁,微向前傾的照片,這是克服懼高症的極致了吧?我想。
聽著導覽員解說,齊導引進好幾千萬的拍攝器材,只為了呈現最美及最真實的畫質,而在展示櫃中一台破碎的機器,是事發當時也一併墜毀的機器,三千萬,摔個稀爛,但或許三千萬也比不上這位台灣珍貴的生命資產。
感謝齊導為台灣的付出,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了解自己的故鄉,台灣的美,是立體的,是人情交會的,也如同齊柏林基金會所述,我們要做的,是培養及尋找下一位齊柏林,將台灣的美傳承下去。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