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蜜蜂老師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教育專書讀書會] 讓思考變得可見 01-01

蜜蜂老師
·
·
《讓思考變得可見》作者提醒思考的本質是動態、無分階層的。

超越 布魯姆(Bloom)

 布魯姆識讀教育的人都會熟知的一位人物,他在1960年代就把 情意、技能、認知 三個領域的層次區分出來,大部分老師多半使用在認知部份。1990年代布魯姆兩位學生修改老師的分類,從原本的 知識、應用、分析、綜合、評估,修改為 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估(或翻譯成評鑑)、創造。並且這兩位學生經過多年討論與研究,使用動詞而非名詞的方式進行目標。

這是一個我自己在教育領域弄很多文案,打滾過程裡經常遇到的理論。原本想要詳細談論這段內容,但是關於認知層次的問題與批判,我想要以另一篇文專文處理。

回歸到本書在該章節中,說明了這段教育理論的發展過程,並且提出批判。

第一個批判:作者認為思考不是連續或者有階層的

他舉例來說,當一個學生繪畫到一半,發現畫筆的顏料混合出意想不到的顏色時,學生的應用階層就會因為問題發生了,並且為了解決問題而需要重新的分析,甚至還會開始試驗、反思。

這也提醒我、並結合我的教學觀察,面對課綱(台灣自然領綱)中,思考智能甚至是問題解決的地方,是在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歷程中,不斷跳躍發生的動態過程。也就是在教案的撰寫,或者學習目標時,我們知道一樣的教材、一樣的課文,教師甚至學生會動用到不只一個學習表現,然而我們會專注在其中一兩個學習表現的引導與教學,並且放大這些表現指標在課堂上的重要性。

第二個批判:作者認為判斷標準浮動

以我自己的理解,例如:綜藝節目裡面,要參加遊戲的選手描述剛剛看到什麼可能很簡單,例如選手可能會說這窗戶很漂亮、使用彩色玻璃鑲嵌;但如果主持人的題目改為-剛剛的場景有幾扇窗戶,這個難度就會嚴重大大提升。

"描述"一件事情,可以是概略性的抓重點描述,但如果要"描述"到很細節的東西,其難度很可能會比說概要還要困難,此時我們可以說選手並沒有學習到東西嗎?

所以作者的第二批判,就是布魯姆的子弟們雖然更加詳細的舉出了更多動詞與階層,但無法解決"標準"的問題。這也是導致於這個動詞表不斷在修改的原因,例如後來有學者在分析(第四階層)增加了"細項"這個概念。

所以作者認為這樣子談論思考時,會抽離思考的脈絡與目的,反而喪失了"思考"的本質。後續還有很多細項,例如"理解"的差異也有提到學者的質疑深層學習與表層學習的差異,並且理解往往是如今教育的最主要甚至最終目標(所以我在翻譯修改版本的布魯姆認知動詞表時,特別把"理解"改為"瞭解")。

小結

此書第一章的第一小節,就對於思考的本質進行一些說明,也對當今幾乎被奉為教育學教條的理論提出了可信的反駁。運用於教育現場上,就是提醒教師,思考並非是斷裂的,而是一種素養的表現,而我們可以選定特定的思考智能作為活動的主軸,來強化並讓學生熟悉特定的思考能力。

CC BY-NC-ND 2.0 授权