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 Tech 第四次搬家,開始準備裝潢囉!
經過近半年的波折,終於可以開始準備裝潢了。找房過程可以在這邊看 「Tensor Tech 第四次搬家,找到適合的辦公室怎麼這麼難」
這次的辦公室共兩個單位,大小剛好可以切成辦公區以及實驗室。辦公區的室內裝潢,剛開始我是想給設計公司一手包辦,也有看到網路上的說法是 "如果沒有需要特別的設計,可以找工班施工,比較省錢",但我沒有時間去監工,於是先選擇找設計公司。
詢問設計公司
上網查了一下資料,包含設計費如何計算、裝修費預估、監工費計算、工程款請款時間等等。電話詢問了兩三間,設計費約4500/坪,新屋的話可以抓3–8萬/坪,依照裝潢程度。中古屋價差非常大,費用很吃屋況,比較難預估。
接著,先收集10多家的設計公司,再根據網路評論以及官網的作品數量去做刪除,刪除到最後三家,接著請對方丈量提案。共兩家提案,提案內容我都很喜歡,一切都非常好,唯獨報價不太好。
新進同仁
剛好公司新進一位平面視覺設計師 Duncan,過去有室內設計的工作經驗,與 Duncan 討論了一下提案,如果由他執行的話,他是說費用可以省下不少,他可以先將設計圖傳給之前配合的工班,請工班報價看看。最後再決定是要外包給設計公司,還是由 Duncan 設計,工班負責裝潢。
隔週,收到工班的報價了,跟設計公司報價相比,幾乎相差快兩倍。這樣,答案很明顯了,當然是選比較省錢的方案啦。不過在決定之前,我是有先跟相關同仁討論這件事,畢竟他們已經有先安排好 Duncan 的工作了,臨時安插這件 project 多少會影響到他們的進度。確認完都沒有問題後,就請Duncan 開始安排裝潢工程了。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16da3e23-1c16-4a63-a1bd-0007b7571358.jpeg)
最開始我先寫下我能想到的所有需求給Duncan,包含座位區幾個、會議室幾間、茶水間、展示區、事務區等等。最後提了三項提案。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dcd1fe19-4d46-43de-8154-8ec7070a218b.jpeg)
會議室的大小以及位置都差不多,區別較大的部分在座位區的擺放位置。最後我們選擇中間的B方案。確認完設計後,馬上開工!
開工啦 !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0e74b21e-8f9f-417a-9684-570dd3fe8989.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31014c80-d7c7-4ca5-ade0-b3f68028bd39.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515f0803-c3e0-4110-9c7f-33f4bebc2f77.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e0d7dced-3367-4bf7-af06-497453341a96.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57827bbe-4179-4c13-9648-82c51a60d26e.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a785f8bc-4aa3-4f06-9dba-f2881a2fb5b6.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74058317-d6a2-4b13-a9e5-84258c9f3f9f.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0640a4fa-baa1-46d8-8966-85a675f44a64.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361e1d6b-8e17-4791-995e-a9f3884093e0.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d284a4ec-1b0a-41ec-a91b-04d7de8e2fe0.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6386c2b5-726f-48fe-a4ae-4b475e3acda4.jpeg)
開箱
大門
一進大門,首先印入眼簾的是漆上整面藍色的LOGO牆,搭配公司的slogan “together we go further”。個人超喜歡左下角的龜背芋。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4ce70acb-02fb-4e11-98ae-ee4ff2e11b00.jpeg)
接待區
緊接著左手邊就是接待區,訪客在這個區域的時間不會太長,放張無靠背的沙發。後方是 Duncan 特別規劃的洞洞板,可以自由地發揮創意,這邊放上之前開發的prototype。右上方的小小衛星是Duncan用手把螺絲一顆一顆鎖上去,我後來才跟他說: 我們有工具可以鎖,不用手動。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786680c6-6ba0-442b-86a9-04e637769b5e.jpeg)
大會議室
位於LOGO牆的後方,訪客一進門後轉個彎直接進到會議室,盡量不影響到同仁工作。 當初在設計這間會議室時,Duncan提議桌面可以用石頭桌面,有人造石、石英石可以選,看起來會比較有質感一點。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8c51f496-5085-4f45-b428-bde0e45cb8b1.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091a574a-909f-48a1-99f6-faba3b5c24a7.jpeg)
主要工作區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df0d816c-8cb3-462c-af42-2ca7395b6080.jpeg)
小會議室
大部分的討論以及視訊會議在這邊進行。漆上整面顏色、增加掛燈讓會議室不至於太過呆版。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c06ce66f-0704-4d86-89c4-ae16e4b4325a.jpeg)
吧檯、沙發區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2bb3b5a5-9d9d-4a84-9a8b-449554e204ce.jpeg)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05da8559-da6a-4373-b00f-dcc8d87820a8.jpeg)
以上,就是張量的新辦公室開箱,實驗室部分不方便在網路上公開,就沒有寫進文章中了。在這裝潢的過程中特別感謝 Duncan 的協助,憑我們幾位美感死亡的工程師,是絕對無法完成這樣的作品。整題而言,我很喜歡!
![](https://assets.matters.news/embed/f379dc02-bf90-42c7-b5ec-55a8be90958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