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comfort food和海產粥
說實在的,能 comfort 我的食物有很多,只要好吃。但如果再深入探究,每次感到疲憊,能將我從深淵拉起的,只有熱騰騰的海產粥。
感冒的時候,我們會去家裡附近一個賣海產粥的路邊攤。四方形的小桌,我、爸爸、媽媽、弟弟一人佔一邊,座位很擠,攤位也不是很熱鬧,每次去頂多就兩桌客人,或者只有我們,和一隻在桌旁來來回回虎視眈眈的小貓。媽媽不喜歡那地板總有些濕漉漉的,但爸爸喜歡,他說這是他和媽媽還沒結婚時,約會常吃的小攤。環境不好,但海鮮很鮮。
台式海產粥準確來說是「海鮮飯湯」,湯是精華。每一粒米充盈著海鮮湯,配上脆脆的筍絲、芹菜、油蔥酥,通常有透抽、蚵仔和蝦,又鮮美、又滿足。
童年時期的感冒都不是什麼大病,通常就是微微的發燒和鼻塞。海產粥撒上白胡椒粉,一落肚,出點汗,鼻子就通了,精神就好了。桌旁的小貓時不時想偷掉什麼吃,樂趣就有了。
但那時候的我,其實對海產粥沒有什麼特殊情感。唾手可得的東西,通常不招人稀罕。直到去北京上學、工作了五年,我越發發現,那些重口味、看似更符合 comfort food 標準的烤羊肉串、披薩、 拉麵,並不能真正激起我的食慾,頂多覺得「啊,看起來好好吃哦」。
只有海鮮粥,或者用海鮮做湯湯水水的料理,會讓我「有反應」:瞬間分泌唾液。
於是最近幾次回台灣,海產粥總是我清單上的必選項。只有海產粥,又粗糙又細緻的風味,能讓我覺得「一切沒什麼大不了」。爽脆的透抽、飽滿的蚵仔、富彈性的蝦,鮮味滿盈,胃口大開,吃得汗涔涔,但不肯罷休。
有那瞬間,我不在乎工作,也不在乎未來。我只管眼前這頓飽足,心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